聲的世界教案
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產生:物體的振動;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能傳聲。
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二、 樂音與噪聲
1、 區別:動聽悅耳的、有規律的聲音稱為樂音;
難聽刺耳的、沒有規律的聲音稱為噪聲。
與情景有關,如動聽音樂在擾人清夢時就是噪聲。
2、 聲音的三大特性:響度、音調、音色。
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與 離聲源的距離、振幅、傳播的集中程度 有關。
音調:聲音的高低;與 聲源振動的快慢(頻率)有關,
即長短、粗細、松緊有關。(前者音調低,后者音調高)
例:熱水瓶充水時的音調會越來越高(聲源的長度越來越短)
音色:聲音的特色(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能認出是哪個人說話或哪種樂器就是因為音色。
3、 噪聲的防治: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
三、 超聲與次聲
1、 可聽聲:頻率在20hz-XX0hz之間的聲音;(人可以聽見)
超聲:頻率在XX0hz以上的聲音;(人聽不見)
次聲:頻率在20hz以下的聲音;(人聽不見)
2、 超聲的特點及其應用
(1) 超聲的方向性強:聲納、雷達、探測魚群、暗礁等
(2) 超聲的穿透能力強:超聲波診斷儀(b超)
(3) 超聲的破碎能力強:超聲波清洗儀、提高種子發芽率
四、 與速度公式聯合,解題時應依物理情景畫出草圖。
例:遠處開來列車,通過鋼軌傳到人耳的聲音比空氣傳來的聲音早2s,求火車離此人多遠?(此時聲音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是5200m/s)
解1:設火車離此人的距離為s,則
- =2 解得s=727.6m
解2:設聲音通過鋼軌傳播的時間為t,則通過空氣傳播的時間為t 2,則依題意有:
340(t 2)=5200t 解得t=0.14s
則火車離此人的距離為s=vt=5200m/s 0.14s=727.6m
1、在城市道路常見如圖所示的標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號樂隊不能進入; b.禁止鳴笛,保持安靜;
c.道路彎曲,行車注意安全; d.樂器商店的標志。
2.你的鄰居搞裝修十分吵鬧,干擾你的學習和生活,下列哪一個是無效的:( )
a.趕快將門窗關緊;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將窗打開讓空氣加快流通;d.將棉被掛在窗戶上。
3.挑選瓷器時,常輕輕敲它一下,由聲音來判斷是否破損,是根據: (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以上都不對。
4.口琴和笛子同時演奏,我們一聽便能從聲音中區分出兩種樂器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兩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 )
a.音調; b.頻率; c.響度; d.音色。
5.為了減少高速行駛的車輛產生的噪聲對公路兩側單位、居民的干擾,常在高速公路的兩側架設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這種有效、可行的防止噪聲的措施屬于: ( )
a堵塞感受噪聲器官 b控制產生噪聲的聲源
c阻隔噪聲傳播的途徑 d防止噪聲產生回聲。
6.吹奏笛子時,笛子發出的聲音是由 振動引起的,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消失了,這是因為 。
7.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m/s,人面對山谷對面的山峰喊一聲,2秒后聽到回音,則人與山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