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機械運動(通用13篇)

機械運動

發布時間:2022-11-06

機械運動(通用13篇)

機械運動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 :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選。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

  2、什么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ㄈ┛偨Y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別?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 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 :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

  2、什么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三)總結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別?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 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 :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選。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

  2、什么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ㄈ┛偨Y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別?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機械運動;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

  2、什么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ㄈ┛偨Y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別?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 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課桌、房屋是否做,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課題】

  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參考題材】

  1.列車發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展史和世界的發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對列車發展的貢獻.【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機械運動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與聯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并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于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法建議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初中時學過,并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后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質點和位移的概念

  教學難點:位移概念的引入與理解

  主要設計:

  一、參考系:

  (一)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什么叫?請舉一些實例說明.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變?什么叫參考系?為什么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么?(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選。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太陽系資料:行星繞太陽運轉情況.

  2、銀河系資料:星系旋轉情況.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情況.

  4、飛機空投物資情況.

  二、質點: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周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

  2、什么叫質點?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么叫軌跡?什么叫直線運動?什么叫曲線運動?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火車(200米長)穿山洞(100米長)情況.

  2、地球公轉及自轉情況.

 。ㄈ┛偨Y提高:

  1、對于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于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征,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三、時刻和時間間隔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討論.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里“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么?“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么?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么?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ㄒ唬┨岢鰡栴}引起思考和討論:

  1、說“物體由A點移動500米到達B點”,清楚嗎?

  2、如何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

  3、什么叫位移?為什么說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區別?它們之間有關系嗎?

 。ǘ┱故径嗝襟w資料,加深理解.

  1、從天津到上海,海、陸、空三種路線抵達情況.

  2、在400米跑道上進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況.

  探究活動

  1、請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機械運動 篇13

  【學習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單位。能用速度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識結構】

  運動圖像:有兩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2米/秒、4米/秒,請分別畫出它們的圖像

  一、熱身訓練:

  1.運動員在跳傘過程中,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的, 選擇降落傘作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飛機作俯沖飛行時,飛行員說:“大地迎面而來”,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參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時

  4. 54千米/時=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題: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S/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與路程S、時間t都沒有關系

  C.當速度v一定時,路程S與時間t成反比

  D.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2.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

  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

  3.一輛摩托車在平直的路上行駛,在1秒內經過1米,在二秒內經過2米,在3秒內經過3米,在4秒內經過4米,則對此摩托車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與運動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在課外實踐活動時,選用了兩輛不同規格的四輪驅動模型車A和B,在實驗室做了探究實驗.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運動路程 S/m 汽車A 0.1 0.2 0.3 0.4

  汽徹B 0.2 0.4 0.8 1.2

  運動時間t/s 汽車A 1 2 3 4

  汽車B 0.5 1 2 3

  (1)試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在右圖5-11坐標系內分別畫出兩車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根據數據分析,比較出汽車A和汽車B的快慢程度.

  (2)根據表中的數據可分析出兩車處于什么運動狀態?

  (3)在相同時間內,汽車A和汽車B誰運動的路程長?

  三、課堂鞏固:

  1.兩個同學并肩走在林蔭路上,若相對于路面或路旁的樹木來說兩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對于其中的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人說路旁的樹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為參照物的;他又說旁邊座位上的乘客是靜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為參照物的。

  3.某人5分鐘步行通過的路程是0.9千米,則此人步行時的速度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時。若以這樣的速度行走半小時可以通過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1)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的多少;(2)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3)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我們在觀看百米賽跑時,認為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種方法,而裁判員認為,到達終點化時少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種方法.若要比較滑翔機與賽車運動的快慢,則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種方法比較方便.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少的物體,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D.運動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的物體,速度越大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內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則該物體在6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圖5-17所示,用來表示同一種運動規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全長6772米,其中江面正橋長1577米。一列

  長300米的火車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分鐘,求:⑴ 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 以這個速度行駛,通過整個鐵路橋要多長時間?

  四、課后提升: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

  C.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 在20xx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靜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乙火炬一定靜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3. A、B兩輛車各自作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速度之比為3:2,當它們各自運動時間之比為3:4時,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課標 第一 網

  4.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華進行百米賽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華提前5m到達終點,若小明將起點向后遠離原起點5m, 小華仍在起點處與小明同時起跑,他們仍按原來的平均速度奔跑,則( )

  A.小明先到終點 B.小華先到終點

  C.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 在新型飛機的研制中,將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風(高速流動的空氣)迎面吹來,可以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在此情境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機模型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飛機模型相對于空氣是運動的

  C.空氣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D.空氣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時 D.40千米/時

  8 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汽車速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

  二、填空題

  1 20xx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號線正式開通運行.快速公交一號線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進公交中心站,全程運行時間為40min,快速公交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圖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一部分。20xx年5月1日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全長36km某車剛行駛到橋面時,車內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如圖甲,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 km/h= m/s,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需 h。

  4.如圖5-16所示是某同學在研究汽車和蘋果運動的兩張圖.觀察甲圖可知汽車做_______直線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為 m/s;觀察乙圖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可知蘋果做________直線運動.

  三、實驗,探究題

  (1)如圖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

  2 探究物體運動快慢,可以將物體將要通過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別測量物體通過每段路程所需的時間.如圖所示,將運動員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相同的三段,由圖中秒表可知運動員通過每段路程所需時間,從圖中可見運動員在此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是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先減小后增大

  四、計算題

  1 地震波是一種由地震震源發出,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波.地震波分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縱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主波,橫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運動得更快,主波的傳播速度是6km/s,次波傳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線距離約為1440km, 則該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長時間傳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票.求:

  TAXI

  車費發票

  車號碼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3.如圖5-25是一個跑步的人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的路程時間圖像,由圖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們兩個人是同時開始運動的.

  信息2:

  信息3:

  試在一張圖中畫出兩人的速度圖像

機械運動(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3、知道時間和時刻...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

  • 《機械運動》教案(精選12篇)

    一、目的要求1、理解參考系的概念;明確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一個運動,結果會有不同; 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是可以任意選取的.2、理解質點的概念,明確質點是理想模型.3、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概念,知道它們的區別.4、理解位...

  • 機械運動教案(精選10篇)

    教學目標:1、知道機械運動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目標: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2、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 七年級科學機械運動

    2.2 機械運動(一)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確認機械運動的判斷要有一個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參照物。能根據物體的運動判斷所選的參照物以及根據所選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

  • 第二章 機械運動

    一、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 1. 知道參照系的概念。知道對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系時,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通常選擇參照系時要考慮研究問題的方便。...

  • 第1單元:機械運動

    第1單元:機械運動...

  • 機械運動教案示例

    (作者:北京廣渠門中學 劉崇灝)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 物理教案-機械運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

  • 機械運動教案示例

    (作者:北京廣渠門中學 劉崇灝)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美国产毛片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一区亚洲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 | 欧美国产日本在线 |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点播观看 | 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成人免费av在线 | 美女床上运动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成人精品入口 |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XXXXBBBB | 福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av一区二区亚洲精 | 猫咪社区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 色吊丝最新网站2288sds |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 亚洲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看少妇高潮一级毛片特黄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视频麻豆 | 91久久久精品视频 | 热久久精品国产 |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 夜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久久 | 自拍偷拍视频网址 | www.日韩欧美|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 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 |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的一卡2卡3卡4卡5在线 | 色一情一乱一乱一区91av换脸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菠萝 |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色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