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水的三態變化(精選4篇)
第一冊水的三態變化 篇1
教學目標 :1.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解釋和原因分析。
2.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水分子的特征。
教學起點分析: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發地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于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想象不易產生探究沖動。教學的起點應當定位于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們為什么覺察不到水的蒸發的?水在什么情況下更容易蒸發?在蒸發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什么變化?
教學過程 :
[師]同學們喜歡潺潺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嗎?
[生]喜歡。
[問]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師]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師]你知道一個水分子的大小嗎?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師]這樣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沒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瑩的水滴,又怎么會有奔騰的江河 ,洶涌的大海呢?
[設問]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為什么有時會幻作朵朵白云,有時又能化做綿綿細雨、皚皚白雪?
[生]狀態變化。
[師]水變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狀態發生變化的結果。
[投影]第一節 水分子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板書]水的三態變化
[投影]出示目標
[投影]封閉在針筒中的水。設想把封閉在針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態的水就會變為水蒸氣,體積會明顯增大。
[問]請大家猜想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猜想]水分子本身變大了? 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
水分子的數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熱都沖到針筒的那一端去了?
[師]下面我們來研究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先來觀察: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問]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學生七嘴八舌)固態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動
液態的水:水分子無序排列,在一定體積內較自由地運動
氣態的水:水分子自由運動,充滿整個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間擴散
分子間的間隔不同
[師]小結:分子間的間隔不同,物質在氣態時分子間的間隔比在固態液態時要大得多
[說明]圖中的質量是不相同的,圖中水分子的個數也不相同,圖示的
目的僅在于表示分子的間隔不同,所以,同一質量的水在變為
水蒸氣時,分子本身沒變,分子間的距離,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過剛才的研究:大家來小結一下。
[板書]水由固→液→氣時
分子數目 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 改變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問]這樣的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生]物理變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邊斑斑水跡,太陽光照下,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發了
[師]你能試著從微觀上解釋水蒸發這一現象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師]生活中常見這樣的現象
濕衣服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增大(液態→氣態)
[投影]生活現象(水燒開后,揭開鍋蓋,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水滴滴下。)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汽在鍋蓋上冷凝的結果
[問]誰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個過程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減小(氣態→液態)
[投影]交流共享(課本30頁)
[生]同意
[師]下面請大家分別舉例證明小明的觀點
[板書]①分子很小
[生]小的看不見,摸不著
只一滴水,就含有約1021個水分子
[板書]②分子間有間隔
[問]先問大家一個問題:100ml大豆,100ml小米(展示)如果把二者混合在一起,體積是否等于200ml
[生]等于;不等于
[師]演示(充分混勻) 小于200ml
[問]為什么?
[生]黃豆與黃豆之間有間隔,小米與小米之間有間隔
[師]請大家思考: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體積是否等于200ml?
[生]小于200ml(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間有間隔)
[師]請大家再舉出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例子
①氣體加壓后,體積變小
(分子間有間隔,加壓后,間隔變小,體積變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中)
②氣體比固體液體容易壓縮
(分子間有間隔,并且間隔不同)
③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
(分子間有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
[板書]③分子在不斷運動
[生]①墻內開花墻外香;打開酒瓶可以聞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演示]③品紅在水中擴散
④一杯熱水,加入品紅中
[生]解釋原因
[板書]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小結]學生完成
[板書設計 ]
水的三態變化
1、水:固態→液態→氣態(物理變化)
水分子的大小 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 改變
水分子的數目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變大。(液態→氣態)
水分子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變小。(氣態→液態)
①分子很小
2、分子的特征 ②分子間有間隔
③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作業 ]課本30頁 活動天地和在線測試
[教學反思]分子的特征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將教學起點定位與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夠使學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過學生從生活中列舉大量的例子來說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學中要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第一冊水的三態變化 篇2
水的三態變化(教案)
教學目標 :1.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解釋和原因分析。
2.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水分子的特征。
教學起點分析: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發地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于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想象不易產生探究沖動。教學的起點應當定位于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們為什么覺察不到水的蒸發的?水在什么情況下更容易蒸發?在蒸發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什么變化?
教學過程 :
[師]同學們喜歡潺潺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嗎?
[生]喜歡。
[問]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師]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師]你知道一個水分子的大小嗎?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師]這樣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沒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瑩的水滴,又怎么會有奔騰的江河 ,洶涌的大海呢?
[設問]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為什么有時會幻作朵朵白云,有時又能化做綿綿細雨、皚皚白雪?
[生]狀態變化。
[師]水變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狀態發生變化的結果。
[投影]第一節 水分子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板書]水的三態變化
[投影]出示目標
[投影]封閉在針筒中的水。設想把封閉在針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態的水就會變為水蒸氣,體積會明顯增大。
[問]請大家猜想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猜想]水分子本身變大了? 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
水分子的數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熱都沖到針筒的那一端去了?
[師]下面我們來研究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先來觀察: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問]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學生七嘴八舌)固態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動
液態的水:水分子無序排列,在一定體積內較自由地運動
氣態的水:水分子自由運動,充滿整個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間擴散
分子間的間隔不同
[師]小結:分子間的間隔不同,物質在氣態時分子間的間隔比在固態液態時要大得多
[說明]圖中的質量是不相同的,圖中水分子的個數也不相同,圖示的
目的僅在于表示分子的間隔不同,所以,同一質量的水在變為
水蒸氣時,分子本身沒變,分子間的距離,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過剛才的研究:大家來小結一下。
[板書]水由固→液→氣時
分子數目 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 改變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問]這樣的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生]物理變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邊斑斑水跡,太陽光照下,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發了
[師]你能試著從微觀上解釋水蒸發這一現象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師]生活中常見這樣的現象
濕衣服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增大(液態→氣態)
[投影]生活現象(水燒開后,揭開鍋蓋,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水滴滴下。)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汽在鍋蓋上冷凝的結果
[問]誰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個過程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減小(氣態→液態)
[1] [2] 下一頁
第一冊水的三態變化 篇3
學科: 科學 教師: 趙斌 年 月 日 星期 編號
課題
2、水的三態變化—汽化和液化
課時:第2-3課時
課型:新授
學習
目標
1、會描述水沸騰過程中的特點
2、會描繪水沸騰曲線,會從水沸騰曲線確定水的沸點
3、了解水汽化的兩種方式 了解影響水蒸發的因素
4、知道汽化和液化過程的能量變化
5、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
重點難點
1、做好水沸騰的學生實驗,會描繪水沸騰曲線
2、會描述水沸騰過程中的特點
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教師講授、實驗探索
課時建議
建議上2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創設情景:
設問:1、舉例說明水的熔化和凝固?
2、水還能變成別的狀態嗎?(學生回答:能,舉例)
有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
二、新課內容:
物質有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叫做汽化
物質有氣態變成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
教師開始做演示實驗:
要求 1、水的蒸發
2、水的沸騰
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學生只要認識到它們是汽化就可以了,區別能說一點更好)
我們今天來研究水汽化方式之一的蒸發,學生看老師演示實驗(活動1:把酒精擦在學生的臉上,問學生有什么感覺,說明了什么?)教師做13頁圖1.2.6實驗
總結:水蒸發時要吸熱,所以蒸發有致冷作用。
思考與討論(學生)
夏天你洗衣服后,為了使衣服盡快干,你用什么辦法
學生回答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
的看法。
學生舉例說明(水變成水蒸氣—汽化;露水—液化)
學生觀察回答是那種物態變化—汽化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和學生總結決定蒸發快慢的因素
1、液體的溫度
決定蒸發快慢的因素 2、液體的表面積
3、液體表面的氣流速度 (總結后布置作業 第一課時結束)
學生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教師指導,學生記錄實驗數據
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數據并繪制水沸騰曲線
沸點是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總結水沸騰特點:溫度保持不變,繼續吸熱
溫度達到沸點
水沸騰條件
繼續吸熱
分析水沸騰曲線得到水沸點是100℃,
組織學生學習:15頁思考與討論
三、小結:1、學習這節課你們有那些收獲?
2、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四、作業 :
1、填空:物質有變成的現象叫做汽化
物質有變成的現象叫做液化。(必做)
2、水沸騰化特點:溫度,繼續熱
溫度達到
水沸騰條件
繼續
(選做)聯系:13895109574
學生討論并回答
學生討論數據并繪制水沸騰曲線
回答14頁的思考與討論
舉出事例。
學生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反
思
第一冊水的三態變化 篇4
水的三態變化(教案)
教學目標 :1.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解釋和原因分析。
2.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水分子的特征。
教學起點分析: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發地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于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想象不易產生探究沖動。教學的起點應當定位于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們為什么覺察不到水的蒸發的?水在什么情況下更容易蒸發?在蒸發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什么變化?
教學過程 :
[師]同學們喜歡潺潺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嗎?
[生]喜歡。
[問]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師]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師]你知道一個水分子的大小嗎?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師]這樣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沒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瑩的水滴,又怎么會有奔騰的江河 ,洶涌的大海呢?
[設問]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為什么有時會幻作朵朵白云,有時又能化做綿綿細雨、皚皚白雪?
[生]狀態變化。
[師]水變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狀態發生變化的結果。
[投影]第一節 水分子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板書]水的三態變化
[投影]出示目標
[投影]封閉在針筒中的水。設想把封閉在針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態的水就會變為水蒸氣,體積會明顯增大。
[問]請大家猜想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猜想]水分子本身變大了? 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
水分子的數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熱都沖到針筒的那一端去了?
[師]下面我們來研究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先來觀察: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問]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學生七嘴八舌)固態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動
液態的水:水分子無序排列,在一定體積內較自由地運動
氣態的水:水分子自由運動,充滿整個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間擴散
分子間的間隔不同
[師]小結:分子間的間隔不同,物質在氣態時分子間的間隔比在固態液態時要大得多
[說明]圖中的質量是不相同的,圖中水分子的個數也不相同,圖示的
目的僅在于表示分子的間隔不同,所以,同一質量的水在變為
水蒸氣時,分子本身沒變,分子間的距離,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過剛才的研究:大家來小結一下。
[板書]水由固→液→氣時
分子數目 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 改變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問]這樣的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生]物理變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邊斑斑水跡,太陽光照下,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發了
[師]你能試著從微觀上解釋水蒸發這一現象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師]生活中常見這樣的現象
濕衣服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增大(液態→氣態)
[投影]生活現象(水燒開后,揭開鍋蓋,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水滴滴下。)
[問]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汽在鍋蓋上冷凝的結果
[問]誰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個過程
[生]回答(交流討論)
[板書]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減小(氣態→液態)
[1] [2] 下一頁
- 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了解水的三態變化。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體驗探索的樂趣。教學準備:冰塊若干 干濕毛巾兩塊 臉盆4個 鏡子每人一個 燈籠一個 電水壺一把熱水許多 多媒體課件《小水滴的旅行》教學重點難點:知道水在自然界存在固體、液體、氣體...
-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通用2篇)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固態、液態、氣態之間轉變,水循環是自然界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學生通過回憶和觀察自然界中水的各種形態——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討論他們之間變化的原因和條件,初步認識到水的三態之間的變化是可逆的...
- 水的三態變化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霜是水蒸氣遇到0℃以下的物體結成的冰晶;水有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變化的。(能有條理地復述,會畫圖說明。)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習設計霜的模擬實驗)和分析綜合能力。...
- 《水的三態變化》教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種形態——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即水在自然界同時以液態、固態和氣態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的循環變化,促進水的三態變化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
- 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精選5篇)
教學目標:1、了解水的三態變化。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體驗探索的樂趣。教學準備:冰塊若干 干濕毛巾兩塊 臉盆4個 鏡子每人一個 燈籠一個 電水壺一把熱水許多 多媒體課件《小水滴的旅行》教學重點難點:知道水在自然界存在固體、液體、氣體...
- 水的三態變化(精選15篇)
靈武市中小學課時教案學科: 科學 教師: 年 月 日 星期 編號課題2、水的三態變化—汽化和液化課時:第2-3課時課型:新授學習目標1、會描述水沸騰過程中的特點2、會描繪水沸騰曲線,會從水沸騰曲線確定水的沸點3、了解水汽化的兩種方式 了解影...
- 水的三態變化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種形態——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即水在自然界同時以液態、固態和氣態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的循環變化,促進水的三態變化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
- 大班科學: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目標:1、了解水的特殊性質,懂得水在不同情況下的三態變化。2、仔細安靜觀察實驗現象,大膽說說自己的發現,與同伴分享交流。3、體驗一起做實驗的樂趣,懂得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水資源。...
- .水的三態變化
靈武市中小學課時教案學科: 科學 教師: 年 月 日 星期 編號課題2、水的三態變化—汽化和液化課時:第2-3課時課型:新授學習目標1、會描述水沸騰過程中的特點2、會描繪水沸騰曲線,會從水沸騰曲線確定水的沸點3、了解水汽化的兩種方式 了解影...
- 水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目標: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2.那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變化。3.用多種感覺和體驗水的變化的有趣和好奇。...
- 八年級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