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第一冊質量(精選11篇)

第一冊質量

發布時間:2022-12-30

第一冊質量(精選11篇)

第一冊質量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從本章到第十四章講述力學知識。跟前面幾章簡單的物理現象相比,知識的講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養方面,除了繼續注意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外,在講述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更應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分析物理事實,找出共同特征,從而概括出概念和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兩個常用的物理量--質量和密度。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和用天平、量筒測物體的密度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其中兩項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礎的一章。 就本節而言,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區配置托盤天平),是為后續各節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是基礎的一節。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

  〈2〉能力目標: ①會調節天平平衡; ②會使用游碼; ③初步學習用天平稱固體的質量; ④培養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及技術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意識。

  〈3〉方法目標: ①繼續學習"從現象出發,經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②繼續學習運用"關鍵詞歸納法"歸納文段要點; ③初步學習"實驗探索法"發現事物內部規律的學習方法。

  〈4〉德育目標: ①在質量初步概念的引出過程中滲透"現象"與"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②在實驗過程中滲透"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雖說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但教材對初中學生的要求較低,因此,它不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天平作為一種常用測量質量工具,是后續章節有關實驗的不可或缺的儀器;并且,它是質量測量中一種較為精密工具,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習天平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質量":現象歸納法、練習法;

  "質量的測量":實驗探索法、關鍵詞歸納法。

  四、板書設計 :

  一、質量

  1、質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單位:

  (1)通用單位:千克--kg

  (2)常用單位:噸--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測量:

  (1)工具: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

 、俜椒ǎ 天平平臺放,游碼零刻線;

  平衡螺母調,指針中線指;

  左物右碼放,砝碼游碼和。

 、谧⒁馐马棧悍Q量、鑷子、干燥、清潔

第一冊質量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從本章到第十四章講述力學知識。跟前面幾章簡單的物理現象相比,知識的講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養方面,除了繼續注意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外,在講述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更應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分析物理事實,找出共同特征,從而概括出概念和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兩個常用的物理量--質量和密度。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和用天平、量筒測物體的密度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其中兩項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礎的一章。 就本節而言,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區配置托盤天平),是為后續各節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是基礎的一節。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

  〈2〉能力目標: ①會調節天平平衡; ②會使用游碼; ③初步學習用天平稱固體的質量; ④培養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及技術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意識。

  〈3〉方法目標: ①繼續學習"從現象出發,經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②繼續學習運用"關鍵詞歸納法"歸納文段要點; ③初步學習"實驗探索法"發現事物內部規律的學習方法。

  〈4〉德育目標: ①在質量初步概念的引出過程中滲透"現象"與"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②在實驗過程中滲透"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雖說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但教材對初中學生的要求較低,因此,它不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天平作為一種常用測量質量工具,是后續章節有關實驗的不可或缺的儀器;并且,它是質量測量中一種較為精密工具,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習天平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質量":現象歸納法、練習法;

  "質量的測量":實驗探索法、關鍵詞歸納法。

  四、板書設計:

  一、質量

  1、質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單位:

  (1)通用單位:千克--kg

  (2)常用單位:噸--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測量:

  (1)工具: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

 、俜椒ǎ 天平平臺放,游碼零刻線;

  平衡螺母調,指針中線指;

  左物右碼放,砝碼游碼和。

 、谧⒁馐马棧悍Q量、鑷子、干燥、清潔

第一冊質量 篇3

  課題:質量守恒定律

  重點、難點:對質量守恒定律含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具學具: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白磷、錐形瓶、玻璃棒、單孔橡皮塞、燒杯、小試管一天平、酒精燈。

  教學過程 :

  創設情境:

  復習提問:在前幾章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哪些化學反應?

  投影:反應文字表達式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氫氣+氧氣→水

  氫氣+氧化銅→銅+水

  引言:這是我們學過的化學反應(指投影),對于化學反應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種類、分子種類、物質狀態、顏色等發生了變化;原子種類、元素種類沒發生變化;對于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原子數目是否發生變化存在爭議。

  引入: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有同學說改變,有同學說不變,意思不統一,那么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探討。

  設計與實施實驗:

  討論:根據實驗目的利用實驗桌上提供的儀器和藥品設計實驗方案。

  交流設計方案

  評價設計方案

  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哪些方案是科學合理的,哪些需要改進,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設計過程。

  1.實施實驗:

  同學們的設計方案是可行的,可以進行實驗。

  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檢查糾正學生實驗操作中的問題

  1.依照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和測定的實驗數據。

  2.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

  2.匯報實驗結果

  引導學生從實驗內容,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發生變化匯報實驗結果

  同學們的實驗結果是巧合,還是具有普遍意義?

  匯報:

  1.實驗內容

  2.實驗結果

  反應前物質總質量(燒杯+試管+兩種溶液)_______g,反應后物質總質量為_______g。

  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_______。

  3.演示實驗

  演示: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

  1.觀察記錄

  反應前物質總質量為_______g,反應后物質總質量為_______g。

  2.書寫反應文字表達式

  3.實驗結果分析: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_______。

  總結:

  思考:通過以上幾個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科學家曾做過大量實驗,無數實驗都證明: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總質量相等。這是化學反應遵循的規律。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板書課題)

  提問:哪位同學試著回答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

  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內容(略)

  討論: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原因

  問題討論:

  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化學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板書:二、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課堂練習

  1.已知12g木炭與32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 的質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的質量比金屬鎂的質量大,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

  3.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過程:

  通過對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發生變化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對于今天的學習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相信大家會做的更好。

  板書設計 :

  第一節 質量守恒定律

第一冊質量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題一:質量守恒定律.我說課的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狀況的分析

  學生經過前四個單元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并且也具備了一些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同學們對該課題有著濃厚的興趣,相信他們完全可以過探究,解決問題。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師生的互動,也是由課堂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決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二、     教材分析

  1、    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學會判斷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發生了

  質的改變的基礎上而展開的。開始從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的方向過度,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從量的方向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學好化學方程式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從而也完善了化學用語的教學。

  2、    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認識質量守恒守恒定律,能判斷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能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②過程與方法

  A、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進行積極

  的探究活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不同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恒運動

  和變化著的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3、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及應用

  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三、     教學策略

  教法:情景式教學、興趣教學

  學法:實驗探究法、體驗式分析歸納法

  教學手段:通過實驗和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提出問題:創設情境,激活學生興奮點

  蠟燭燃燒屬于什么變化?蠟燭燃燒前后的質量有什么變化?

  學生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增加、有減少、還有說不變的。

  猜想與假設

  究竟是增加、減少還是不變呢?

  學生思考

  制定計劃

  教師指導學生制定探究計劃:確定四個實驗方案一、白磷燃燒、

  二、鐵與硫酸銅的反應

  三、蠟燭燃燒

  四、鎂帶燃燒

  發揚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生參與并完成實驗方案,

  進行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以三個人為一組進行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一人操作、一人記錄、一人準備匯報、互相合作,并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觀察思考

  收集證據

  教師指導

  學生觀察、記錄、或用圖表的形式表述等

  解釋與結論

  教師指導

  學生分析得出初步結論

  表達與交流

  小組代表匯報

  反思與評價

  教師參與

  學生四個小組互評、師生互評,通過交流和四組實驗的比較得出結論

  思維拓展

  一則“點石成金”的虛假廣告

  學生討論

  挖掘質量守恒定律實質: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加以解釋

  多媒體展示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

  激發學生強烈的求新、求知的欲望

  總結

  教師指導

  學生談體會

  板書設計 

  見課件             

  課后反思

第一冊質量 篇5

  課題:   質量守衡定律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 ?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相等的關系。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恒定律

  講授新課

  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

  1、 定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問題討論:(1)鐵生銹后質量大于鐵的質量,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2)蠟燭燃燒后總質量是否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守律?

  聯系實際,討論、體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初步學會運用定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學生做課堂練習一P70頁1大題

  體會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初步理解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后,小結:

  板書:2、幾點說明:

  (1)是指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生成物的總質量應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氣體)的質量。

  (3)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字,如“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足量反應”等字所表示的意義。

  問題討論: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分析、氧化汞分解示意圖及水分解示意圖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后。指導學生看書70頁,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在觀察圖示的基礎上,通過看書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板書:二、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是: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不改變。(三個不變)

  課堂練習2

  1、在反應A+B==C+D中,已知A、B兩種物質各9.8克,A、B充分反應后生成16.1克C,0.2克D,B完全反應,則A、B反應時質量比為________。若已知C的式量為M,則B的式量為________。

  2、在化學反應A+B==C+D中,a克A與B反應生成m克C和n克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

  3、在反應2A+B==C+D中,已知25克A與10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克C。當反應有6克D生成時,參加反應的A是 ( )

  A、10克 B、5克 C、2.5克 D、以上都不正確

  小結:矯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布置作業 :

第一冊質量 篇6

  教學目標 :

  識記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

  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法(設問——實驗——歸納——總結——練習)

  教學用具:

  [實驗4—1][實驗4—2]中的實驗儀器和藥品及多功能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2.       實驗室制取氫氣的文字表達式;

  3.       表現氫氣的還原性的文字表達式。

  實物投影:學生寫出的三個文字表達式。

  思考:從三個文字表達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定性說明化學反應)

  引入:10g氯酸鉀分解后可生成多少g氧氣?若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學習了本章的內容,這樣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投影:第四章    化學方程式

  講述:為了了解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演示實驗。

  投影:演示[實驗4—1]  白磷的燃燒

  觀察:實驗現象          比較:反應前后系統質量的變化

  實驗操作:稱量反應前系統的質量;點燃白磷;稱量反應后系統的總質量

  實物投影:天平指針在反應前后保持一致。

  投影:實驗分析:磷(P)+氧氣(O2)  點燃      五氧化二磷(P2O5)

  講述:由于錐形瓶及儀器質量不變,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投影:M(P)+M(O2)=M(P2O5)

  學生[實驗4—2]  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反應

  投影:實驗步驟:1.將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分別裝入燒杯和小試管中;

  2.稱量反應前系統的總質量;

  3.將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混合;

  4.稱量反應后系統的總質量,并比較質量的變化。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投影:實驗分析:

  硫酸銅(CuSO4)+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銅(Cu(OH)2)+硫酸鈉(Na2SO4)

  藍色溶液       無色透明溶液                  藍色沉淀          無色透明溶液

  學生思考:從上述實驗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M(CuSO4)+M(NaOH)=M(Cu(OH)2)+(Na2SO4)

  二、講授新課:

  思考:由以上兩個實驗可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投影:第一節    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ΣM(反應物)=ΣM(生成物)

  過度:僅僅以兩個實驗是否可以說明這個定律呢?

  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問題1:2g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為什么不等于2g?

  問題2:10g氯酸鉀加熱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什么小于10g?

  學生討論并解決問題1和問題2。

  投影:二、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圍:

  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

  三、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投影:思考并討論:只守恒定律為什么可以成立?

  提示: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和化學變化前后各種微粒的種類及數目的變化方面考慮。

  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各小組代表發言,綜合討論結果。

  講述:以P+O2   點燃     P2O5為例。

  反應前后:改變——分子種類

  不變——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個數

  投影:                  改變          分子種類

  元素種類

  化學變化前后       不變          原子種類        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原子個數

  三、課堂小結:

  1.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2.       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

  3.       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學生練習:《整合集訓》P41   1、2

  作業 :課本P70    1、2

第一冊質量 篇7

  第一節     質量守恒定律

  本節課通過實驗講述了質量守恒定律并運用原子的觀點講述了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本節教學目的:    

  1、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說明一些化學現象和化學事實。   

  2、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節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正確觀察分析有關的實驗是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關鍵。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定律中的關鍵詞語"參加化學反應的"、"生成的"、"質量總和"、一方面要注意到未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算在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總和中,未參加反應的或反應剩余的物質質量不能算在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中。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到參加反應的全部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全部物質的質量總和。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駁斥偽科學的錯誤論點、推斷物質的組成元素及化學式.

  核心知識   

  1.質量守恒定律涵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例如:參加反應P和O2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P2O5的質量.   

  2.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個數沒有增減,原子質量也沒有改變,因此質量守恒.   

  3.實質: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成新的分子過程.

  典型例題   

  例1  若有a克KClO3與 b克 MnO2的混合物,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得到剩余固體c克,則反應生成O2的質量是        克,同時會生成氯化鉀        克.    

  分析  KClO3在 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KCl和O2,而MnO2在化學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剩余固體是KCl和MnO2的混合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MO2=MKClO3-MKCl    

  解答  (a+b-c)克  (c一b)克   

  例2  將一定質量的鎂條在空氣中點燃,完全燃燒后,生成MgO的質量與鎂條相比,是不變,增大還是減小?為什么?   

  分析  Mg在空氣中與O2化合生成M,遵循質量守恒定律.Mg+O2  MgO   

  解答  增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生成MgO的質量,必定等于鎂條的質量和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之和,所以MgO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增大了.   

  例3  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⑤物質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是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過程.故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各物質質量總和、元素的種類不變.   

  解答  選C.     

  例4  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關于該物質的組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可能含有C、H、O元素   

  分析  從燃燒產物水和CO2的組成來看,共含有三種元素,即碳、氫、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會改變,可知反應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氣中燃燒的,即氧氣中肯定含有氧元素,而且也只含氧元素,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氫元素,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確定了.

  解答  應選(C)

  第一節   質量守恒定律

第一冊質量 篇8

  課題:   質量守衡定律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 ?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相等的關系。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恒定律

  講授新課

  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

  1、 定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問題討論:(1)鐵生銹后質量大于鐵的質量,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2)蠟燭燃燒后總質量是否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守律?

  聯系實際,討論、體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初步學會運用定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學生做課堂練習一P70頁1大題

  體會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初步理解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后,小結:

  板書:2、幾點說明:

  (1)是指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生成物的總質量應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氣體)的質量。

  (3)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字,如“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足量反應”等字所表示的意義。

  問題討論: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分析、氧化汞分解示意圖及水分解示意圖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后。指導學生看書70頁,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在觀察圖示的基礎上,通過看書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板書:二、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是: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不改變。(三個不變)

  課堂練習2

  1、在反應A+B==C+D中,已知A、B兩種物質各9.8克,A、B充分反應后生成16.1克C,0.2克D,B完全反應,則A、B反應時質量比為________。若已知C的式量為M,則B的式量為________。

  2、在化學反應A+B==C+D中,a克A與B反應生成m克C和n克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

  3、在反應2A+B==C+D中,已知25克A與10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克C。當反應有6克D生成時,參加反應的A是 ( )

  A、10克 B、5克 C、2.5克 D、以上都不正確

  小結:矯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布置作業 :

  [1]

  

第一冊質量 篇9

  課題:   質量守衡定律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 ?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相等的關系。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恒定律

  講授新課

  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

  1、 定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問題討論:(1)鐵生銹后質量大于鐵的質量,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2)蠟燭燃燒后總質量是否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守律?

  聯系實際,討論、體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初步學會運用定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學生做課堂練習一P70頁1大題

  體會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

  初步理解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后,小結:

  板書:2、幾點說明:

 。1)是指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生成物的總質量應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氣體)的質量。

 。3)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字,如“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足量反應”等字所表示的意義。

  問題討論: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分析、氧化汞分解示意圖及水分解示意圖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后。指導學生看書70頁,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在觀察圖示的基礎上,通過看書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板書:二、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是: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不改變。(三個不變)

  課堂練習2

  1、在反應A+B==C+D中,已知A、B兩種物質各9.8克,A、B充分反應后生成16.1克C,0.2克D,B完全反應,則A、B反應時質量比為________。若已知C的式量為M,則B的式量為________。

  2、在化學反應A+B==C+D中,a克A與B反應生成m克C和n克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

  3、在反應2A+B==C+D中,已知25克A與10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克C。當反應有6克D生成時,參加反應的A是 ( )

  A、10克 B、5克 C、2.5克 D、以上都不正確

  小結:矯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布置作業 :

  [1]

  

第一冊質量 篇10

  (一)教學目的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 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二)教具

  演示實驗用具:1分米3的木塊1個,小黑板1塊(畫有課本上的實驗表格),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個,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松木塊(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個,托盤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碼1套,刻度尺1只。

  學生實驗用具:每2人1個1厘米3的木塊。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學學過的體積單位

  提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體積時常用哪些單位?

  學生答:米3、分米3、厘米3。

  教師出示1分米3的實物并讓每位學生觀察課桌上1厘米3的實物。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問:誰能記得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板書:體積的單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

  教師出示上節課所用的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告訴學生它們的體積都是12厘米3。提問:這三個物體哪個質量最大?哪個質量最小?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由此可見,不同的物體體積相同時,質量不相等。這是什么原因?

  教師接著出示體積分別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鐵。提問:由生活經驗知道哪個質量大?

  學生答:體積較大的鐵塊質量大。

  講述并引入課題: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增大,它的質量也增大;它的質量跟體積又有什么關系呢?學了“密度”后我們就能知道這些問題。

  (板書:第三節 密度)

  二、密度的概念

  1. 演示實驗:研究同一種物質的物體,它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用天平稱小鐵塊的質量,將右盤所用每個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告訴學生,請學生算出小鐵塊的質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內。

  (2)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尺量出該鐵塊的長、寬、厚分別為4.00厘米、3.00厘米和1.00厘米,請學生算出它的體積,填入表格中。

  (3)用天平稱大鐵塊的質量。重復步驟(1)。

  (4)測大鐵塊的體積,與步驟(2)相同。

  2. 師生分析實驗表格,引出密度的概念

  引導學生看表格,得到下面的結論。

  (1)鐵塊的體積增大2倍,它的質量也增大2倍,可見鐵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鐵塊1與鐵塊2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

  (2)同理可得:松木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也成正比;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也是一定的。

  (3)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值與鐵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不同。

  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板書: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教師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時,要注意:(1)單位體積就是有一定大小的體積,如國際單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將鐵塊銼成鐵屑,鐵的密度都不變。

  提問:課本練習2。

  三、密度的公式

  提問:知道物體的質量和總體積,如何求出這種物質的密度?

  學生答:由密度定義知道,算出這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于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講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板書:2. 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

  教師指出:要注意:(1)ρ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提問:課本練習3。

  引導學生看課本[例題],講解:解題思路與格式。

  四、密度的單位

  (1)單位的組成

  提問:由例題看出:密度的單位由哪些單位組成?

  答: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

  講解:如質量單位用千克,體積單位必須用米3,密度單位就是千克/米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質量單位用克,體積單位必須用厘米3,密度單位就是克/厘米3。

  提問:(1)克/厘米3讀作什么?(2)克/厘米3與千克/米3之間有什么關系?

  (板書:3.單位:千克/米3,克/厘米3。1千克/米3=1×103克/ 106厘米3=10-3克/厘米3,1克/厘米3=1×10-3千克/10-6米3=103千克/米3)

  提問:課本例題中鐵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指出:同一種物質的密度用不同的單位,數字不一樣,可見,寫物質密度時一定要寫出具體的單位。

  請二位學生上黑板完成課本練習1,其余人在筆記本上完成。

  四、復習小結,鞏固新課

  (四)說明

  設計思想

  本節課剛開始讓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體積單位及換算,認識1厘米3和1分米3物體的大小,有利于分化密度的計算及密度的單位教學中的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密度的概念。為了調動學生學習密度的興趣,要做好實驗研究“同一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有什么關系?它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有什么規律?”該實驗在知識順序上承接了前面學過的質量和天平的使用,為后面學習密度的概念、公式和應用打下了基礎。該實驗最好讓學生自己做,條件不具備的學生可由教師演示、學生讀實驗數據的方法完成該實驗。

  教法建議

  一、密度的概念

  1.實驗:研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本節教學內容較多,如讓學生完成該實驗,教師可直接告訴學生鐵塊1與鐵塊2、松木塊1與松木塊2的體積,學生只要用天平測出這些物體的質量,就可以較快地完成實驗。

  如本實驗所用小鐵塊的體積與上節課小鐵塊的體積相同,可以直接將上節課測出的小鐵塊質量的數據填入本實驗的表格中。

  2.密度概念要注意的問題

  給出密度概念后,要讓學生注意下面的二個問題:

  (1)單位體積的意義。

  (2)每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跟所取的質量大小、體積大小沒有關系,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二、密度的公式

  得到密度的公式后,要引導學生注意下面三點:

  (1)密度符號ρ的寫法和讀法,指出ρ和英詞字母P寫法不同。

  (2)由于同一種物質質量跟體積成正比,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它們的比值不變,所以,密度大小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的大小無關。

  對基礎好的學生可讓其推導得到:①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大的密度也大。②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大的密度較小。

  三、密度的計算

  密度單位是個組合單位,教學中要講清以計算密度引出單位的過程;突出復合單位的意義;可通過復習速度單位的讀法,讓學生學會密度單位的讀法、寫法;通過板書使學生明確“克/厘米3”與“千克/米3”之間的關系,知道克/厘米3是較大的單位,從而懂得同一種物質的密度用不同的單位時數值不同。

第一冊質量 篇11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          識記:質量守衡定律

  2、          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標:

  1、          鍛煉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

  情感目標:

  1、          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          通過分組實驗,認識到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猜想、分組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教學輔助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驗必備的儀器和藥品

  教學過程 :

  一、     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例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與反應物硫和氧氣的質量之和之間有無變化呢?

  二、     猜想與假設

  學生討論:分組交流,討論。若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有變化,則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三、     假設的檢驗及推理

  1、          制定計劃

  師:把學生分成三組:

  一組:進行白磷燃燒前后的質量的測定。

  二組:進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三組: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2、          進行實驗。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自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并能積極分工、協作、共同順利的完成實驗。

  3、          收集證據。

  學生;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后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的實驗進行小結,自然的得出結論。

  四、     發現規律

  生:三個小組的小結情況:

  一組:磷燃燒后有白煙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二組:鐵在硫酸銅溶液中反應,鐵絲上附著紅色物質;溶液有蘭色變為淺綠色,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之和仍不變。

  三組:無色氫氧化鈉溶液與蘭色的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蘭色絮狀沉淀,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之和還是不變。

  師:通過學生小結發言,教師歸納、評價得出質量守衡定律,請一個學生敘述。

  生: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會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呢?

  五、     解釋與討論

  師:教師先演示有關“化學變化中分子被破壞,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的分子”的動畫課件,給學生必要的啟迪。

  學生:討論、歸納              原子的種類不變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              原子的數目不變

  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質量不變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物質的質量之和之所以不變,是因為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沒有變。

  生:質量守衡定律是否對所有化學反應都適應呢?

  六、     反思與評價

  生:繼續分組進行實驗

  實驗1:蠟燭燃燒前后天平的變化,

  實驗2:鋁箔燃燒前后的質量變化。

  師生討論:

  1、          上面兩個實驗的結果與你實驗前的預測相同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

  2、          對于磷燃燒的實驗,如果玻璃管上端沒有系小氣球,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3、          如果在燃著的鋁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會出現什么實驗結果?

  師:歸納、總結。

  再以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從化學反應中分子、原子的變化情況說明只要是化學反應必定符合質量守衡定律。

  七、     遷移與應用

  遷移:提供一組題目進行反饋。

  應用:用質量守衡定律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

  八、     課后作業 :書:P94 習題1-3

  九、     課后記:本節課以實驗為引導,效果較好,學生接受難度不大

第一冊質量(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第一冊質量守衡(精選4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識記:質量守衡定律2、 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衡定律能力目標:1、 鍛煉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 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情感目標:1、 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質量和密度(精選10篇)

    密度(一)教學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3. 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二)教具演示實驗用具:1分米3的木塊1個,小黑板1塊(畫有課本上的實驗表格),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4厘米×3厘...

  • 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精選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用的質量、時間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加深對質量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和對非十進單位的時間單位進率的印象,使所學知識系統化.2.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進一步...

  • 質量守衡定律(精選11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識記:2、 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能力目標:1、 鍛煉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 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情感目標:1、 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質量教案示例(通用4篇)

    (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學 高康宋)(一)教學目的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2.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3.知道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 2019年教育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都江堰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和決定,進一步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牢固樹立以提高保教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不斷提升我園的辦學水平和辦園特色,強化我園的教學管理,根據我園實際,特...

  • 質量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物體的質量、質量的國際單位,質量的單位換算.2.知道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能力目標1.培養觀察能力觀察天平的構造,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觀察游碼的初始位置,觀察游碼在標...

  • 整理所學質量單位(教材94-95頁)

    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經驗,經歷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和對所學質量單位進行整理的過程。2、能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計量常見的物體的質量。掌握質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質量單位換算。...

  • , 質量守衡定律

    課題: 質量守衡定律教學目的: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 質量和密度

    課題 第三節 密度 執教 教學 目標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 第二節  質量(1)

    第二節 質量(1)一、學習目標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3、學會正確使用天平4、學習天平的調節和使用。5、學會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6、學會利用天平進行一些特殊測量。...

  • 質量和密度教案

    (一)質量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含有物質多的,我們說這個物體的質量大,含有物質少的,我們說它的質量小。質量用字母m表示。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 狠抓園本教研,提高教育質量

    一 園本教研的意義是什么? 園本教研作為幼兒園管理的一部分,對整個園的管理水平起著決定性作用。一個園本教研搞得好的園,是一個有活力,有生機的園。反之則有可能使園環境、園文化變得被動、消極。...

  • 《溶質的質量分數》(1)

    一、--思路:本課是溶質的質量分數教學的第一課時,以三種組成不同的紅糖溶液的實驗入手,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有色溶液的顏色深淺與其溶液濃度的有何關系?如何證明?學生動手實驗驗證,在這個基礎上來闡明溶液組成的含義,介紹了一種表...

  • 質量單位、時間單位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把握常用的質量、時間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加深對質量單位實際大小的熟悉,和對非十進單位的時間單位進率的印象,使所學知識系統化.2.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欧美人与禽猛交狂配 | 免费黄篇| av在线高清观看 | 国产亚洲第一午夜福利合集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超碰成人网 | 男人把女人桶到喷白浆的软件免费 | 国产成人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 少妇一级免费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黑人 | 成人精品玖玖资源在线播放 | 精品自拍亚洲一区在线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32 | 视频在线国产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逆3p | 137肉体写真日本裸交 | 久草精品在线 | 成全免费高清观看 |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 免费涩涩网站 |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www.av天堂com|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无码区 | 成人动漫网站入口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玖玖在线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看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91网站在线?看视频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 先锋av资源| 在线免费观看的av | 午夜寂寞少妇性影院 | 91xxx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软件 | 久久久性色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