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質的質量分數》(2)
--思路
本課通過學生深入生活和經歷市場調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組成有多種方法。 接著又配置三種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過觀察顏色的不同來感受溶液的濃稀,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將生活經驗遷移到所學知識上來。讓學生從三種不同的經歷,即市場調查、實驗操作、生活經驗,來認識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隨后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即為所配置的溶液設計標有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標簽。學生發現在多種表示方法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顯得較為簡單,從而歸納出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認識規律,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接著進行了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些應用,使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最后通過創設模擬社會現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
課 題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授課人
何曉艷
學校
山西太鋼六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分辨溶液、溶質、溶劑;知道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進一步加強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過程與方法 經歷配制溶液和設計標簽的過程,學會配制溶液的簡單方法及會用1—2種溶液中溶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溶液組成在生活中的應用;經歷市場調查、實驗、設計標簽、討論等多種學習活動,體會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價值。
重點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及應用,配置簡單溶液的方法。
難點
多種溶液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義,關于溶質質量分數的應用。
教學方法
調查研究、實驗操作、思考討論式探究學習
儀器、藥品
天平、鑰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硫酸銅、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溶液引出課題] 出示幾種常見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鍋頭、果汁飲料、碳酸飲料、醬油、生理鹽水。這些我們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對它們的組成卻并不熟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標,找出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清楚,設計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填寫調查表。
溶液名稱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含義
[組織交流] 請小組匯報調查結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多媒體課件展示)
[配制溶液] 現在同學們親自來配置溶液。
要求——將0.5 g、1.5 g、2 g的硫酸銅分別放入三只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
思考——所需的實驗步驟和實驗儀器。
實驗——進行配制。
[提出問題] 通過觀察你知道這三只試管中的溶液哪個濃嗎?在生活中你還有什么方法判斷溶液的濃稀?
[設計標簽] 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僅僅是判斷溶液濃稀粗略的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商家向消費者介紹產品那樣明確地表示出溶液的組成。現在就以小組為單位給所配制的溶液設計標簽,要求必須有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進行評比] 以小組為單位簡單介紹所設計標簽的內容,著重說明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問題] 那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寫出它的計算式并給它起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