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質量(3)
第二節 質量(3)從容說課 “質量”一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義也不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質量”的含義. 本節將質量的概念以“物質的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來作為標準使學生理解,是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在“質量”的概念上不作過多的講述.在第一節的基礎上,理解“物質的量”與“物質的多少”是比較容易的,必須使學生明白:這不是質量的定義. 本節課還介紹了一下天平的使用,應該給學生詳細地介紹天平的使用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天平.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 2.了解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3.通過實驗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天平,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 2.通過使用天平,學會測量固體的質量.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教學重點 1.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應注意的事項.教學難點 1.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的認識. 2.質量的單位換算、科學計數法的應用.教學方法 觀察法: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比較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質量的概念. 實驗法: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教具準備 投影儀、天平、砝碼、鋼尺、鋼釘、鐵塊、鐵錘等.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鋼尺、鋼釘、鐵片、鐵錘、玻璃杯、琉璃球,列舉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師]老師列舉的這些東西,我們給它一個統一的名稱該叫什么呢? [生]這些東西都是物體. [師]鐵釘、鐵錘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室里同學們用的桌椅又是用什么做成的? [生]鐵釘、鐵錘是用鐵做成的,桌子、椅子是用木材做成的,鋼尺是用鋼做成的. [師]如果我們也給鋼、鐵、木材一個統一的名稱是什么呢? [生]鋼、鐵、木材都是制造物體的材料叫物質. [生]我明白了,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 [師]非常正確.物體是指具有一定的形狀、占據一定的空間、有體積的實物,而物質是構成物體的材料. [師]同學們用的課桌、椅子及教室的門都是由同一種物質構成的,老師這兒的鋼尺、鋼釘是用鋼做成的,鐵塊、鐵釘及鐵錘也是由同一種材料——鐵做成的.那么桌、椅和門,尺和釘有什么不同呢? [生]它們的形狀不同,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