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美腿與丑腿
1、 把握主旨,體味文章的積極意義。
2、 學會抓住關鍵語句解讀課文。
教學過程
(1)了解富蘭克林
本杰明•富蘭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他博學多才,他是愛國者、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獨立宣言起草之一,避雷針、富蘭克林爐及遠近兩用眼鏡等的發明者
本杰明。富蘭格林。在富蘭克林年輕時,發明了一種方法,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謙遜;決心獲得這十三種美德,并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每一個美德占去一頁,畫好格子,在反省時若發現當天未達到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當富蘭克林七十九歲時,在那本不朽的自傳中,花了整整十五頁紙,特別記敘了他的這一偉大發明,因為他認為他的一切成功與幸福受益于此。富蘭克林在自傳中寫道:“我希望我的子孫后代效仿這種方式,有所收益”。
閱讀課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①腿與寒暑表、氣壓計之間的關系?
②本段“這種人”“這種壞脾氣”所指內容?
① 寒暑表是可以顯示氣溫的儀器,氣壓計是可以預示晴雨的儀器,腿是可以測知一個人是否只有悲觀,只注意別人丑腿的儀器。
②這種人:悲觀的人
這種壞脾氣:吹毛求疵令人厭惡的脾氣。(所想的和所談的卻只是壞的一面,因此他們永遠感到怏怏不樂,他們的言論在社交場所既大煞風景,個別的還得罪許多人,以致他們到處和別人格格不入。)
閱讀第三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悲哀還有真假嗎?作者為何花大篇幅寫這種人?
②“這種人”是如何引出的?由這兩種人你想到了哪些故事?
③ “這種情形”所指代的內容?
①指出悲觀給人生活、心理帶來的危害,希望人們樂觀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向好的方面想,樂觀、豁達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
②“這種人”是在與樂觀的人對比中引出的。
半杯水的故事
玫瑰園的故事
推銷鞋的故事
對斷臂維納斯的看法
… …
③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
作者列舉這些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證明“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地位,遭遇總是有順利和不順利” 。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親和力、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通過以上閱讀,可以理解作者的觀點是?
一個人的幸福與否主要取決于他“對物、對人和對事”的不同觀點,是這些導致了他對人生的“苦”
與“樂”的不同感受。(概括第一段,注意兩句話的重點 )
課文論證思路:
提出論點——舉出實例——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倒序法,抓住指示性代詞理清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