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美腿與丑腿
一、導入
師: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好不好?
生:好!
師:假如你在路上走著,發現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注意,你不要多想,說出你大腦里立即反應出來的東西。
生:錢!
生:玻璃片。
生:鏡子。
師:好。下面我提供四個答案,你的選擇是什么?或者與此相近的東西。A.高價寶石;B、瓶蓋;C、鏡子的碎片;D、硬幣。
生:(提多名學生選擇)
師:下面我來把測試結果公布一下。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看來,對同一個事物的觀點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請一名同學來朗讀一下課文。
二、朗讀
生:(讀課文)
三、分析
師:本文文體是什么?
生:議論文。
師:既是議論文,那么論點是什么?
生:第一段的第二句話。
師:歸納一下,就是: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幸福與否。
作者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下面是怎么進行論述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我們逐段來看。
第二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總的內容是什么?
生:舉例論證。舉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些例子說明:客觀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美有丑。
師: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你還能舉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嗎?
生:如網絡,可以供大家上網查找資料,了解各種知識、信息。但是網絡上又有很多不健康的東西,如果一個學生瀏覽這些,或者沉湎于游戲中,就會影響身心健康。網絡有利有害。
師:再舉一個。
生:(思考)
師:這樣吧,你說說我,我有什么好的壞的,或者美的丑的?(眾生笑)
生:(笑)
師:不要笑,勇敢地說。
生:你雖然教語文教得好,但是笑得少。(眾生笑)
師:哦——你用了個“雖然……但是”,這是轉折關系的復句,這種復句強調的是哪個分句啊?
生:(笑)
師:顯然強調的是后者,那么你是說我的缺點太大了,是不是?(眾生笑)
師:我真郁悶啊。ㄐΓ┠銘摪选半m然”和“但是”的內容顛倒一下,那我就開心了。(笑)
生:你也喜歡聽好話啊。(笑)
師:再看第三段。用的什么方法,有句是關鍵句,哪句?
生:正反對比論證。第一句是關鍵句,就是說:樂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悲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惡丑的一面。
師:前幾年的一個高考作文材料講了一個“玫瑰園的故事”,還記得嗎?
生:不清楚。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師:你們是井底之蛙啊。材料是: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是個壞地方!”“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真是個好地方!薄盀槭裁茨,我的孩子?”“因為 !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母親陷入了沉思。
剛才我把兩個小姑娘的話沒有完全讀出來,思考一下:小姑娘分別怎么說?
生: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師:兩個小姑娘,一個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個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前著愿意多留下來,盡享快樂;一個不愿意在此,留在這里肯定會不開心。這說明:面對同樣的事物,樂觀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觀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作者的主張:希望人們樂觀積極,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作者為什么不希望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陰暗面?你能否從文中找出一些成語來說明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生:生活態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憤不平。指悲觀者整天指責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危害:怏怏不樂、格格不入。悲觀者因為總是著眼于陰暗面,所以總也不滿意不高興,且被樂觀者疏遠。
師: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觀者和樂觀者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此導致的不同命運,重點論述了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其實,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樂與痛苦并存的。用白巖松的話說:痛并快樂著。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會有被朋友關懷的快樂、被親人疼愛的幸福,但是,樂觀的人想的常常是快樂的加快,而悲觀的人重復體驗的都是曾經的痛苦。悲觀者把人生中所有的樂趣都忽略不計,在他的人生銀行中,存儲的是灰色記憶,自然收獲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業上,悲觀者也很難獲得成功,大家聽過推銷鞋的故事嗎?
生:聽過。
師:請講講。
生:有兩個推銷鞋子的人到了個島上……(略)
師:再看最后一段。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觀點:樂觀的人將會獲得幸福,悲觀的人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但是這和文章的題目有何關系?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明確: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舉的是作者的一個研究哲學的朋友。美腿與丑腿在這里是兩個比喻,有象征意義,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
師:對。題目中的美腿與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
四、總結
師: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五、拓展
師:富蘭克林主張人們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幸福。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卻說:真的猛士……與我一起背。
師生: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師:看到了社會的黑暗、政府的殘暴、人民的悲慘,以此為幸福。這與富蘭克林的觀點正好相反。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
師:我讀讀中國臺灣作家李敖的話,也許對你有啟發: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