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1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聯系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德育目標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1.聯系《桃花源記》,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2.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了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能背誦如流,今天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并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證至少讀10遍,課堂上時時有瑯瑯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關于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討論交流完成。對于與《桃花源記》的比較閱讀,教師可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討論,生生互動;教師點撥,師生互動,這樣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探究創新法。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供學生思考探究,鼓勵他們敢于異想天開,并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學習。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已選好的一張科幻vcd、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體思路,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內化課文內容,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全班同學齊背《桃花源記》……那個美、樂、奇的世界大家還記得吧,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理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板書文題)
二、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
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厭惡、憎恨)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用作動詞,以……為親,以……為子,分別譯為“奉養”“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