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言》同步練習
3.( )
a.報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與五十多位同學不期而遇。
b.有人說:“生活提高了,生產(chǎn)就會提高。”這真是舍本逐末的說法。
c.他們個個生機勃勃,決心大干一場。
d.這篇文章觀點十分新穎,見解十分深刻,的確不同凡響。
4.( )
a.敵人被打跑了,但戰(zhàn)士們知道,他們不會甘心,一定會重整旗鼓的。
b.房租、郵費、電話費等,每個月都要近千元,若再開展活動,開支是左右為難了。
c.我相信他說的話是真實的,為什么要懷疑別人、杞人憂天呢?
d.對各種自然災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5.( )
a.西方詩歌很難譯得形神兼?zhèn)洌硇陨衔乙回炠澩覍崳欢殡S忠實而來的板滯或晦澀又常使我意興闌珊。
b.因為臨時有事,我未能去黃浦碼頭為他們送行,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對朋友失約,對此我一直耿耿于懷。
c.“神來”、“頓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之后,必然會產(chǎn)生的瓜熟蒂落。
d.他在選擇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學校時,既想報清華大學,又想報北京大學,總是見異思遷。
五、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的片斷,仔細閱讀后,用規(guī)定的修改符號(不必全使用),對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有語病和錯別字包括標點使用不當?shù)牡胤郊右孕薷?br>
初三是初中最重要一年的學習。我們要經(jīng)受毅志力的考驗,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才不至于將來老大圖傷悲。因為,我們將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六、閱讀
(一)
①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_________要被讀者仿效,____________更應該強調(diào)準確性,規(guī)范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制造混亂。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過意見,認為“最好水平”這個說法在口語中運用勉強說得過去,而在報刊上運用就不對了。“水平”,原意是水鈉矯媯鈉矯嬗澇妒瞧降模揮懈叩橢鄭揮瀉沒抵幀r虼耍怠白詈盟健保俏ケ呈呂淼摹5牽兩癖ǹ乖謔褂謾白詈盟健閉飧齟省?br> 1.上面兩個段落中,作者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論據(jù)屬于____________論據(jù)。
3.第一段中空格處應填的關聯(lián)詞是( )
a.既然 就 b.因為 所以
c.往往 因而 d.不僅 而且
4.第一段中的詞語“否則”在這是要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人知恥,勇于“懺悔”者不少。彩色戲曲藝術影片《包公誤》中,有這么一場戲:包公錯斷了邊關元帥狄龍謀殺太子一案后,先鋒官、狄龍之妻段紅玉也隨之被召回府。經(jīng)過包貴的一再勸阻和包公的細心查訪,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錯案。公堂之上,當著狄龍夫婦之面,包公親自卸刑,要求包貴按法論罪,以儆百官。
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無瑕,一塵不染,有時會出點問題,事情的關鍵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線,“自我凈化”,及時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覺地清除齷齪的臟東西。可是我們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凈,自己不愿“擦”,還怕別人替他“擦”。或四處奔波,托人說情,開脫罪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輕描淡寫,隔靴搔癢地作一點自我“批評”;或徘徊猶豫,吞吞吐吐,下不了決心,怕“亮相”后丟人。其實,有錯不改,走到哪里都不會受歡迎,那才真正會降低威信。“包公請刑”,并沒有因此遭天下人恥笑,反使天下人覺得他執(zhí)法如山,他因此受到更大的依賴和愛戴,威信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