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記》教案1
一、教學目標:1、能通順流暢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對照注釋,能把文章翻譯成流暢的現代文。
2、以竹喻人,贊揚任光祿不務紛華,不陷流俗的孤高獨立的人品。
二、教學要點:
1、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
2、“記”體散文的議論化、雜文化。三、教學難點:
1、記”體散文的議論化、雜文化。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課型:精讀課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章大意。二、教學過程:
1、課前布置預習
①收集吟誦“梅、蘭、竹、菊”的詩 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遴嵃鍢颉吨袷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②查閱作者生平及成就。
唐順之(1507-1560)明代散文家,字應德,一字義修,江蘇武進人,世稱荊川先生。作品有《荊川先生文集》、《文編》64卷。明代中期重要散文家。
2、讀課文,讀準字音,斷句
徼jiao(繳) 薪xin 芟shan任ren蓊然weng 臭xiu味 歟yu 孑jie偃蹇yan jian 綽約chuo 溺ni 酣嗜han shi
3、文言文實詞、虛詞(1)
①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余-我 嘗-曾經 侯家-顯貴人家蓄-收藏 自-從 惟-只有絕徼-極邊遠之地 致-求取
難點翻譯:見其所蓄-見到他們所收藏的東西。
②吾江南人斬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
薪-把當作柴草(名詞-動詞)之-竹子 其-他們(江南人) 為-建造 或-有的人
難點翻譯:不自惜-自己一點不吝惜③然有竹拒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然-然而 拒-占據 其-園亭 或-有的人 芟-割除 焉-竹子(代詞,注意與語氣詞區分) 毋-不要 以-因為 是-這(代竹子)
難點翻譯:占我花石地-占據我種花置石的地方。
④而京師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千錢;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而-但是 -如果 致-求取輒-就 惜-吝惜 才-剛剛 稿-同槁,枯 以-修飾連詞不翻譯。
⑤以其難致而多稿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之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
以-因為 其-它們(竹子) 則——那么 益-更加 貴-重視 之-竹子 甚或-甚至 之-他們(京師人) 乃-竟然 寶-把當作(名詞-動詞)
難點翻譯:寶吾之所薪-把我們看做柴草的當作寶貝
段意:記述京師人貴竹和江南人*竹的奇怪現象。
文言文實詞、虛詞(2)
①嗚呼!奇花石誠為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
誠-確實 為-被 貴-重視 然-然而 窮-徹底探求 其-奇花石之-奇花石 意-猜測 其-奇花石 無以-沒有什么 甚異-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