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尋覓春天的蹤跡
春天應該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節.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留下過泳春、頌春、傷春、惜春的動人詩篇,現在,又到了桃紅柳綠、春暖花開的季節,當你走出戶外,看到路邊的野花一夜間開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時飛過一只又一只小鳥,你的心中是否會涌動著一種渴望:讓我們去尋春吧!下面的活動,就要求你捕捉春的蹤跡,譜寫春的贊歌。一 編一編“自然日志”
你還記得那首《二十四節氣歌>嗎?其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一句,點出了春天的六個節氣。請你圍繞其中的某個節氣,搜集當地的有關諺語,并細心觀察這個節氣中物候變化和家農事活動情況,選擇幾種植物或動物,逐日記錄下它們生長變化的過程,寫成“自然日志”,記錄下春天的足跡。
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指定專人把大家的記錄集中起來,加以整理,編一輯“自然日志”,在班內交流、評比,看哪一組的日志寫得好。
二 譜一支“春天的贊歌”
春天,自然風光變了,人也在變。你們的目光、腳步乃至整個心態,是不是因為沐浴了春風、春雨和春光,變得更加明澈、矯健和朝氣蓬勃了?
唱一支“春天的贊歌”吧。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寫一首詩、一篇散文或一篇雜感,寫下你對春天的感受和贊美。然后,以“春天的贊歌”為主題出一期墻報。
三 創作一幅“詩畫”
春天是一個洋溢著詩情畫意的季節。畫家喜歡描畫春天,詩人喜歡歌唱春天。你能不能也張開藝術的翅膀,面對這個美麗的季節,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呢?
1 為畫題詩 為畫題詩古已有之,蘇軾那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是他給惠崇所畫《春江晚景》題贈的小詩,生動地點出了早春的特點。請你也來試一試,選一幅表現春天風物的畫或照片,為它配上三五句詩。
2 為詩配畫 如果你是丹青好手,不妨選一首寫春的古詩或一個名句,根據詩意配上一幅畫,力求傳達出詩的神韻。
下面這些古詩名句供參考。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桃柳風。(僧志南《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以上三題,每人任選一兩項。在開展活動的基礎上,整理有關資料,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為題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