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區(qū)寄傳》教案
教學目標1識記柳宗元簡介。2、掌握課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實詞的意義。 3、學習本文通過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品味本文簡潔傳神的表達特點。4、學習區(qū)寄不畏強暴、以智慧取勝的斗爭精神,了解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教學重點體會本文表現人物的方法,學習區(qū)寄不畏強暴、以智慧取勝的斗爭精神。教學難點官府與“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對表現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 有這么一個小孩被兩個兇悍的強盜綁架了,結果卻安然而返,這是為什么呢? 二、作者介紹。介紹柳宗元和他的文章特色。三、掌握字詞,疏通文義。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句讀停頓;借助工具書和文中注釋自讀課文,質疑。2、落實重點字詞、語句。 蕘 布囊 逾 恒狀 易之 為市 植刃 微伺 縛 因 得童 恩 專 即 虛二豪賊劫持 布囊其口 植刃道上 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 之虛所賣之郎誠見完與恩 持童抵主人所 瘡手勿憚3、依據關鍵詞句合作釋疑,通譯全文并概括主要內容。 關鍵詞句: 為兒恒狀 以縛背刃 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 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雖瘡手勿憚 大號 愿以聞于官 留為小吏,不肯 側目莫敢過其門四、自由讀課文。1、找出本文通假字、多義字并做上標記。2、邊讀邊做出批注即閱讀時的初步感受。五、作業(yè):嘗試背誦課文。第二課時一、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記敘區(qū)寄智殺第一個強盜的經過?煞謨蓪。第一層寫區(qū)寄遇劫的經過,這是故事的緣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層寫區(qū)寄智殺第一個強盜,區(qū)寄的這次反抗行動顯得既小心謹慎又堅決果斷。第二部分記敘區(qū)寄智殺第二個強盜的經過。可分兩層。第一層寫區(qū)寄機敏地對付第二個強盜,表現了非凡的機智和勇敢。第二層寫區(qū)寄智殺第二個強盜,并且“愿以聞于官”,表現了他很有心計,而且知事明理。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聲。也分兩層。第一層寫區(qū)寄不肯為“小吏”,被護送還鄉(xiāng),表現了他純樸憨厚的性格。第二層寫“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對區(qū)寄殺盜一事的反應,從側面表現了區(qū)寄的驚人勇敢。 二、相互質疑,合作探究。1.與壞人周旋時,區(qū)寄哪些方面處于劣勢?2.他利用了自己作為孩子的哪些特點和對手的哪些弱點?3.區(qū)寄在自救過程過程中表現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質?4.獲救后又有什么難能可貴的選擇?5.官府與“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對于表現區(qū)寄起了什么作用?6.讀了本文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7.通過本文作者還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三、小組討論,分析人物性格。沉著機智、聰明過人、果敢決斷、不畏強暴、純樸可愛、不慕榮利,是一個少年英雄。四、歸納本課出現的一詞多義的幾個詞語。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