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成語探究》教案1
【教學構想】1、成語是在語言應用中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學生喜聞樂見,但其特點學生一知半解,所以第一步是讓學生充分認識成語的來源、結構、意義及使用規(guī)則。
2、任何語言不經(jīng)使用就是死的符號,盡管成語是約定俗成的譖攆彤式j:但它一經(jīng)使用,就能使語言生動形象,又能畫龍點
睛,提升表達效果。所以第二步就是成語的實際運用。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充分認識成語這一特殊語言形式的規(guī)律和特點,探尋其來源0并髓根據(jù)其規(guī)律做到準確使用,達到錘煉語言的效果。
2、在綜合性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合作、交流學習的愉快,鍛煉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體驗學習的喜悅,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發(fā)現(xiàn)向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識成語的優(yōu)點,進一步加深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尋成語的來源。了解、認識成語的結構。
難點:成語的規(guī)范使用。成語的實際運用。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成語是在語言應用中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式,濃縮了十分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堪稱漢語寶庫中的精華。而且,成語言簡意賅,大多數(shù)成語背后都有一段軼事、典故。掌握好成語,既可使語言生動形象,又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中恰當?shù)剡\用成語,會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下面請同學們各自就成語的某一問題設計一道問題,要求:
①問題明確,答案確切;②可從成語特點及使用兩大方面來命題。
(導入語能啟發(fā)學生關注“成語”這一特殊語言形式。、布置給學生的問題具有一定難度,也有很大自由空間,學生會積極投入。)
二、學生設計問題活動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學情預測:
1.由于教師只給了“特點”及“使用”兩個很不具體的問題范圍,學生一定會詢問成語的具體特點和使用規(guī)則,這正好激發(fā)他們探求問題的欲望,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教師此時只能作適當點撥,切不可直接告訴學生“特點”有哪些,“使用”又指哪些。
2.學生初嘗“做老師”的滋味,往往會以難倒別人為目的,教師巡視時要加以引導,以設計有意義的問題為目的,力求做到知識性、能力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從而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實效性。
3.要求出題者準備答案。
三、組織同桌之間互相答題,教師巡視并處理學生中的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學生活動,教師盡量不直接解決學生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充分合作中解決問題,使其體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成就感。另外,在互答問題中,學生的命題往往有疏漏和錯誤,甚至有不是問題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修改、糾正,使命題更規(guī)范,也便于下一步的學習。)
四、搜集“成語特點”和“使用規(guī)則”的活動項目
1.指定兩個組長,一個負責收集“成語特點”問題,一個負責收集“使用規(guī)則?問題。
2.組長和語文科代表共同歸納、分類試題,列出“成語特點”若干條,“成語使用規(guī)則”若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