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評估測試練習
1.用原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②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_。③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云生結海樓。 2.下列詩句中加粗的詞不表地名的一項是( )a.屬國過居延b.蕭關逢候騎c.都護在燕然d.都護在燕然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東晉時著名的詩人,世稱“靖節先生”。b.《渡荊門送別》是五言律詩,蘊涵了詩人對前程的展望和對故鄉的眷戀。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詩人王維,是他出使邊塞時所作。d.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北宋著名詩人。《游山西村》選自《劍南詩稿》。4.下列加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晨興理荒穢(野草)b.長河落日圓(長江)c.江入大荒流(廣闊無際的原野)d.拄杖無時夜叩門(隨時) (一)語段點將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請寫出這首詩押韻的字,及所押之韻。押韻的字有:________。所押之韻為:________。2.從體裁來看,這首詩是________。從表達方式看,首聯、尾聯為________,頷聯、頸聯為________,作者是寓情于景。3.請寫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①征蓬出漢塞。( )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詩歌通過“屬國過居延”和“都護在燕然”,形象寫出了國勢的強盛,充滿著自豪感。b.頸聯兩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幾筆就鮮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蒼茫遼闊而又壯麗雄奇的景象。c.“大漠孤煙直”就是說沙漠上沒有一絲風,“長河落日圓”預示著一天的結束。d.末尾兩句寫快達到目的地時的所見所聞,表現了詩人那種急于趕赴邊關以及他對前方將士由衷敬佩的心情。(二)遷移過關題李凝幽居賈島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1.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b.“閑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一聯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c.中間兩聯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d.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亦無跌宕,但由于注重煉字,故讀來回味無窮。 答案:1.①大漠孤煙直 ②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但使愿無違 ④月下飛天鏡。2.c3.d 4.b(一)1.邊、延、天、圓、然 an 2.五言律詩 記敘 描寫 3.①借代 ②對偶 4.c(二)1.b 2.c提示:(二)1.“少鄰并”是“少(shǎo)有鄰居緊挨作伴”的意思。 2.“首尾兩聯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