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 > 詩四首教案(通用4篇)

詩四首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6

詩四首教案(通用4篇)

詩四首教案 篇1

  課題

  詩四首

  課型

  新授

  授課時間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并背誦、默寫四首古詩;

  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品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 材 分 析

  概述

  重點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

  感知古代詩歌的內容。

  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一)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的兩首詩

  ——《歸園田居》表現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

  ——《游山西村》表達陸游對鄉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

  ——《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的詩句

  (二)導入新課(學生在七年級之前已學過李白和王維的詩,可從這里所選的詩與以前所學的詩不同之處入手激趣導入)

 。ㄈ├首x課文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

  2.指導學生朗讀:

  ①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

 、谡b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拍、讀出韻味;(請學生讀,個案指導)

  ③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或齊讀)

 。ㄋ模┢纷x詩意

  1.對王維和李白這兩位古代詩人同學們了解多少?請簡要說一說。

  2.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首詩描寫的畫面。

 、佟妒怪寥稀穼懙氖鞘裁辞榫?(抓住“邊塞風光”即可)

  ②詩中的“單”、“孤”、“征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學生說出類似“孤寂”、“荒涼”、“消沉”等即可。)

  ③體味詩的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重在體味詩句的畫面感。課后練習三的內容學生可以參看,但不必照搬,不強求惟一,鼓勵發散思維。)

 、茉囍米约旱脑挵涯阕x這首詩的感受描繪出來。(開放性,不求統一)

 。5)《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描繪舟過荊門時的所見景色)。

 、尴胂笠幌,“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話把感受。(提示學生可結合地理課的有關知識聯想)

  3.、比較閱讀這兩首詩

  ①寫法上:都是詩中有畫,寫不同空間內景物的風貌,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都在最后一聯才含蓄地流露了作者的情緒。

 、趦热萆希和踉妼懳饔颍瑢懘竽,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李詩將長江兩岸的景色像畫卷一樣展開、變換。

 、坌问缴希憾际俏迓,但又有不同,王詩仄聲起韻,李詩平聲起韻。(適當滲透一點格律詩的音韻知識,但不能也不必講得過多、過深。)

  ④同學們對這兩首詩還有什么其他感受?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ㄎ澹╈柟探虒W

  1.將詩中的好句子默寫出來。

 。┎季白鳂I

  1.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詩;

  2.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從這四首詩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圖畫描繪出來。

詩四首教案 篇2

  一、任務分析

  這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五課。這個單元所選課文主要都是有關四季的課文,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單元目標中,除了反復朗讀,感知內容大意,還要品味詩文優美的語言。同時,這也是初中階段第一次學習古詩,在詩歌內容上,它們都是寫景的;在詩歌形式上,它們又都是抒情的。由此,可引王國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來加深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

  二、 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四首詩;

  2、品味其優美的語言。

 。ǘ┻^程與方法目標

  了解作者背景,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ㄈ┣楦信c價值觀目標

  喜歡上古詩詞,提高審美情趣。

  三、 教學重難點

 。ㄒ唬┲攸c:

  1、誦讀并課堂背誦;

  2、品味詩歌的語言。

 。ǘ╇y點:

  體會詩歌意境。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span>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1、導入新課:(介紹背景)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队^滄海》正是北征烏桓歸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

  [主問題]

  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追問:

  1、“觀”是什么意思?看

  2、怎么樣“看”的?東臨碣石遠眺

  3、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確]

 、偃娨浴坝^”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②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

  ——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

  ——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描寫的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3、研讀與賞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里,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4、課堂背誦。(分八組)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1、導入新課

  唐詩發展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果說將這四個階段比作一個人的四個時期,那么王灣就是一個介于少年和青年的高中生。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于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并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贊賞,并親自書寫懸掛于宰相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為楷式”。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表達出極度欽羨之情。

  感知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僭姷乃穆摳鲗懥耸裁磧热?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谀男┰娋渲苯颖磉_了思鄉之情?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明確]:

  ①首聯: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頷聯:船上所見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俺逼健庇譃椤敖骸弊麂亯|。    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谖猜撝苯颖磉_思鄉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3、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討論明確]: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皯摇笔嵌硕酥敝备邟熘臉幼。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梢妼懢皹O為傳神。全詩和諧優美。

  4、課堂背誦。(抽學號尾數,最后兩句全班齊背)

  <</span>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錢塘湖春行》、《天凈沙·秋思》

  1、導入新課: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組] ①詩的四聯各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學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確:

  [明確] ①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俺跗健,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霸颇_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保且驗榭床蛔,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凇白類酆䱷|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討論明確]:

  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姹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4、課堂背誦。(分八小組)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1、導入新課

  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內容

 、俳處煼蹲x,學生仿讀。

 、趯W生閉目,隨著老師的描繪想像這幅畫面,感悟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了,太陽也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情。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簡筆畫,加深思考。

  3、研讀與賞析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著“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著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流他鄉的游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詩四首教案 篇3

  3、冰心詩四首

  (一)基本情況介紹

  1、關于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兒童文學家以及翻譯家。

  2、關于課文

  《冰心詩三首》前兩首選自《繁星》,后一首選自《春水》。三首詩意蘊雋永,飽含著鼓勵青年奮發向上,努力奮斗,積極奉獻,珍惜青春等思想,風格獨特!冻晒Φ幕ā分,詩人用“明艷”來比喻事業的成功;將“現時”與“當初”對比,用鮮明的意象表達了一個抽象的道理:奮斗者和犧牲者偉大的。在《嫩綠的芽兒》中,作者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要奮發努力,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與犧牲。在《青年人》中,作者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書稿,勸勉、告誡青年人要珍惜時間,寫好生命中的每一頁書稿。三首詩短小精悍,不追求韻律,用極其散文化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構思精巧。語言清新淡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讀這三首詩,有如:“在炎夏永長的中午,在綠蔭如蓋、芳草油油的地上,臥聽那山谷中琮和碎玉的清溪,安閑的和平的節奏”。

  (二)思維過程分析。

  1、《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首詩只是一個意思,一個組織句子的單位:

  漂亮的花,人們都只是驚嘆、羨慕她開花時的美麗,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在芽兒的時候,經歷了多少艱苦的奮斗和巨大的犧牲。

  “明艷”就是指色彩鮮明、艷麗。“明艷”一詞,形象生動地說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驚羨”一詞用在這里比“羨慕”多了一層驚嘆的意思,從而又更襯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艷。不管是艷麗的鮮花還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時,確實是令人羨慕的、欣賞的,但她背后的艱辛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驚嘆號抒發了她對人們僅僅懂得驚嘆、羨慕別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的感慨。

  “然而”一詞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轉折,開啟了后面的思維:追溯成功的歷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她還在小芽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努力奮斗了,到成為今天的明艷的花兒,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無盡淚水,撒遍了鮮紅的血淚,甚至付出了犧牲的代價。一句話,“成功的花”是血與淚滋潤的結晶,是奮斗與犧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經歷這樣的一種洗禮,才會有花“現時”的明艷,花的成功。作者將“現時”與“當初”對比,將“奮斗”、“犧牲”與“成功”關聯,“淚泉”、“血淚”與“明艷”關聯,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這首詩,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旨:不要只驚羨別人的成功,更應該知道別人的成功是多少艱苦奮斗乃至犧牲的結果,并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而且給我們以啟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業的成功,人的成長與發展,不也都是如此嗎?從而使人領悟到奮斗者與犧牲者的偉大。

  2、《嫩綠的芽兒》

  嫩綠的芽兒,

  和青年說:

  “發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兒,

  和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②

  深紅的果兒,

  和青年說:

  “犧牲你自己!”③

  ① 嫩綠的芽兒對青年說:“發展你自己!

  這是一個獨立的意思,如果拆開便不知所云了!澳劬G”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活力與朝氣,在這里詩人運用了擬人手法,嫩綠的芽兒有著兒童般的天真無邪,對青年說,發展你自己。芽兒需要成長發展,正如青年人一樣也需要學習與提高,來發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發展由芽兒長成花兒,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兒對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同樣是一個獨立的意思!暗住闭f明了花的樸素無華,純潔,不追求華麗的外表。植物用花兒來裝點這個世界,不孤芳自賞。人呢?在發展了自己的基礎上,應當來為社會做貢獻。這里作者的意思又進了一層。

 、 深紅的果兒對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用“深紅”來修飾“果兒”,象征著“果兒”的成熟、豐碩和甜蜜。經歷了芽兒、花兒的積累、成長,成了深紅的果實,這時就要奉獻給人類了。如果沒有奉獻,這些果實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應該懂得奉獻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顯得更完美,更充實。

  這首詩中的每一節都可以獨立成為一首詩,意思也相當完整,但從思想境界、藝術造詣上講,它們又意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意脈得以貫通!把績骸薄盎▋骸薄肮麅骸钡呐帕许樞,暗指果樹從抽芽發展、開花讓人們欣賞到將結果奉獻于人類的過程,這一過程正好對應了青年的人生過程!把績骸毙枰砷L發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當芽變成花時,不要孤芳自賞,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為社會作貢獻。最后結成“果兒”,又如青年要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使人生更輝煌。全詩正是這樣,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從而告誡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發奮圖強,不斷充實、提高和發展自己,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詩中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澳劬G的芽兒”的時候、“淡白的花兒”的時候、“深紅的果兒”的時候,組合起來正是整個純潔的人生。這樣的一種純潔的人生,賦予了作者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其散文詩化,而從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詩來解讀。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才能將這些本來就難以組織起來的話語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梢哉f,是她的純潔的心靈給世界、給語言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體系,一種一般人及粗俗的語言所不可能具有的體系。

  3、《青年人》

  青年人,

  珍重的描寫罷。①

  時間正翻著書頁,

  請你著筆、

  本詩選自《春水》,詩集的大部分可以說是青年人寫給青年人讀的詩,具有自勉和互勉的性質。這首詩也不例外。

  ①青年人要珍重的描寫自己的人生。

  這是作者表達的一個完整的意思。在這里,詩人設置了幾個懸念:是誰來“描寫”?是青年人!“描寫”什么?很明顯,就是描寫自己,也就是自己的人生。怎樣描寫?珍重的描寫!“珍重”意在突出了重要性。“罷”字體現了作者對青年人的一種希望與寄托,也是一種奉勸。

 、跁r間正無情地翻動著人生的書頁。青年人,請你盡快拿起筆來,描寫自己的青春吧!

  上一個意思巧妙地設置的幾個懸念,在這個意思里得到了形象的回答。原來,詩人把青年人的人生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書稿,時間就成了這部書的翻動人,它一天天的翻動著書頁,青年人的生命也就這樣一天天的度過。如果不抓緊時間,“珍重的描寫”,你將會虛度青春,碌碌無為,浪費生命。“正”字突出了時間飛逝,而詩末的感嘆號也加強了勸誡青年人珍惜時間,切莫虛度光陰的鄭重之情。詩人在上一個意思首先講出了道理,而通過第二個意思又很自然的進行說明補充。無論從句式,從語序,從詞語本身的意義來講,這首詩都是極為散文化的,但通過詩人獨特的感受與思維,把原本無法組織的話語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冰心這三首詩,充分體現了〈繁星〉、〈春水〉的藝術特色,把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與體驗用“小詩體”的形式予以表達。詩歌短小精悍,不追求韻律,在隨意的發揮中蘊涵著樸素的哲理。作者善于將剎那間飛馳而過的感受與思想,用親切的語調、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以及豐富的想象構筑出來,奏成美麗的“詩”章。語言自然清麗,如出水芙蓉。格調淡雅雋永,似微風拂面。對此,曾經有人寫詩說〈繁星〉〈春水〉:像在燥熱、荒涼的沙漠中旅行,失望和郁悶圍困著我的心神,忽地有一陣冷冰冰的微風拂面,綠草叢處,尋到一泓未涸的甘泉。

  (三)閱讀寫作訓練:(總分100分,時間60分鐘)

  1、積累與運用。(20分)

 。1)、冰心,原名      ,福建長樂人,現代散文家、小說家、      、     。著有詩集《      》、《       》。

 。2)默寫。

  ①、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                   。

  ②、         的芽兒,和青年說:“          你自己!”             

  的花兒,和青年說:“           你自己!”         的果兒,和青年說:“                你自己!”

  2、閱讀訓練。(50分)

  (1)課內閱讀。(20分)

  A、有感情地朗讀《成功的花》一詩,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詩中“驚羨”一詞能否換成“羨慕”?為什么?

  ②詩中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B、有感情地朗讀《嫩綠的芽兒》一詩,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佟⒃娭小把績骸薄盎▋骸薄肮麅骸钡捻樞蚰芊窕Q?為什么?

 、凇⒁粋青年,專注地看著芽兒、花兒、果兒,由此及彼展開聯想,有了許多感受。慢慢地,慢慢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么,而是那些芽兒、花兒、果兒在對你訴說······

  閱讀一、二兩首詩,設想自己正在凝視那些芽兒、花兒、果兒,他們會對你說些什么呢?

  2)課外閱讀:(30分)

  冰心《繁星》之兩首:

  A

  窗外的琴弦撥動了,

  我的心呵!

  怎只深深地繞在余音里!

  是無限的樹聲,

  是無限的月明。

  我道旁的花兒和石子!

B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請你仔細朗讀、欣賞這兩首詩,簡要談談你的感受和體會。

  3、寫作訓練:(30分)

  (1)“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詩中“描寫”“著筆”各比喻什么?試仿照這種寫法(指前面打個比方,后面就這個比方往下說),造幾個句子。

 。ㄗ魑募3行)

詩四首教案 篇4

  再別康橋

  徐志摩

  教學目標 :領會詩歌的韻律美;

  體會詩歌的重章疊句;

  了解作家作品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高高瘦瘦,儒雅飄逸,而又充滿憂郁的主人公――徐志摩。

  二. 解題:

  1. 康橋。

  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后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保ā段鼰熍c文化》)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2.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中學與郁達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并于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于婚外愛戀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并相戀,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在此期間,徐志摩為了生計,往返于北平與上海之間疲于奔命,然而仍舊難以滿足早已移情別戀的陸小曼,只是礙于舊情與面子,不好再次離異。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紳士詩人,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人稱詩哲、詩圣并不過分,茅盾說他既是中國的布爾喬亞的“開山”詩人又是“末代詩人”,他以后的繼起者未見有能與之并駕齊驅的。他的新詩可堪千古絕唱,他的行為與品格也同樣受到同人、朋友、學生的贊賞與愛戴,他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雖為文壇風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難怪這位英年早逝的詩壇巨星的噩耗傳來,震驚了海內外,胡適連呼:“天才橫死,損失的是中國文學!”在他的許多朋友中,包括師輩的梁啟超、同輩的郁達夫、陳西瀅、劉海粟等,亦包括晚輩的陳夢家、沈從文等,沒有一個不贊賞佩服他的才華和品行的,正如沈從文所言:“他那種瀟灑與寬容,不拘迂,不俗氣,不小氣,不勢利,以及對于普遍人生方匯百物的熱情,人格方面美麗放光處,,他既然有許多朋友愛他崇敬他,這些人一定會把那種美麗人格移植到本人行為上來。”足見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作為新月社的靈魂人物,他的詩歌創作的成就當奉為本世紀文學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風格也是一有風格,陳西瀅、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稱贊他的文章華采之美,他的學生們更是推崇備至,趙景深認為像徐志摩那樣“文彩華麗,連吐一長串珠璣的散文作者,在現代還找不到第二個!鄙踔劣腥苏J為他的散文的獨特風格則“是詩的一種形式。”無論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獨特之韻味的。胡適說徐志摩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 個是美。的確是一語中的。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的充滿著詩人氣質的作家,徐志摩短暫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現出這位曠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時亦流露出這位生活在烏托邦之國中的理想主義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國國情時的尷尬與滑稽,而在這之下,同時亦藏著一個知識分子的拳拳愛國之心。徐志摩不但愛情上是一個“情種”,在政治上亦是個赤子。他的許多散文揭露社會黑暗,抨擊時弊,表現了資產階級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義情感。當然若是論徐志摩的散文深義,它恐怕既無魯迅之深刻尖銳及宏闊感,郁達夫之練達及滄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則是任何一位現代散文家不可比擬的,它的散文始終充溢著飽滿的激情,哪怕是頹廢,讀來亦痛快淋漓,決無纏綿有泥淖之感。 我不知道徐志摩是還有“戀月”情緒,月亮作為一種愛情的象征物,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成為一種美好的凝結迪在他的散文《鬼話》中有所闡釋。頌月、戀月、賞月在徐志摩有散文中屢見不鮮它正好與其愛情的贊美詩句形成珠聯壁合的內在勾連,不僅構成了徐志摩詩的靈魂。在徐志摩的愛情書簡中,那一時被人傳揚的《愛眉小札》里熾熱的愛情火焰曾燃燒了多少青年的熱血。在這些篇什中,真正體現了這位愛情大師對愛情執著追求時的那種天真與浪漫。 徐志摩的詩文都是風格迥異于他人的,他就像追求美麗的女子那樣,首先看中的是華美的外表,儲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說:“內涵是它的骨骼,辭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沒來一些現代美的彩色和輪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藝術!边@正道出了徐志摩為人為文的風格,語言的華彩,夸飾的造句直接構成了他散文的外在美,再與之澎湃的內在激情相匹配,儼然是一個灑脫不羈,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或許正是因為他太注重外表之美,形式之美,而忽視了人生內涵的鍛造,使他的詩文有時進入虛幻與頹廢境界,當然,即便是表現這樣的內涵,同樣也橫溢著他那華麗外表之美。這印證在他的愛情生活中亦是如此,他與陸小曼的后期愛情出現的危機,同樣也是他一開始只注重外在美的結果吧!

  三.教師范讀,學生自讀,對比閱讀柳永《雨霖鈴》,領會作者的感情。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帝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再別康橋》:淡淡的別愁,哀而不傷。

  四.體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1.韻律美。四句一節,單行與雙行錯開排列,每節換韻。于整齊中見變化,每節押韻,逐節變韻,追求章節的波動和旋律感。 練習:讀這首詩的感受像:( )

  A、傾聽岳飛高唱《滿江紅》。 B、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C、領略白居易筆下瑟琶女的彈唱。 D、靜聽肖邦的小夜曲。

  2.重章疊句:繼承詩經的傳統。

  死 水

  聞一多

  教學目的:領會詩歌中死水的象征意義。

  體悟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再別康橋》

  二.導入  新課。

  (8月17)搜狐網新聞:美能源部司法部策劃荒唐鬧劇 李文和案真相大白 8月14日,美國各大媒體都紛紛刊登了美國司法部13日公布的一份厚厚的調查報告,該報告稱,鬧得沸沸揚揚的李文和間諜案竟是一件冤假錯案。報告稱,這宗鬧劇的始作俑者系美國能源部,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則接受了能源部的誤導,沒有對能源部的結論進行調查與質疑,就對李文和進行了長達4年的審查,并將其關押了9個月,還對他提出了59項重罪起訴。報告稱,在這一事件上能源部和FBI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美國自詡為人權衛士。但是種族歧視十分嚴重。且是歷史由來已久。聞一多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于1922年赴美留學,深切感受到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激發起強烈的愛國熱情。1925年,詩人心理懷著對祖國熾熱的愛和由衷的希冀從美國歸來,但黑暗的社會現實卻令痛心與捻。于是,他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以艷麗鮮明的語言來刻寫丑惡,再以精心刻寫的丑惡來加強對現實批判與否定的力度。從那激憤的反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死水》是聞一多的名篇。

  三.學生誦讀《死水》,體會詩歌的藝術特點,象征意義。

  每行詩以四音節為主,雙行押韻,每節一韻。

  四句一節,每句九字,排列整齊。

  遣詞造句繪聲繪色,華美的詞藻給以視覺繪畫感。

  象征意義:把舊社會比為死水,象征地描寫出和辛辣地嘲諷了那丑惡的現實,鞭撻了反動統治者,抒發了無比憎惡和悲憤的心情。

  體味本詩時,應整體理解死水的象征意義。不宜一句句拆開來理解。

  四.課堂背誦《死水》

  我愛這土地

  艾 青

  教學目的:了解詩人艾青

  理解和把握詩歌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

  一.題解:

  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1928年就讀于杭州西湖藝術學院,次年留學法國。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被捕,在獄中開始寫詩,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1937年后輾轉于武漢、山西、桂林、重慶等地,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到延安,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主編《詩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到黑龍江、新疆等地勞動。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月后重新獲得寫作權利,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副會長,被法國授予文學藝術最高勛章,F任《詩刊》編委,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詩作者把個人的悲歡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之中,表現出對光明的熱烈向往與追求,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感情深摯,風格獨特,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推動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著有詩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陽》、《歸來的歌》等,論文集有《詩論》、《艾青談詩》等。

  詩歌特點:詩的形象完全依賴語言的表現。艾青對于自己詩歌語言的基本要求便是"適切"、"準確"(注:《詩論·談談寫詩》),"最能表達形象"(注:《詩論·詩的散文美》)。所以他堅持必須從生活斗爭中提煉,他的語言反映出他對客觀現實的認真觀察和理解,凝聚著他從中產生的真情實感,又表現了他優異的創造力。他排除對華麗鋪飾的模仿,沒有古舊的羈絆,也很快擺脫了歐化的影響,創造出樸素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語言。他的勞績豐富了我國新詩歌的藝術語匯,增加了新詩的藝術表現能力。

  由于作者對語言的上述要求,加上他"不受拘束地表達"(注:《艾青選集·自序》)的愿望,他雖然嘗試過多種詩體,但真正使他覺得能適應這激烈變動的生活內容,應該成為新詩的"主流"(注:詩論·詩與時代),自己寫來也得心應手的,則是自由體詩。他擅長以散文式的詩句自由地抒寫;他的詩歌富于豐滿的形象與詩意,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腳韻或字數格式的劃一,卻具有內在的旋律與整齊和諧的節奏。艾青的詩,標志著"五四"以后自由體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又給以后的新詩創作帶來了很大影響。

  二.時代背景:寫于1938年。抗日戰爭初期。國土淪喪,人民蒙愛深重苦難。

  抗戰開始,艾青滿懷熱情地尋求著光明,"從中國東部到中部,從中部到北部,從北部到南部,又從南部到西北部"(注:《艾青選集·自序》),終于找到了光明的所在--延安。這幾年中,他一面不倦在尋求,一面辛勤地寫下了大量詩歌。他的詩作,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斗,深切的反映出抗戰的時代精神;他的詩作,又表現了個人的風格特色和藝術才華。艾青,是抗戰前期具有重大成就的一個最有代表性的詩人。

  三.詩歌意象的象征意義:

  土地――日寇侵略的國土 (土地,常用的意象,表祖國)

  河流――人民的淚流成了河

  風――人民反抗的旋風

  黎明――敵后抗日根據地是人民的希望

  贊 美

  穆 旦

  教學目的:了解穆旦和時代背景

  了解穆旦新詩的特點

  理解意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

  一. 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里程碑,天才的翻譯家,西南聯合大學的才子,曾與日本侵略軍殘酷廝殺的中校,剛正不阿筆鋒犀利的報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奇異混合體,中國式的普魯弗洛克,呼求上帝、冷峻而又熱切的中國詩人,留美碩士,歷經苦難的愛國者,深情真摯的丈夫和父親,優秀的副教授,含冤去世的"歷史",曾被濃云遮蔽的星辰、出土的寶石--這就是穆旦(查良錚)(1918--1977)

  穆旦原名查良錚,是查初白(慎行)的后人,1918年生于天津。穆旦則取義 "慕旦"也。他算得早慧,6歲就有作品發表,十幾歲時的詩就氣度不凡,1935年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8年隨遷西南聯大,對英美詩歌深感興趣,尤好葉芝、艾略特、奧登。1942年曾參加遠征軍入緬甸抗日,這段不算平凡的經歷盡管他本人很少提及,但其影響一定是深遠的。1949年赴美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51年回國,致力于英俄詩歌的翻譯,1958年被打成"歷史",然著譯不輟,1977年病逝于天津。有詩集三冊:《探險隊》、《穆旦詩集(1939-1945)》(自費自選集)、《旗》;譯著甚豐,主要有《歐根·奧涅金》、《唐璜》等。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他的詩在上海詩人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四十年代初期,聞一多遍選《現代詩鈔》時,選入了他詩作十一首,數量之多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譯《中國現代詩選》在倫敦出版,其中就選譯了穆旦詩九首(1)。1952年,穆旦的兩首英文詩被美國詩人赫伯特·克里克莫爾(Hubert Creekmore)編選入《世界名詩庫》(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2), 同時入選的其他中國詩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詩作的藝術風格、詩學傳統、思想傾向和文學史意義,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詩人和評論家較為深入地討論著,并被介紹到英語文學界。

  五十年代初以來,穆旦頻受政治運動的打擊,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被迫從詩壇上銷聲匿跡,轉而潛心于外國詩歌的翻譯,直到驟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人們出版他的詩集和紀念文集,舉行"穆旦學術討論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詩歌大師"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這種種的不尋常,被稱為"穆旦現象"。穆旦已成為詩歌界回顧歷史、著眼當前和展望未來都不能輕易繞過的重鎮。

  穆旦生前只出版過三本詩集:《探險隊》、《穆旦詩集(1939-1945)》和《旗》。在他去世后,海內外都出版了他與幾位詩友的合集,他的個人選集和全集也相繼面世。穆旦另有一些佚詩、佚文和遺作,特別是晚年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不能公開發表。作為翻譯家的查良錚,則向人們奉獻了拜倫、普希金、雪萊、濟慈、艾略特、奧登等詩人的譯著二十多本,質量均屬上乘,深受人們的敬慕與歡迎。這些精美的譯詩,也是穆旦詩歌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穆旦對艾略特詩藝的接受,不僅體現在詩學理論方面,同時表現為對其詞匯、意象乃至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大量借鑒與化用。

  二.時代背景:寫于抗戰時期,詩歌歌頌勞動,歌頌人民,是三四十年代的主流。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三.詩歌特點:不重意象格式,重意象的描繪。意象的聚合(其它兩首:整體象征《死水》;逐一象征《我愛這土地》

  三.詩歌結構:

  第一節:美麗的祖國呵,有多少故事,我的一顆中國心擁抱著你們――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第二節:勞動者 只相信實干,他放下了鋤頭,投入了戰斗,――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第三節:他拋棄了他的家,他們忍受饑餓,但他從不回頭,為他而感動吧――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第四節:悠久而又荒蕪的大地,我們在等待――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1]

  [1]

詩四首教案(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評估測試練習(精選13篇)

    1.用原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②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_。③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云生結海樓。...

  • 第30課《詩四首》(通用13篇)

    教 學目 標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重難點: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教學設 想1、了解詩歌的有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 《古詩四首》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課文說明:第一課收錄了《塞下曲》、《春望》《示兒》《前出塞》四首詩。《塞下曲》中的李廣是一位武藝高超,力大無比的將軍。這首詩通過對飛將軍李廣高超武藝的描寫,贊美了這支衛國部隊,使人感覺到這支隊伍有著充分的信心和力量擊敗敵...

  • 《古詩四首》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四首詩。2、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3、細心品味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點難點]1、重點:背誦默寫詩歌。2、難點:體會詩歌的意境。...

  • 即景抒情詩四首(精選2篇)

    第二課時一、檢查背誦二、鑒賞《春江花月夜》1、基本解讀:1)“春江潮水連海平”四句總寫春江月夜中壯麗景象。春、江、花、月、夜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之中最為動人的良辰美景。入題即是一幅壯麗的畫面:江海連潮,月共潮生。...

  • 李白詩四首(精選3篇)

    第三課時 賞析《哭晁卿衡》《丁都護歌》《越女詞五首(其三)》一、導入新課:《夢游天姥吟留別》在描寫美好境界不時穿插著對險境的描寫,也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美景與險象同在。...

  • 詩四首(精選15篇)

    30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過程與方法: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 盛新鳳教學設計——《古詩四首》第一課時(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理解兩首古詩,能說出詩歌大意,歸納學習方法。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領悟“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哲理意味。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兩首詩。...

  • 《中國當代詩四首》學習指導(精選2篇)

    學習目標:1、 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2、 理解詩歌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3、 感受詩歌語言中表現出的強烈而又躍動的節奏。...

  • 《古詩四首》片斷賞析(通用17篇)

    之一慈溪市周巷鎮第二小學 許金苗 【教學片段】片段一:師:古人說得好“一切景語皆情語”,就是說詩中的景物背后隱藏的就是詩人的感情。請同學們反復讀詩,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對景物進行擴充,聯系自己進行想象,體會一下詩人是怎樣通過...

  •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 15 古詩四首(通用14篇)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學會本課8個生字;解釋帶點的詞語;了解每首詩的意思;朗讀、背誦課文;默寫《示兒》《春望》想象詩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教學重點:掌握動口、動腦、動手的學習方法,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 第三冊中國當代詩四首(精選4篇)

    教學目的:了解一些中國當代詩不同的風格特點。鑒賞詩中新穎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細膩的感情。教學設想:在學生對詩歌已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首先介紹一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尤其是朦朧詩的特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綜合能力測試題(通用17篇)

    一、為下列字注音穢( ) 豚( ) 荊( ) 燕然( )二、解釋下列加粗詞語1.使至塞上: 2.臘酒渾:3.閑乘月: 4.逢候騎:三、文學常識填空1.《歸園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詩人。本詩共________首,作于詩人辭官歸隱的第二年。...

  • 《古詩四首》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四首詩。2、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3、細心品味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點難點]1、重點:背誦默寫詩歌。2、難點:體會詩歌的意境。...

  • 八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西西大胆www147 |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 蜜乳av最新地址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黑 | 国产精品操女人 | 四川少妇BBB凸凸凸BBB按摩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AV | 狠狠色丁香五月综合缴情婷婷五月 | 日本欧美小视频 | 亚洲第一大网站 | 国产日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区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 日本高清在线免费 | 在线视频a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 欧美精品粉嫩高潮一区二区 |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久久男女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一级片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樱花草在线观看播放免费视频 | 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九九视频九九热 | 歐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 忘忧草www中文在线资源 | 一二三四五在线视频 | 一级片久久久久 |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www.youjizz.com视频 | 91看片免费版 | 国产嫩草91 | 韩日色图| www.国产x | 不卡av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