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玲瓏:精巧細致。湛藍:深藍。布局:全面安排。肅穆:嚴肅而恭敬。幽雅:幽靜而雅致。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2.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選一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明確:tian安門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1)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教 學 過 程 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1.學生精讀5~8段,思考:(1)第六段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兩個“立足點”,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2)文章強調中軸線用意是什么? 明確:說明建筑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 (3)第六段的說明重點是什么? 明確:重點說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為什么多次寫龍? 明確: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顯故宮氣派的地方,所以介紹得最詳細。 主要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為皇權的化身。 六、課堂小結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教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