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教案4
《說不盡的橋》活動設計瀘州天立國際學校 楊仲相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yǎng)。
能力目標:1、增強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
3、提高學生言語表達、拓展思維、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欣賞橋文化及其內涵,激發(fā)愛橋的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活動重點: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活動難點:訓練學生拓展思維、寫作能力
●活動課時: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課前活動: ---------(學生活動)
1、《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西湖斷橋:民間傳說《白蛇傳》,許仙與白娘子在西湖的斷橋相遇,一見鐘情。演繹出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大家知道斷橋的來歷嗎?對于斷橋的得名有三種:一為孤山之路到此而斷;一說段家橋,諧音斷橋;一為隆冬橋面積雪,蘇堤被雪淹沒,似乎中斷而得名。
二、導入: -----------(老師活動)
由“橋”字的演變歷史引入。
它是形聲字,從“木”旁應該是木質結構,但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橋的含義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它不僅架在河上,還架在在陸地之上、城市街道和峽谷之間。建橋的材料不僅有木質的,還有石材、鋼筋混凝土等等。這漫漫歷史長河中,“橋”這樣一件普通事物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今天就讓我們步入“橋”的世界,一起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的“橋”文化。
三、新課: ---------(師生互動)
分為四小組 pk
(一)說橋(分組活動)
1、橋的歷史:
2、橋的故事:
許多橋都被人們賦予了美麗的傳說與浪漫色彩。如杭州西湖的斷橋,就因為有了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經(jīng)久不衰,又如七夕牛郎與織女相會的鵲橋,寄托了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望。
你們還知道哪些橋名的由來和關于橋的故事傳說呢?
小組各派一名同學講述一個關于橋的故事,看誰講得最清楚最好。
a.當陽橋的故事(歷史)
b、瀘定橋的史實(革命)
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解決漢區(qū)通往藏區(qū)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梁,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從此瀘定鐵索橋便成為連接藏漢交通的紐帶。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1935年在大渡河上發(fā)生的一次對紅軍長征至關重要的戰(zhàn)斗----飛奪瀘定橋。 當年,紅軍的22勇士從13根鐵索上奮勇爬過,向對岸沖去,突破大渡河天險,粉碎了蔣介石讓朱毛“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夢想。紅軍才取得了陜北會師的勝利,因而瀘定鐵索橋也成為紅軍長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載入歷史史冊。這雕塑的姿態(tài)再現(xiàn)了當年奪橋激戰(zhàn)中紅軍戰(zhàn)士的雄姿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