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同步訓練
語段研讀①錢學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師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學求學。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先是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后到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深造,拜讀于美國航天科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學家馮·卡門門下,三年后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這期間,他在馮·卡門的影響下,對火箭技術發(fā)生了興趣,參加了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實驗室的火箭研究小組。這個實驗室后來成為美國火箭技術的搖籃,錢學森就是在這個搖籃里最早研究火箭技術的三名成員之一。②錢學森是馮·卡門教授的得意門生。在卡門的指導下,錢學森寫出了有關高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博士論文。1943年,美國軍方經(jīng)過慎重的選擇,委托錢學森同馬林納合作,研究用火箭發(fā)動機推進導彈這一重大軍事課題。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美國空軍高度贊揚錢學森對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法估價的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認為,錢學森已是“制定使美國空軍從螺旋槳式向噴氣式飛機過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無人航天器過渡的長遠規(guī)劃的關鍵人物”,“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④1947年,經(jīng)馮·卡門推薦,錢學森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自1949年下半年開始,他肩負起該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的職務,領導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那時,年僅37歲的錢學森,已被世界公認為力學界和應用教學界的權威和流體力學研究的開路之人,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現(xiàn)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工程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⑤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呆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不止一次地發(fā)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嘆。他告訴父親,他不止一次夢見上海,夢見那所伴他度過童年時代的房子。(沒有親自參戰(zhàn)當然得益于錢學森的理論成就。按照邏輯順序,貢獻由重到輕排列。大膽想象,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1.錢學森是一位科研人員,并沒有奔赴戰(zhàn)場,也沒有參與指揮任何一次戰(zhàn)役,為什么美國空軍高度贊揚錢學森對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法估價的貢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評價錢學森“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現(xiàn)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工程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這三個評價的順序能否隨意調換?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錢學森“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相關的語句在第________段,與錢學森是“現(xiàn)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相關的語句是在第________段。4.用文中現(xiàn)成的語句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①至第④段列舉錢學森在美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說說錢學森假如不回國會怎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天的風雪真大,外面像是有無數(shù)發(fā)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一屋的跺腳聲。②鼻頭紅紅的歐陽老師擠進教室時,等待了許久的風席卷而入,墻上的《中學生守則》一鼓一頓,開玩笑似地卷向空中,又一個跟頭________了下來。往日很溫和的歐陽老師________;滿臉的嚴肅莊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氣。亂哄哄的教室靜了下來,我們________地望著他。③“請同學們穿上膠鞋,我們到操場上去。”④幾十雙眼睛在問。⑤“我要求同學們到操場上站立五分鐘。”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shù)把細窄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里。我們擠在屋檐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歐陽老師沒有說什么,面對我們,脫下羽絨衣,絨衣脫到一半,夾著雪的狂風幫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場上去,站好。”老師臉色蒼白,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說。⑦誰也沒有吭聲,我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隊。瘦削的歐陽老師只穿一件白襯衫,襯褂緊裹著的他更顯得單薄。我們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著。五分鐘過去了,老師吃力地說:“解散”。⑧就在我還未能透徹地理解歐陽老師這一課時,僅有“中師”文憑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師范大學的研究生。⑨以后的歲月里,我時時想起那一課,想起歐陽老師課后的一番話:“在教室里,我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我們不是都頂住了嗎?面對困難,許多人戴著放大鏡,但和困難拼搏一番后,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我很慶幸,那天我沒有像個別的同學那樣縮在教室里,在那個風雪交加的時候,在那個空曠的操場上,我上了終身難忘的一課。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橫線上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a.丟 今非昔比 驚嘆 b.落 神態(tài)自若 驚恐c.栽 一反常態(tài) 驚異 d.飄 判若兩人 驚詫2.下邊沒用比喻修辭方法的一個句子是( )a.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b.外面像是有無數(shù)發(fā)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c.滿臉的嚴肅莊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氣。d.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已被凍住了。3.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概括語言,即歸納段意。)4.文章揭示歐陽老師在操場上給學生上這“一課”用意的一句話是(用原文語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圍繞中心進行選擇,這是不變的道理。本題中的另一件事,同樣豐滿中心。)5.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補充敘述了“一課”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因為錢學森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國空軍的戰(zhàn)斗力。2.不能。因為原文是按照錢學森在這兩個科學領域的作用和地位由輕到重排列的。3.② ①4.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呆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5.襯托錢學森對祖國的眷戀。6.(略)1.c 2.d3.歐陽老師在風雪交加的一天,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站了五分鐘——上了一節(jié)難忘的課。4.“面對困難,許多人……困難不過如此……”5.以歐陽老師敢于正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的事實,證明經(jīng)過努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使歐陽老師的形象更加豐滿,充實了文章的內(nèi)容,突出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