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精選3篇)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篇1
[教學目標]感受錢學森愛國報國的深情,探究他身上體現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理清文章的條理結構。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含義。[重點難點]重點:理解一些主要語句的含義,感受愛國報國的赤子深情。難點:了解精心選材對于表達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教學時數] 一教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生搜集資料并整理有關錢學森的事跡,在班上交流。錢學森簡介:錢學森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錢學森從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1936年在美國獲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1955年,錢學森回到祖國的懷抱。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他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我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則,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二、學生朗讀課文,讀完后學生復述課文。要求:復述不超過3分鐘,要抓住課文中敘述的主要事件;不看課文,復述的語言要簡明、流利,力求生動。三、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列出結構提綱。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課文共18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敘述錢學森成才的簡歷和他在美國期間學術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突出他對祖國的無限眷戀之情。
第二部分(6—18):敘述錢學森為回到新生的祖進行了長達五年多的艱苦斗爭,突出了他報效祖國的堅如磐石之志。四、解決問題:(一)、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畫出能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二)、錢學森歸國遇到哪些險阻?最后怎樣歸國?這件事與中心有關嗎?(三)、課文詳寫的是哪件事?談一談作者在選材上的特點。明確:(一)時間順序(二)美移民局的無理阻撓;美聯邦調查局的非法逮捕、關押;美移民局非法限制。最后錢學森向祖國發出求救信,周恩來同志親自過問此事,才促成錢學森一家順利回國。這件事既表明了他對新中國的高度信任和報效祖國的急迫心情,也表現了祖國對科學家的關愛以及新中國的強大力量,有力地體現了文章的中心。(三)錢學森為回國進行的斗爭詳寫。選材精當,有詳有略。其中精彩鏡頭使人物形象顯得生動,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探究
五、讀讀句子,討論問題。(結合書后練習)
1、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不止一次地發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嘆。他告訴父親,他不止一次夢見上海,夢見那所伴他度過童年時代的房子。
兩個“不止一次”起了怎樣的表達作用?你能用貼切的成語來形容錢學森流露的眷戀情思嗎?
2、這位次長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彼f:“我寧肯槍斃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國!
寫美國海軍次長的態度對文章內容和感情的表達起著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話改成客觀敘述,你認為好不好?為什么?
3、1955年6月,飽受折磨的錢學森為了早日回到祖國,寫信給人大常委會,向祖國母親發出求救的呼聲。
從錢學森向祖國的人大常委會求救這一舉動,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嗎?
明確:
1、文中兩個“不止一次”生動地表現了錢學森對祖國魂牽夢繞的眷戀。前一個“不止一次”側重于表現錢學森對現有境況的感慨,突出他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后一個“不止一次”側重于表現錢學森對童年時代生活的縈系,突出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有關成語,例如:魂牽夢繞,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歸心似箭等等。
2、美國海軍次長的態度不僅說明了錢學森的價值,更預示了錢學森回國的道路將艱難而曲折,會受到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同時,也反襯了錢學森眷念祖國的深情。
如果改為客觀敘述不好。那樣不能形象地說明錢學森在美國軍界首腦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話顯得真實可信。
3、錢學森寫給人大常委會求救,這表明了他對新中國的高度信任和報效祖國的急迫心情。六、全文總結
這篇人物通訊記述了錢學森在取得學術上的輝煌成就后,毅然放棄國外優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的艱苦歷程,表現了他眷戀祖國的赤子之心。七、課外延伸你還了解哪些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海外學子的事跡?講給大家聽一聽八、拓展訓練
錢學森在美國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生活待遇那么豐厚,但為了報效祖國,他還是克服一切困難,毅然決定回國了。本文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啟發學生以“如果我出國了”為題,或進行討論,或做演講,或寫成文章。九、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二。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篇2
學習目的:
1、 了解錢學森簡要的生平事跡,體會錢學森身上體現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
2、 學習本文選材精當、條理分明的寫法。
3、 理解課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感受錢學森愛國報國的赤子之心。
學習重點:目標1、3
教學設想:
1、 從多種渠道收集錢學森的有關資料。
2、 布置預習:學生借助工具書積累生字詞;自讀課文,能用一條線簡單地理出錢學森的生平事跡并能復述。
3、教學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加以引導。
4、教具:投影儀
5、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投影顯示錢學森的照片,由學生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簡介錢學森的生平,由此導入 課文的學習。
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1、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確主題。
由學生討論歸納,教師板書:
拜師求學
創業輝煌
決心回國 愛國報國的赤子之心
飽受折磨
勝利回來
2、復述錢學森的生平事跡
要求:復述不超過三分鐘,要抓住課文敘述的主要事件;不看課文,復述的語言要簡明流利、力求生動。(教師可適當地引導人物通訊的寫法)
3、體會本文在謀篇布局上的特點。
由學生討論歸納:
、倬索清楚,脈絡分明。
以時間先后為序 明線
眷戀祖國的深情 暗線
、谶x材精當,詳略得當。 由學生舉列分析,教師引導。
三、 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投影: 1、師生共同探究課后練習一,感受錢學森愛國報國的情懷。
2、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其它的語句進行品讀感受。
3、你從錢學森這位優秀的知識分子身上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4、錢學森在美國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生活待遇那么豐厚,可是為了報效祖國,他還是克服一切困難,依然決然地回國了,這種眷戀祖國的赤子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有一天,你出國留學了,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請以“如果我出國留學了”為題,在班內進行討論交流。
四、 學生小結這節課上所學的內容,或談談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么。
五、 作業
1、 完成課文后面的探究練習二。
2、 查閱報刊和網絡,搜集海外學子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事跡材料,分小組在班級交流。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篇3
語段研讀①錢學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師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學求學。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先是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后到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深造,拜讀于美國航天科學創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學家馮·卡門門下,三年后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這期間,他在馮·卡門的影響下,對火箭技術發生了興趣,參加了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實驗室的火箭研究小組。這個實驗室后來成為美國火箭技術的搖籃,錢學森就是在這個搖籃里最早研究火箭技術的三名成員之一。②錢學森是馮·卡門教授的得意門生。在卡門的指導下,錢學森寫出了有關高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博士論文。1943年,美國軍方經過慎重的選擇,委托錢學森同馬林納合作,研究用火箭發動機推進導彈這一重大軍事課題。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空軍高度贊揚錢學森對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法估價的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認為,錢學森已是“制定使美國空軍從螺旋槳式向噴氣式飛機過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無人航天器過渡的長遠規劃的關鍵人物”,“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④1947年,經馮·卡門推薦,錢學森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自1949年下半年開始,他肩負起該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的職務,領導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那時,年僅37歲的錢學森,已被世界公認為力學界和應用教學界的權威和流體力學研究的開路之人,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現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⑤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呆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不止一次地發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嘆。他告訴父親,他不止一次夢見上海,夢見那所伴他度過童年時代的房子。(沒有親自參戰當然得益于錢學森的理論成就。按照邏輯順序,貢獻由重到輕排列。大膽想象,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1.錢學森是一位科研人員,并沒有奔赴戰場,也沒有參與指揮任何一次戰役,為什么美國空軍高度贊揚錢學森對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法估價的貢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評價錢學森“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現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這三個評價的順序能否隨意調換?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錢學森“是卓越的空氣動力學家”相關的語句在第________段,與錢學森是“現代航空科學與火箭技術的先驅”相關的語句是在第________段。4.用文中現成的語句概括第①到第⑤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①至第④段列舉錢學森在美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展開聯想和想象,說說錢學森假如不回國會怎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天的風雪真大,外面像是有無數發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一屋的跺腳聲。②鼻頭紅紅的歐陽老師擠進教室時,等待了許久的風席卷而入,墻上的《中學生守則》一鼓一頓,開玩笑似地卷向空中,又一個跟頭________了下來。往日很溫和的歐陽老師________;滿臉的嚴肅莊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氣。亂哄哄的教室靜了下來,我們________地望著他。③“請同學們穿上膠鞋,我們到操場上去!雹軒资p眼睛在問。⑤“我要求同學們到操場上站立五分鐘!雹藿淌彝,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把細窄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里。我們擠在屋檐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歐陽老師沒有說什么,面對我們,脫下羽絨衣,絨衣脫到一半,夾著雪的狂風幫他完成了另一半!暗讲賵錾先ィ竞!崩蠋熌樕n白,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說。⑦誰也沒有吭聲,我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隊。瘦削的歐陽老師只穿一件白襯衫,襯褂緊裹著的他更顯得單薄。我們規規矩矩地站著。五分鐘過去了,老師吃力地說:“解散”。⑧就在我還未能透徹地理解歐陽老師這一課時,僅有“中師”文憑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師范大學的研究生。⑨以后的歲月里,我時時想起那一課,想起歐陽老師課后的一番話:“在教室里,我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我們不是都頂住了嗎?面對困難,許多人戴著放大鏡,但和困難拼搏一番后,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我很慶幸,那天我沒有像個別的同學那樣縮在教室里,在那個風雪交加的時候,在那個空曠的操場上,我上了終身難忘的一課。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橫線上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a.丟 今非昔比 驚嘆 b.落 神態自若 驚恐c.栽 一反常態 驚異 d.飄 判若兩人 驚詫2.下邊沒用比喻修辭方法的一個句子是( )a.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b.外面像是有無數發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c.滿臉的嚴肅莊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氣。d.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已被凍住了。3.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概括語言,即歸納段意。)4.文章揭示歐陽老師在操場上給學生上這“一課”用意的一句話是(用原文語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圍繞中心進行選擇,這是不變的道理。本題中的另一件事,同樣豐滿中心。)5.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補充敘述了“一課”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因為錢學森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國空軍的戰斗力。2.不能。因為原文是按照錢學森在這兩個科學領域的作用和地位由輕到重排列的。3.② ①4.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呆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5.襯托錢學森對祖國的眷戀。6.(略)1.c 2.d3.歐陽老師在風雪交加的一天,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站了五分鐘——上了一節難忘的課。4.“面對困難,許多人……困難不過如此……”5.以歐陽老師敢于正視困難、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事實,證明經過努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使歐陽老師的形象更加豐滿,充實了文章的內容,突出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