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學案
教師寄語:擁有思想的瞬間,是幸福的;擁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擁有父愛也是幸福的。 -------史騏生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理解父親形象的特點。
3、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學習重難點:
1、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的特點及其意義。
2、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資料袋:
走進作者: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1986年《煙雨樓》雜志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后迅速成長。近年來發表小說頗多。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樸形象。《小學老師》被《小說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學習過程:
基礎知識:
1、自讀課文,注音或釋詞。
凹( ) 凼( ) 硌 ( ) 涎( )水 揩( ) 嘎 ( )
黏( ) 撬( ) 籌( )劃 過癮( ) 尷尬 ( )
唿( )嗒 熬 ( )住 憋( )住 門檻( )
微不足道:
大庭廣眾:
整體感知:
2、故事的敘述線索是什么?“文眼”(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3、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父親怎樣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親怎么樣了?
合作探究:
4、作者為什么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筆墨?
探究人物形象:
5、課文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談談“父親”這一形象所代表的意義。
品味語言:
6、再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或最讓你感動的語句,又感情的朗讀出來并賞析。
拓展遷移:
7、請用第三人稱復述最能表現人物主要特點的情節,在復述的過程中注意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要求口齒清楚,內容連貫,并富于感情。
學習小結:
8、通過本文的學習,我的收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