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愛蓮說》學案
(3)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4、閱讀文段做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全文的中心句是 。
(2)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他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 。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
(3)下面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詡.
(4)“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 ”
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本文采用了 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陋 答案:一、 a、xīn hóng rú dú b、 (1)出名 (2)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3)官府的公文(4)沒有什么學問的人c、略。
二、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略
三、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當時人們公認的道理,作者通過山水的“有仙則名”“有龍則靈”。類比立論,“陋室”有賢者居之則不陋。它是論點的提出更為自然,使讀者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