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學設計
計劃課時:1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評析人物形象;2、品味語言,學會如何表達情感
過程與方法 設疑、朗讀、討論、提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走進文本,讀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概括故事內容,評析人物形象 難點:揣摩語句,學會表達情感
教學資源與策略 質疑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前 準備
教師準備 解讀文本,備課,了解并指導學生預習。
學生準備 用“批注式自主閱讀法”預習。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及設計意圖)
創新與生成
——課堂教學——
一、渲染導入
先配樂朗讀《故鄉的那枚棗子》,然后過渡(過渡語:走出家鄉,回望時,發現有很多東西值得記憶,那么琦君的家鄉,有什么讓她難以忘懷呢?),導出課題《春酒》
二、初讀課文
1、檢查預習讀音部分和詞語部分
2、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里的哪幾件事情,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2)在回憶這些事情的時候,都寫到了哪些人?這些人又有著怎樣的特點,請你從文章中畫出來,并概括出來。
三、悟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明確:作者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春酒,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寫自己對家鄉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著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過渡之語: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那么是用了怎樣的妙筆,讓故鄉和故鄉的人如此鮮明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琦君的文字。
四、品味語言
對比分析例子1
(1)、到了喝春酒的時候,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不過,母親會對我說不能喝多。
(2)、到了喝春酒的時候,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把a氣、健脾、明目!”母親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就只能喝一點點!
(3)、(原文)到了喝春酒的時候,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把a氣、健脾、明目的呦!”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添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
(明確:這里運用了語言描寫,特別是“呦”語氣詞的運用,寫出了母親的自豪之情也表現出母親的藹可親;“呀”字讓我們感受到是母親在善意提醒和對“我”的關懷呵護;總之這兩個語氣詞的運用,讓我們讀到了一位慈愛溫柔的母親形象。)
對比分析例子2
(1)其實我還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2)改:其實我還沒等她說完,就把手指頭放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道喝了多少八寶酒了
(明確:“伸”和“舔”等詞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幼年的“我”貪喝八寶酒,又怕被母親發現的情態,也寫出了我的調皮可愛的特點)
(下面留給同學們去文章中找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按照相應的方法去分析。)
總結:同學們,如果我們想讓我們的文章生活的畫面更突顯,人物形象更鮮明,那么就要運用到一種特殊的描寫手法,即細節描寫,在特點的場合要精選詞語,特別人物描寫時要動用外、語、動、心、神等方法,而且要做到符合人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