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綜合性學習 到民間采風去 教案
第四單元 綜合性學習 到民間采風去
一、教學目標 借“采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
二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運用問卷調查、采訪、搜集整理文獻資料等方法的能力。
三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加工分析資料的能力。
四 教法設計
1.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根據本地情況和學生實際確定活動主題,不求大而全,務求有實效,力求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積極認真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增強能力,尤其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以此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2. 選題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本單元多項活動內容(家鄉素描、認識方言、鄉土發現、節日等)應由學生自由選定,自由組合,教師不宜強行指定。
五 學法指導 問卷調查 查閱文獻
六 教具使用 常規
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 板書設計
九 教學步驟
(一)前期準備:
1、課堂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一些民風民俗民間文化,啟發學生對民風民俗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產生興趣。
2、分組合作:可以分為民間故事收集整理小組、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風土鄉情攝制小組等,并要求各小組根據采風的內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準備相應的設備,對可能遇到的困難作好充分的準備。
3、各小組分頭利用課余時間走村串巷到民間采風,并做好相關記錄。
4、民間故事收集小組將收集整理出來的優秀民間故事制作成手抄報,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將采集的諺語警句歸類編輯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制作成果展示版。
(二)成果展示:
教師課前引導:
農村的民間文化的蘊藏量是很豐富的,許許多多的山嶺、河流、古建筑、歷史人物都附著美妙的傳說,飽經風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話語里卻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農村那美麗的田園風光一直為文人所稱頌,民風民俗鄉音鄉情是歷代不朽的絕唱;那些優美的民間傳說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茫的諺語警句經久不衰,今天,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農家子弟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讓我們一起到民間去采風。
主持人導入:近期,我們走村串巷,流連于鄉村的田野風光,穿行于古老而優秀的民間文化之中,開展了“民間采風”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今天,各個小隊來進行成果展示和活動匯報。
1.妙手加工,獨放異彩
由民間故事收集小組介紹收集整理“李萬鄉村民間故事”的情況。
小主編(學生a):介紹小隊組建過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報的整個過程。
小編輯(學生b):給大家講二至三個自己收集整理的優秀的民間故事。
小美編(學生c):介紹手抄報整體設計及藝術加工。
小主編(學生d):介紹收集民間故事的經驗和感受。每篇習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學們不同的審美觀和創造性。古老的傳說,經過我們的妙手加工,煥發了時代的色彩。
2、諺語警句,寓理其中
由“諺語警句”小組匯報收集“諺語警句格言”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