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積累并扎實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及文言現象。
2、通過合作探究,準確翻譯課文,學習本文描寫生動的特點和按空間來說明的順序。
3、激情展示,陽光參與。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學習重點、難點】
準確翻譯課文,感受本文描寫生動的特點和按空間來說明的順序
【使用說明】
1、 在充分預習,熟讀文本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學案。
2、 認真限時完成,規范書寫;小組合作討論,答疑解惑。
【知識鏈接】
1、 文體“記”:“記”是古代散文的一種文體。 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我們在以后還會學很多此類文章,如《岳陽樓記》、《小石潭記》、《滿井游記》、《醉翁亭記》等,本文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紹完核舟之后,還有一段議論(見“有關資料”),課文刪去它的絕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靈怪矣哉”。因此,現在看來,它跟我們常見的說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2、 數量詞的用法:①古代省略量詞應補出。
②數詞用在名詞之后,翻譯時應調整到名詞的前面。
【自學導航】
一、預習點兵。
1、給下列字注音。
罔 ( ) 貽 ( )有奇( )黍( )糝( )髯( )褶( )膝( )楫( )篆( )狹( )
2、重點詞語釋義。
能以徑寸之木:
為: 罔不|: 楫: 篆章:
因勢象形: 蓋: 神態:
嘗: 貽: 可: 峨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