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間采風去》教學設計方案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新疆歌舞以動聽優美的音樂,絢麗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邊陲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他們的舞蹈藝術以含蓄、優美、沉穩見長,特別是姿態優美、舒展大方的女性舞蹈,以及剛健奔放的男性舞蹈,看后使人留連忘返。 聽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在線欣賞 舞蹈《我們新疆好地方》,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受自己家鄉的美——草原、牧場、高山、湖泊、戈壁;風景如畫、瓜果飄香、牛羊成群。 (2)、欣賞巴扎的實況影像、圖片 觀察新疆國際大巴扎和鄉鎮的巴扎及喀什巴扎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并用通俗的語言說一說:看哪位同學是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人。 通過查找資料或從網絡媒體上查詢國際大巴扎的情況,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交流,了解了國際大巴扎都有哪些新鮮的東西。 了解新疆民街、知道二道橋民族用品市場和國際大巴扎是二道橋民族商貿圈的基礎工程,是烏魯木齊旅游事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爭做文明小市民。烏魯木齊是一座旅游城市,新疆國際大巴扎是烏魯木齊的城市景觀之一。來的人們大多都要去新疆國際大巴扎的。如果你是烏市的小市民,你想為城市的繁榮提一些更好的建議嗎? 3、讀一讀,品味民俗風韻 示例:學生就搜集的民間諺語《九九歌》進行鑒賞,體會其中的民間風情。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教學活動4 4、寫一寫,描繪民俗風姿 以“我家鄉的_______節”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寫作指導〗 1、題目的主眼在“節日”上,但要寫出味道來,必須扣住“家鄉”二字,因為“家鄉”的限定,才使這個題目顯得有情味。應該寫自己印象最深,有深刻體驗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亡人節等,要能表現出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 2、要避免單調的敘述事情過程的流水語言,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使語言豐富多彩。本單元幾篇課文的語言都很有特色,可以模仿某篇文章的語言風格。 3、既要敘事,又要寫人;既要描繪熱鬧的場面,又要表現人物的風貌;既要有大場面的描寫,也應由細致入微的特寫鏡頭。于細微處見精神,如一個稍縱即逝的眼神,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句溫馨的話語等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家鄉的有些風俗可能有某種講究,擬好題目后,可以就所寫的節日問問大人,以獲得更豐富的背景材料,這樣可使你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味。 4、主題上要挖掘出節日的內涵,不能就事寫事,可以表現淳樸的民風或和諧的人際關系,也可以表現家人之間濃濃的真情,也可以抒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