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
第一單元 第3課 蠟燭 (第2課時) 共2課時授課時間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節課型新授課主備課人常衛華學習目標1、 分析文中描寫的作用。 2、 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3、 探究思考這篇戰地通訊產生感人藝術效果的原因。 4、 探究文章的主旨。 重點難點1、 分析文中描寫的作用。 2、 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課前預習1、 預習內容: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地反復描寫?請在課本上找 出相關內容。 2、預習要求:課前自己獨立完成,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學習過程 與方法 學習過程 與方法一、自主學習 1、檢查預習:學習小組長檢查,并于課前匯報老師。 2、學生自學 自學內容:分析預習時歸類的反復描寫的作用。 ⑴ ⑵ ⑶ ⑷ 自學要求:小組合作討論,組長監督人人參與,后形成小組統一意見在全班進行交流,看看哪個小組做得好。二、精講互動 1、揣摩語句,體味文章的意蘊。⑴“做好了墳堆后,老婦人就從她那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睘槭裁匆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⑵“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痹鯓永斫膺@句話?
⑶“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边@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為什么? 2、再讀“蠟燭”,探究文章的主旨。
⑴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蠟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
⑵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點燃在紅軍戰士的墳頭,老婦人又靜靜地在寒夜守護著紅軍戰士。全文就是這樣在詩意般的境界中抒寫了那“不會熄滅的火焰”,這樣的結尾又有怎樣的含意? 三、達標訓練 就《蠟燭》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要求:角度不限,150字左右,題目自擬。課堂小結寫讀后感,我可以從以下這些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