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多向運用”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你期待,“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篇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哦著流水般輕揚的詩句。
若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fā)黃的線裝書里走來。是你們,因為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恒的精神家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許,守護了自我,于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話題
(四)蘇軾
1.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頓悟。——《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
2.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的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黃州的蘇東坡不再是那個傲世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員,他回歸成“寂寞東坡一病翁”。他只是個純樸真摯的文人,不再計較仕途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由平面的當下,擴展到立體的鼓勁,它的內核充實了,他吟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他的《赤壁賦》被一代代的傳誦,成為永垂歷史的名篇。失去的是官場的顯達,得到的是返樸歸真的自由與靈性。蘇東坡將生命的本質填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得與失話題
三、作文素材多向運用練習
(一)閱讀下面作文素材,思考回答問題。
巴爾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在成名之前,和很多人一樣,他也曾困頓過,狼狽過。
巴爾扎克本是學法律的,在當時的法國,律師有著豐厚的收入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可大學畢業(yè)后偏偏想當作家,全然不聽父親讓他當律師的勸告,父子關系弄得十分緊張。不久,父親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他寫的那些作品又不斷地被退回。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
最困難的時候,巴爾扎克甚至只能吃點干面包,喝點白開水,但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他便用指頭在桌子上畫上一只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后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咽。
在這段最為拮據的日子里,他破費700法郎買了一根鑲有瑪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能戰(zhàn)勝一切挫折。”正是這句響亮的豪言在支持著他,在他的書室里還有一座作為擺飾的小型拿破侖塑像,在塑像座盤邊上,巴爾扎克親筆寫著:“他用寶劍未能完成的大業(yè),我將用筆桿來完成。”后來的事實證明,他果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