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小說兩篇》
《小職員之死》【自學指導】
1.體會多種描寫方式,特別是心理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思想的作用,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諷刺藝術,培養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精神實質的能力。
3.理解切爾維亞科夫之死的主要原因,認識社會不平等造成人們極端恐懼的心理。
【課文提示】
1.契訶夫是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法國莫泊桑、美國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代表作品有《裝在套子里的人》、《小職員之死》、《變色龍》、《萬卡》等。
2.本文寫小職員切爾維亞科夫看輕歌劇時打噴嚏,他擔心噴嚏濺著布里扎洛夫將軍,再三向將軍道歉,擔驚受怕,終日惶惶不安,最后一命嗚呼的故事。
【正音正字】
噴嚏pēntì 囁嚅nièrú 步履bùlǚ 懵懂měngdǒng
【積累詞語】
達官貴人 在所難免 心慌意亂 惶惶不安 大喝一聲 懵懵懂懂 步履艱難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思維訓練】
1.小說開頭描寫小職員是在“美好的晚上”,帶著“美好的心情”,欣賞著“感到無比幸福的”歌劇,用意是什么?
以此反襯后面小職員在憂郁和恐懼中死去的悲慘,加強小說的感染力。
2.切爾維亞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將軍道歉了幾次?每次道歉前后小職員的心理如何?
5次。
小職員道歉前后的心理變化:一點也不慌——心慌了——感覺不到心曠神怡、惶惶不安——臉色煞白——肚子里似乎有個什么東西碎了。
3.面對切爾維亞科夫的道歉,將軍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每次態度的變化給小職員帶來怎樣的影響?
將軍面對道歉之時的態度變化:
“沒關系,沒關系……”“哎,您好好坐著,勞駕!讓我聽戲!”——很客氣、冷漠
“我已經忘了,您卻說個沒完!”——不耐煩
“什么廢話!天知道怎么回事!”——生氣
“您簡直是在開玩笑,先生!”——不耐煩、憤怒
“滾出去”——大發雷霆。
4.作者塑造切爾維亞科夫,主要運用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
作者主要從神態、動作、心理、語言等多方面對小職員切爾維亞科夫進行了描寫。
切爾維亞科夫五次道歉前后的心理活動與神態變化為:心情美好、無比幸福——慌忙,不妥當——心慌意亂、不再感到幸福、惶惶不安、膽怯——臉色煞白——嚇呆、死了。
“切爾維亞科夫咳嗽一聲,身子探向前去,湊著將軍的耳朵小聲說:‘務請大人原諒,我的唾沫星子濺著您了……我出于無心……’”。這一句,是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道歉之前先“咳嗽一聲”,“探”“湊”“小聲說”,一方面說明這是在劇院中,不宜大聲喧嘩;另一方面說明他的話語是早就想好的,早有準備的,把這件事當作一件正式的事來處理,可見他的心理是有些緊張的。語言上十分書面化、嚴謹,也可以看出小職員有些緊張。小職員把這件小事當作一件大事、正式的事來處理,可見此人的膽小與卑微。
5.“沒什么,沒什么……” 。這句話給人怎樣的感覺?它造成了怎樣的結果?
表面上,態度很客氣,語氣很冷淡,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
由于第一次道歉將軍的反應冷淡,使得小職員惶惶不可終日,再次道歉。
6.切爾維亞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①巨大的心理壓力:他不知道將軍是否消氣,在猜忌中,他惶惶過日,終于凄涼地死在得罪上司的罪惡感里和對自己命運的憂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