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小說兩篇》
②將軍的態度:將軍的每一次漠視,都引起小文官的猜疑,增加心理壓力,加速了小文官的死亡。
③將軍的權勢:權勢至高無上,使一個人驚慌不安,乃至死亡。這就是當時社會現實。
7.從切爾維亞科夫的死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如何?
從切爾維亞科夫的死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處在沙皇統治之下,官貴民賤,官官相衛,大官壓小官,小官欺小民,社會上等級制度森嚴,官場中強者倨傲專橫,弱者唯唯諾諾。正是這種環境造成了切爾維亞科夫的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8.想象課文結尾切爾維亞科夫“來到街上,步履艱難地走著”時,當時的心理感受。
9.請你按下列要求,給小職員寫一份診斷報告,并給他開一個比較有效的處方。
①癥狀:( 氣血兩虛,陽氣不足;精神抑郁,六神無主;畏畏縮縮,敏感多疑。 )
②病源:( 沙皇官場等級森嚴,沙皇專制思想的束縛,造成了他奴性的心理。 )
③病害:( 這種官場上的奴性,會滋生庸俗愚昧的社會風氣,導致國家機器的癱瘓。 )
④處方:( 推翻專制統治、接受民主思想、搞好人際關系、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健康心理。)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情節。
開端:( 一個美好的晚上,在大劇院里,小職員切爾維亞科夫把噴嚏濺到了將軍身上。
發展:( 小職員反復向將軍道歉。 )
高潮:( 小職員第五次向將軍道歉時,被氣急敗壞的將軍趕出來了。 )
結局:( 小職員因得不到將軍的原諒,害怕得死了。 )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預習《變色龍》。
【教學后記】
②《變色龍》
【學習目標】
1.了解契訶夫善于以平凡小事反映社會本質的特點,理解主人公的社會意義。
2.學習以對比與細節刻畫人物、以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了解當時俄國社會背景,鄙視作品主人公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丑惡靈魂。
【課文提示】
1.契訶夫是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作品有《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等。變色龍是他的早期諷刺小說代表。
2.小說背景:這篇小說創作于1884年。當時俄國社會處于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黑暗統治下。面對民主革命浪潮的沖擊,為了強化反動統治,挽救必然滅亡的命運,沙皇政府豢養了一批趨炎附勢、狡詐多變、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文的警官就是沙皇專制警察統治的化身。
【積累詞語】
無緣無故 異想天開
【朗讀課文】
【理解內容】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
本文描寫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經過。主要人物是奧楚蔑洛夫。
2.文章哪幾段最能表現奧楚蔑洛夫“變色龍”的本質?
文章6—27段,最能揭示奧楚蔑洛夫“變色龍”的本質。
3.文章采用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性格的?
文章運用對話刻畫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的。
【結構層次】
根據短篇小說的情節特點,本文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故事的開端,寫警官遇到了一場亂子——狗咬傷人。
第二部分(6-27段),故事的發展和高潮,作者以極其辛辣的諷刺手法對警官處理案子時的表現作了鮮明的對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風使舵的丑態。這部分可分六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