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桃花園序》教學設計(通用2篇)
《春夜宴桃花園序》教學設計 篇1
《春夜宴桃花園序》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長春版教材八年級(上)第20課《傳序書箴四篇》中的一篇,
《春夜宴桃花園序》說課稿
本序大約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地點在今陸兆山桃花巖。從弟即堂弟,。文章記述了李白與他的堂弟們相聚在桃花園中,飲酒賦詩,暢敘天倫的情景,雖有“浮生若夢”等頹廢之語,但主要是抒發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豪情逸興。
2、教學目標
(1) 掌握“逆旅,陽春,煙景,大塊”等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了解有關“序”這種文體的基本常識。
(2)培養學生結合作者的經歷與性格特點來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3)背誦課文,培養語感。
(4)體會李白對人生的感悟,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積極進取的熱情。
3、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作者感情變化的把握,以及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誦全文,是本文教學重點
課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樂到痛到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由于經歷淺,多數未經歷過生死,對其中表達的生死觀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和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蘊含的積極情緒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點撥法” 能啟發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質疑,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疑;
3、用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象。讓學生學會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
4、背誦課文時,要提示學生抓住文中感情變化的關鍵詞語,如“樂”“通”“悲”,以此帶動對全文的理解背誦。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課文朗誦帶;2、李白的名詩名句。
五、說教學程序
(一) 作者簡介及其“序”
(二) 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三) 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四)結合文意探究主旨
(五)背誦默寫
《春夜宴桃花園序》教學設計 篇2
《春夜宴桃花園序》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文知識,理解文意。
2、通過誦讀,揣摩關鍵詞句,體會詩人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的豪興逸興。
3、背誦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體會作者在本文中所抒寫的對生活與生命的感悟。
難點
對“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含義的理解 教 學 過 程
互動環節
互動內容
設計意圖
1、預習交流 學生交流預習問題.教師深入小組參與活動,指導、傾聽交流,了解預習情況,搜集預習疑難為展示做好準備。
2、分配任務
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明確學習任務。
3、展示提升
六項任務(1)解題及文章的體裁“序”。 題目的含義: 序:(2)識記字音形并朗讀課文。瓊筵 羽殤 逆旅 召我停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3)理解重點實詞的含義,疏通文意。解詞:從弟 大塊 文章 詠歌第一層:第二層:(4)探究內容
問題設計:宴酣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5)歸納主題本文主題是否消極,你是否同意? (6)背誦全文 從基礎知識夯實開始,逐步展開對內容與主題的探究,從而學習到李白珍惜時間與生命,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積累本文,在背誦過程積累佳詞美句,對“序”也有了深刻的感悟。
4、總結感悟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和方法?你有什么收獲?本節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總結本節課所學,夯實收獲。
5、測評反饋 重點句子的理解與背誦使學生了解自己是否學會,以便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