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6篇)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
【實用教案】
〖創(chuàng)意說明
本設(shè)計著眼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chǔ)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人物形象到故事情節(jié)到藝術(shù)手法進行感知、感受、感悟,讓學法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yǎng)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zhì)在探究中提升。
〖教學步驟
觀看《鐵道游擊隊》導入:
在富饒的齊魯大地上,在長長的鐵路沿線,游擊隊員們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打擊了敵人,收獲了勝利。在遼闊的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淀,抗日戰(zhàn)爭的洪流也鍛造出許許多多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認識他們嗎?讓我們──
一、走進蘆花蕩
1、聽配樂朗讀,初步感受蘆花蕩,將感受用“這是一片_____”的蘆花蕩說出來。
2、將《蘆花蕩》中寫景物的句子找出來,并展開想象,感受美景。
二、感受人和事情
1、粗略感知:
美麗的蘆花蕩里生活著哪些人?發(fā)生了哪些事?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自由細讀文章,將自己對人事情的感受說出來。
人物: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愛國情;一份屈辱的亡國痛。
2、重點探究:
⑴ 用“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__________”說話,重點探究人物的性格內(nèi)涵。
可以有如下結(jié)論: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過于自信自尊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⑵ 用“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xiàn)在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重點探究事件發(fā)生的過程與意義。
可以有如下結(jié)論: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xiàn)在路途的危險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xiàn)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xiàn)在敵軍密集的火力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xiàn)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xiàn)在老頭設(shè)下的圈套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xiàn)在敵人的愚蠢上鉤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xiàn)在老頭痛打敵人上。
⑶ 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愛國情表現(xiàn)在________”“屈辱的亡國痛表現(xiàn)在________”的句式發(fā)現(xiàn)說話。
三、探究詩性美
《蘆花蕩》是孫犁“詩體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讀之有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文章的“詩性美”。
討論交流,明確:
1、輕緩的節(jié)奏:
孫犁的小說一般不具有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他著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力圖以情節(jié)取勝。《蘆花蕩》就是這樣,講的是一位老人護送兩個小女“戰(zhàn)士”,又為她們負傷報仇的故事,全文幾乎沒有明顯的情節(jié)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蘆花蕩里緩緩的進行,就像那脈脈的流水一樣。
2、白描的手法:
寫人不以外形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傳神之處,突出重點,通過簡潔的,最有特征性的語言和行動描寫,點出人物的神韻,展現(xiàn)他們的精神世界。本文在刻畫主人公──協(xié)助我軍的“老頭子”就體現(xiàn)出了這點。他“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魚鷹”,這是形貌的描寫。緊接著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點出老人矍鑠干練的內(nèi)在氣質(zhì)。在戰(zhàn)斗中,又以“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嘆了一口氣”,“像連珠箭”,“射穿了老頭子的心”等幾處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幾句精簡的語言描寫,如“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們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強、愛憎分明的性格表現(xiàn)得生動而深刻。著墨不多卻直指人物的靈魂精神,卻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靈魂美。
3、詩意的意境:
作者追求作品中詩的情調(diào),詩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如“月明風清”、“一片葦葉”、“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颯颯的風響”等情境和語言的選擇,就連寫戰(zhàn)斗,也不忘那“蓮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選擇。景物的描寫是為展現(xiàn)情感的,即古人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從而使作品的情與景都飽含著詩意,展現(xiàn)出作者對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優(yōu)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對罪惡、丑陋、陳舊和黯淡的事物的厭棄。
4、清新的語言:
本文語言的特色是凝煉、含蓄、優(yōu)美、生動、富于色彩美和音響效果。課文的第一段,寫葦塘、星光和水鳥,都是那么的輕婉柔美,把讀者帶到一個清新的語境中。“悠悠”“彎彎”“颯颯”“溜溜”等疊音詞的運用,給人以輕緩的節(jié)奏美感。“風清月明”“清爽”“悠閑”“絲絨”“清香”等詞語也給人以舒適、光亮的情感體驗,使文章清麗自然,含蓄雋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復述故事情節(jié),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
2、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賞析文中“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感受其愛國情懷。
【學習重難點】
1、通過體味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預習形成
一、作家作品簡介:
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是他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歷史風俗畫,以明麗流暢的筆調(diào),秀雅雋永的風格和豐富的勞動者的鮮明形象,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中《蘆花蕩》等反映抗戰(zhàn)時期的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以其為現(xiàn)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幟,視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二、字詞積累:
1、給加點字注音。
瘧子寒噤吆喝躥提防仄歪
颯颯張皇失措白洋淀竹篙悠閑
2、解釋詞語。
轉(zhuǎn)彎抹角:悠閑:
張皇失措:月明風清:
三、復述故事,理清思路: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記敘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
2、復述故事情節(jié)。(注意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的把握。)
3、再讀課文,把握文章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為情節(jié)展開作鋪墊)
第二部分:(9-54)(開端、發(fā)展)
一層:寫老頭子載了兩個女孩回葦塘找隊伍。
二層:。
三層:老頭子為沒能完成護送任務(wù)而內(nèi)疚,發(fā)誓要為女孩報仇。
第三部分:(55-末尾)。(高潮、結(jié)局)
四、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并作出標記
五有關(guān)戰(zhàn)爭題材的傳奇英雄人物故事或歌曲,說或唱給大家聽聽。
【預習困惑】預習時你遇到了哪些困惑或疑難,請記下來吧:
【自主學習】
一、“老頭子”是位英雄人物,他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多方面,請用“老頭子是一個的人,因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的句式說一段話,寫出你心中的“老英雄。
二、文章是何如直接刻畫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加以說明。
三、跳讀課文,找出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wù)而懊喪、內(nèi)疚、自責的心理描寫的段落,細細品味,然后補寫出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
【合作展示】
一、深層探究:小說中的“老頭子”是位英雄人物,他的故事富有傳奇色彩。請說說這篇小說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的?
二、思想交流:作者著力刻畫“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的用意?
三、篇小說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但是環(huán)境描寫卻富有詩情畫意,請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妙處。
【檢測反饋】試試吧,你一定能行!
一、填空。《蘆花蕩》是________(作者)的著名短篇小說。這是他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____________。《蘆花蕩》這個故事發(fā)生在________的歲月里。在充滿詩情畫意的________里,一個干瘦的老頭子,整天自如地穿梭著,他讓________感到快樂,讓________感到膽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熱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_____
二、閱讀課文1—8自然節(jié)做下面的題。
1、第一段文字是描寫,其作用是:
2、“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運用了什么手法?“鉆”改為“長”好嗎,為什么?
3、課文中第4自然節(jié)是老頭子的外貌描寫,有人說這形象地刻畫了他的特點,試對之作簡要分析。
4、選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
5、“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從這歌聲可以看出葦塘里的抗日隊伍有怎樣的精神風貌?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之情,老當益壯的氣概。
2、體會孫犁小說詩情畫意的語言美。
3、掌握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
合作 探究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感受老英雄的愛與恨,智與勇。
2、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小說通過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環(huán)境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疑點: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作者為什么寫得如此具有詩情畫意?
教學媒體:
投影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了解小說的特征和通過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3、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之情和老當益壯的氣概。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這里水光天色,四季競秀;這里蘆芽競出,滿淀碧翠;這里蒲綠荷紅,岸柳如煙;這里蘆花飛絮,稻谷飄香;這里堅冰似玉,坦蕩無垠,這里就是被稱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這里卻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蹂躪!千里白洋淀,演繹出一幕幕抗日的傳奇故事。《蘆花蕩》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美麗的白洋淀里。
二、課前預習
1.走近作者
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小說與散文集《白洋淀紀事》,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孫梨的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紀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荷花淀》。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葦塘(wěi) 寒噤(jìn) 瘧子(yào) 舀水(yo) 提防(dī)
3.解釋下列詞語。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B仄歪:傾斜,歪斜。 C張皇失措:慌慌張張
D轉(zhuǎn)彎抹角: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截了當。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這篇小說主要刻畫了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有愛國抗日的熱情和老當益壯的氣概,他像青壯年人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下自由出沒葦塘。他愛憎分明,對同胞對抗日隊伍充滿深情,對侵略者充滿刻骨仇恨。他的過于自信和自尊正包含了一種非常強烈的責任心,他用竹蒿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表現(xiàn)了他的智勇雙全。
從葦塘的歌聲中還可以想見抗日根據(jù)地人民的樂觀豪邁和昂揚斗志。這一切都能使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本文的文體是什么?閱讀時要把握哪些要素?
小說。閱讀時要把握小說的三要素,即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3.梳理情節(jié)的具體發(fā)展層次。
護送(開端)→受傷(發(fā)展)→復仇(高潮和結(jié)局)
(二)合作探究
1.小說主要通過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請速讀課文,理解情節(jié),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為三個片斷:概述老英雄形象;護送兩個女孩到葦塘里去;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2.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畫 人物的?
主人公: 老頭子
刻畫手法:外貌描寫 語言描寫 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 神態(tài)描寫
3.老英雄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表現(xiàn)出他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4.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表現(xiàn)了他的這種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2)他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在過封鎖線時,認為萬無一失,女孩子受了傷,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
作用:“過于”有非常和過分雙重意思。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說明他既非常自信自尊,又過分自信自尊。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5.這篇小說是怎樣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的?
一方面寫敵人的監(jiān)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非常自信,他在蘆花蕩里來去自由,使敵人的封鎖全部落空,使自己富有傳奇色彩。
6.你認為本文的主題是什么?
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四、學習小結(jié)
1.內(nèi)容總結(jié)
這篇小說的人物形象鮮明,很有點傳奇色彩,如文章開頭部分先寫環(huán)境的險惡,再寫老頭子的業(yè)績,結(jié)尾部分先把老頭子的決心寫成難以置信的“大話”,再寫他出奇制勝的英雄行為,富有傳奇的情趣。
2.方法歸納
情節(jié)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wù)。可以通過理清情節(jié)來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
五、布置作業(yè)
1.鏈接生活
在你周圍,有沒有像“老頭子”那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選擇其中的一位作一次采訪,把他或她的傳奇生活告訴你的同學和老師。
2.課后練習1、2。
六、板書設(shè)計
蘆花蕩
孫犁
小說三要素
人物 老頭子 過于自尊自信(刻畫手法)
情節(jié) 護送(開端)→受傷(發(fā)展)→復仇(高潮和結(jié)局)
環(huán)境 景物描寫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理解環(huán)境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2、體會孫犁小說詩情畫意的語言美。
3、能有層次地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生動地刻畫人物。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著重學習了小說中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認識了老英雄“老頭子”。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看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與刻畫人物有什么關(guān)系。
二、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悠閑(yōu) 寒噤(jìn) 瘧子(yào) 仄歪(zè) 陰慘(cn)
3.選詞填空。
① 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A (A、鉆 B、竄),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② 人們的眼再 B (A、銳利 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
三、合作探究
1.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可由歌聲想像戰(zhàn)士的情緒,想像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打擊。
聯(lián)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可以回憶課內(nèi)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找出文中描寫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wù)而懊喪、內(nèi)疚、自責心理的文字,體味這段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作用。
這段文字是:“一聲一聲像連珠箭……這老臉呀!”這段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筆,突出了老頭子“過于自責”的內(nèi)疚和痛苦,表現(xiàn)了他強烈的責任心和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擊鬼子的情景,請想像并寫出此時二菱的心理活動。
可從欽佩老英雄足智多謀、看鬼子挨打心里痛快
這是景物描寫的特寫鏡頭,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等方面想象,合乎情理即可。
4.孫犁的景物描寫很有特色。找出文中你喜歡的景物描寫句子,為大家讀一讀,讀出感情來。文中有多處景物描寫,學生可任選一處或幾處朗讀。
5.細細揣摩一兩處景物描寫的句子,領(lǐng)悟這種描寫的妙處。
(1)渲染氣氛
(2)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3)襯托人物心情
(4)點明背景
6.“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在天上。”一句中,為什么要寫蘆葦長得高?怎么形容蘆葦長得高?
這是景物描寫的特寫鏡頭,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
用“鉆”“天上”來形容蘆葦長得高。
7.通過文中的景物描寫,你對孫犁小說中的語言特色有什么認識?
文中的景物描寫,與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人物的心境和諧一致,渲染了氣氛,增添了詩情畫意,構(gòu)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如小說結(jié)尾部分的那段關(guān)于蘆花的描寫,寫出了老人“狠狠地敲打”掛上了鉤子的鬼子們的腦袋時的那種輕松愉快的、報了仇解了恨的心情。四、課堂訓練內(nèi)容
1.選詞填空
(1)半夜以后,小船又 A (A、飄 B、搖)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
(2)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 B (A、飄搖 B、飄撒)。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老頭子”的人物形象。
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充滿活力、無所畏懼、愛憎分明、智勇雙全、過于自信和自尊。
五、學習小結(jié)
1.內(nèi)容總結(jié)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xiàn)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還表現(xiàn)在他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和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上。
2.方法歸納
這篇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很有特色,富有詩情畫意,充滿水鄉(xiāng)的氣息,雅致雋永,應(yīng)細細品味。
六、布置作業(yè)
1.實踐探索
課外閱讀孫梨的《白洋淀記事》,進一步感受他的富有詩情畫意的創(chuàng)作風格。
2.仿照課文第62段的寫法,寫一段描寫你家鄉(xiāng)景物的文字(或者課后練習3)。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快速閱讀課文,能復述故事情節(jié)。
2、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點。
3、學習小說中敘事、寫景、抒情的特點,體會寫景對文章的作用。
4、體會文中在敘事中所洋溢的謳歌抗日軍民的激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培養(yǎng)快速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2、把握敘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查找有關(guān)抗日戰(zhàn)爭的資料,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查找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進行預習。
了解河北白洋淀的地理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葦塘(wěi)竹篙(gāo)瘧子(yào)寒噤(jìn)
吆喝(yāohe)躥(cuān)仄歪(zè)颯颯(sà)
泅著(qiú)穿梭(suō)
2、解釋詞語:
尖利:尖銳,銳利。
能耐:技能,本領(lǐng)。
悠閑:閑適自得。
央告:央求。
轉(zhuǎn)彎抹角: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截了當。
吆喝:大聲喊叫。
二、導入
電影《黃河絕戀》、《紫日》、《敵后武工隊》等都是反映抗日斗爭的,最近又在重拍《小兵張嘎》,在這些反映人民抗日斗爭的故事中,讓我們感受到群眾的力量,團結(jié)的力量,更讓我們認識到群眾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它讓我們至今難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歲月里的一個故事。
1、作者孫犁:
孫犁,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1913年生,河北安平縣人。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從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斗爭生活的,贊頌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蘆花淀》、《囑咐》等,后來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蘆花蕩》等集子中。建國后還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村歌》等。
2、請學生介紹有關(guān)抗日戰(zhàn)爭的知識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況。
三、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1、快速閱讀課文,理清記敘要素,復述故事情節(jié),把握課文內(nèi)容:
時間:一天夜里
地點:蘆葦塘
人物:老頭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頭子送大菱、二菱進葦塘,被鬼子發(fā)現(xiàn),大菱負傷流血,老頭子發(fā)恨要討還血債。
學生互相點評,注意復述中的問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能體現(xiàn)老頭子的“過于自信和自尊”段落和句子。
明確:事情有:他運輸糧草,護送干部;送兩個十幾歲的女孩進葦塘;設(shè)計圈套鉤住鬼子,痛砸鬼子等。
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我沒臉見人。”、“誰知到了這里,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wù),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時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等。
3、“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文章的文眼,是關(guān)鍵,最能體現(xiàn)老頭子的性格。
4、敘事作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在刻畫主人公時主要用了哪些描寫?
作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一般有:外貌、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本文寫老頭子主要用了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描寫。
四、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一。
2、劃出刻畫老頭子的描寫方法并進行分析。
3、找出文章中的寫景部分。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部分
引導學生注意這篇小說與以往讀過的戰(zhàn)爭題材小說或者看過的戰(zhàn)爭題材的影視劇作的風格不同之處,進入學習。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擬定“你喜歡這篇小說嗎?喜歡小說的那些方面?”來確定學習的重點。根據(jù)學生的認識教師歸結(jié)到“人物形象美、環(huán)境美、語言美”三大方面并且板書,作為探究學習任務(wù)。
二、檢查預習
1、處理生字詞
2、概述小說內(nèi)容
三、走近“老頭子”
賞析老頭子這一典型人物形象。
閱讀提示:跳讀課文,把你認為描寫“老頭子”的精彩之處標記勾畫出來,加批注。
思考:
“老頭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陳述理由。
1.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2.展示探究學習成果:
抗日熱情高漲的人(二、五段);
老當益壯的人(三、四、五段);
自尊自信的人:
“每天夜里”、“每天傍晚”;三個“不怕”;三處“明天來看吧!”以及大菱受傷以后集中地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
愛憎分明的人:
對兩個孩子和愛和對敵人的恨“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智勇雙全的人(誘敵上鉤、痛擊鬼子)
3.分角色朗讀體會“老頭子”的性格特征。
4.遷移訓練,豐滿人物形象:
從兩題中選一題:
(1)二菱躲在荷葉底下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
(2)晚上“老頭子”回來后向大菱轉(zhuǎn)述白天痛擊鬼子的經(jīng)過。
5.深化“老頭子”形象,分析其典型性和代表性:
小說為什么塑造一個年近六十歲的干瘦的老頭子形象,而沒有塑造一個高大魁梧、身強力壯的硬漢子英雄形象。
(傳奇性、典型性、代表性;男女老少全動員,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四、走進“蘆花蕩”
欣賞環(huán)境描寫。
過渡:倒數(shù)第二段“他狠狠地敲打……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這一句話有什么作用?文中類似的精彩的景色描寫還有很多,請找出來加以分析、欣賞。
1、自主學習;
2、展示;
3、指導朗讀,讀出情境和趣味。
語言美的分析穿插在二、三環(huán)節(jié)中
五、“荷花淀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
思考: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如詩如畫,“老頭子”的形象塑造趣味橫生、豐滿有加,這與當時殘酷的抗日戰(zhàn)爭形勢協(xié)調(diào)嗎?難道不矛盾嗎?談?wù)勀愕目捶ā?/p>
教師小結(jié):即使在殘酷的戰(zhàn)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tài)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追求詩情畫意之美,盡展浪漫主義色彩,用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抒寫風云變幻的人生,從而使小說獨樹一幟,成為了獨具特色的文學流派——“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創(chuàng)作風格:
以詩歌的意境和散文的筆法,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情節(jié)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6
《蘆花蕩》教學設(shè)計方案
課題名稱
《蘆花蕩》
科 目
語文
年級
八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40分鐘)
學習者分析
初二的學生對于小說的三要素這一概念并不會感到陌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學過《社戲》等小說篇目,現(xiàn)在通過對小說三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對小說這一文體的結(jié)構(gòu)要素和行文特點的理解。初二學生對作品復述、品讀、討論探究的的能力也較強。可引導他們運用這些方法去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對祖國的熱愛和捍衛(wèi)國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體會并學習課文中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質(zhì)。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他的妙處,并分析其作用
2.賞析主要人物“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傳奇色彩。
三、知識與技能
1. 體會本文雅致、雋永的環(huán)境描寫,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2. 能區(qū)分人物描寫的不同方法,能夠綜合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來構(gòu)建人物立體形象,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過于”二字。
2.理解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資源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lu1]
一.導入新課(投影課題,播放歌曲)
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聽到的“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威武雄壯、慷慨激昂的《大刀進行曲》,是抗日歌曲中最過癮、最解恨的一首歌曲嗎?尤其是最后一聲“殺!”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軍民對日寇的無比憤怒和刻骨仇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蘆花蕩》講述的就是一個抗日英雄“老頭子”的故事。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可謂智勇雙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蘆花蕩》去見識見識這位神奇的老人吧。
教學活動2
二. 整體感知
1.介紹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投影)
2.多媒體顯示白洋淀優(yōu)美風光,播放課文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感受課文內(nèi)容。(要求:邊聽讀邊劃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找出文中的人物。
3. 讓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選兩位同學復述故事,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教師點撥:故事情節(jié)是小說的一大要素,復述時應(yīng)抓住主要人物“老頭子”,他活動在敵人監(jiān)視的葦塘里,“老頭子”的主要活動構(gòu)成了整個故事內(nèi)容的框架。
[lu2]
三.課文研讀
引導學生賞析小說的景物美、人物美,明確景物描寫的作用,把握刻畫人物的多種手段。
1.分析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③找出文章開篇揭示社會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分組探究其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出示投影片)
討論后讓學生代表講述結(jié)果,老師在幻燈片中歸納顯示:
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故事的氣氛,襯托人物的心情,給作品增添一種戰(zhàn)斗的詩情畫意。
2.賞讀小說中的人物
思考、討論、明確
①課文是通過哪些描寫方法來表現(xiàn)老頭子的英雄性格的?請找出具體描寫的語句。
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
②.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可以用“老頭子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上”的句式說出來嗎?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過于自信自尊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lu3]
四.問題探究
課文寫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如何理解“過于”這個詞?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過于”一指“非常”,二有“過頭”的意思。所以,本句話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作用: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 的核心。全文情節(jié),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lu4]
五.主題延伸
戰(zhàn)爭年代,我們的英雄們用他們英雄的行為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篇章,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呢?我們應(yīng)該以怎樣的行為來回報我們的英雄和報效我們祖國呢?請同學們談?wù)勛约旱南敕ā?
[lu5]
六.拓展練習
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一定佩服之至,請你展開想象,把她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lu1]用歌曲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文,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日寇的侵華無比憤怒和刻骨仇恨!進而理解老頭子的英雄行為.
[lu2]突出小說的重點、難點。
[lu3]突破難點。
[lu4].培養(yǎng)對祖國的熱愛和捍衛(wèi)國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體會并學習課文中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質(zhì)。
[lu5]活動使所學內(nèi)容的遷移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7
一、作家作品簡介
緊接著導語,老師說到: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一位作家,最先把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風光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孫犁。借著對孫犁進行介紹,重點介紹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紀事》,和他所代表的文學流派 “荷花淀派”。
二、景物描寫品讀
緊接著作家作品的介紹完畢,老師又說,既然孫犁筆下的白洋淀如此美麗,那就讓我們一度為快吧。
1.美句美讀
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后,并且把這些句子充滿感情地讀出來。
2.美句品評
學生就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老師總結(jié):這些景物描寫寫得好的理由在于:1.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手法的綜合運用。
2.真實的寫出了水鄉(xiāng)獨特的感受。
3.文字中流淌著對白洋淀深厚的熱愛之情。
三、感知故事情節(jié)
如此美麗的白洋淀,是誰破壞了這種美呢?
學生齊聲回答,是侵略戰(zhàn)爭,是日本鬼子。
老師順勢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對故事情節(jié)的感知。在這片蘆花蕩中,究竟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聽故事:聽課文錄音朗讀,整體感受故事。
2.檢查預習,積累字詞。
2.說故事: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
3.怎樣說故事:(自主、合作、探究)
1.要注意情節(jié)的鋪墊和環(huán)境的烘托;
2.在故事中設(shè)置懸念,引人入勝;
3.有矛盾沖突和高潮的出現(xiàn);
4.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四、拓展延伸
在美麗的蘆花蕩上演繹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在中華大地上還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同學們,你們知道那些抗日的故事。
提醒學生,學習本文景物烘托的方法,并遵照以上四點講故事要注意的方面。
2-3名學生講完以后,老師總結(jié)發(fā)言:同學們講的故事都很精彩,一個個抗日故事聽得人熱血沸騰,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60年前紛飛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遠去,留給我們的思考卻很多很多。美麗的白洋淀容不得玷污,今天,世界各國人民紛紛舉起了和平的旗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努力締造一個和平、和睦、和諧的新世界,這應(yīng)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共同的追求。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到此結(jié)束,最后讓學生明確了下一課時的任務(wù),即進行人物分析。我對《蘆花蕩》一文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敬請批評指正。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8
蘆 花 蕩(一)
孫犁
學習目標
1、 學習抓住人物性格特征進行描寫的寫法并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2、 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領(lǐng)會文章謳歌抗日軍民的戰(zhàn)斗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特征進行描寫
體會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寫
教學方法
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范讀和自由朗讀結(jié)合
流程圖
① 蘆 花 蕩
孫犁(散文家、小說家)
② 學習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性格特征進行描寫的寫法并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2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領(lǐng)會文章謳歌抗日軍民的戰(zhàn)斗精神
③ 你認為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④ 復述課文內(nèi)容,請加上自己的語氣
講解鏈接
① 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他在解放初期最重要的作品是《白洋淀紀事》,主要反映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解放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qū)的人民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進行戰(zhàn)爭、土地革命和勞動生產(chǎn)的生活情形。其中,《荷花淀》已成廣泛流傳的名篇,成了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② 板書學習目標,放錄音,約25分鐘,邊聽錄音邊劃出文中的景物描寫
a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深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空。
b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在尖利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蘆葦里撐出來,在淀里,象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c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D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E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空,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F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一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乘涼去了。
G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灑。
③ 在聽完錄音,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老頭子這個人的認識,大概找4個同學來說,可能會有同學復述課文,不能用自己的話表達,應(yīng)盡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④ 復述課文就是在找出記敘六要素的基礎(chǔ)上,按故事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luò)把故事說一遍,應(yīng)明確告訴學生找出六要素。六要素: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白洋淀、老頭子、老頭子護送兩個女孩進入蘆葦蕩,其中一個受了傷,老頭子單槍匹馬的找敵人報仇。
蘆 花 蕩(二)
孫犁
學習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性格特征進行描寫的寫法并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2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領(lǐng)會文章謳歌抗日軍民的戰(zhàn)斗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特征進行描寫
體會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寫
流程圖
①蘆 花 蕩
孫犁
②發(fā)生——
③發(fā)展——
④高潮——
⑤語言 抗日的熱情
⑥動作 愛憎分明
⑦心理 自信和自尊
⑧外貌 智勇雙全
⑩技法
a反差對比
b反襯
c引發(fā)聯(lián)想,讓讀者頓悟
講解鏈接
① 板書課題,回顧課文內(nèi)容
在上節(jié)可的基礎(chǔ)上,分析故事情節(jié),找出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理順文章脈絡(luò)。
② 在交代了老頭子的身份和業(yè)績后,課文寫出了本故事的發(fā)生:老頭子載兩個女孩回蘆花蕩。
③ 在經(jīng)過敵人封鎖線的時候,大女孩負傷,老頭子的自尊受到挫傷
④ 為給女孩報仇,老頭子智斗鬼子。
⑤ 分小組,學生找出課文中老頭子的語言,體會人物性格。
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抗日的熱情)
不怕,洗一洗吧 (自信和自尊)
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自信和自尊)
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等到明天你們看吧(愛憎分明)
⑥ 找到老頭子的動作,然后請幾個同學表演,在表演中體會老頭子的性格
⑦ 心理描寫重點突出老頭子自尊自信和受到挫傷后的心理反差。
⑧ 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魚鷹。關(guān)于老頭子的外貌,重點突出他的老來,這樣的年紀,本該安享晚年,可他卻戰(zhàn)斗在抗日的第一線,表現(xiàn)出極大的愛國熱情,體現(xiàn)了他的英雄性格。
⑨ 引導學生聯(lián)想所學知識,進而感受到民族解放大業(yè)還有千千萬萬個象老頭子這樣的中國人。
⑩ 環(huán)境惡劣,老頭子業(yè)績非凡,形成反差;女孩懷疑,認為老頭子說大話,后來親見敵人血濺白洋淀;老頭子迷惑敵人,作者迷惑了讀者,最后恍然大悟。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jié),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
2、賞析文中“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點。
3、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故事情節(jié),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寫。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老頭子的人物形象,了解老頭子的性格特點,今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二、分析文中環(huán)境描寫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非常的凄慘,沒有讓人感到壓抑,而是感到寫得非常優(yōu)美,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對白洋淀美麗風光的描繪。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關(guān)于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揣摩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的作用。
1、畫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
2、體味這些景物描寫的句子。
(1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里去了。”從這句話里,你能感受到當時蘆花蕩處于一種什么環(huán)境中?說明當時蘆花蕩一帶處于日寇占領(lǐng)、嚴密的封鎖中。(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敵人把白洋淀重重包圍,我軍處境異常艱難)。
――“呆望”一詞還可以看出敵人的束手無策;——“狠狠地往上鉆”象征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意志和斗爭的力量。
(2段)“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表現(xiàn)老頭子的身輕如燕,可用一種輕快、瀟灑的語調(diào)來讀。
(9段)“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天空的明凈,用環(huán)境的寧靜、優(yōu)美來為下文所發(fā)生的不平常的.事情作鋪墊。
(13段)“她們在家鄉(xiāng)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斗。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梁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去,她們長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天邊的北斗“也是一種暗喻,暗喻她們在黨的光輝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38段)“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用颯颯的風響”來形容老頭子此時的心情,月亮也落下去了,老頭子心情十分沮喪。
(55段)“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咽氣。”
——因為天氣悶熱,所以鬼子要出來洗澡,為下面情節(jié)作鋪墊。
(59段)“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通過靜來反襯下面的情景,引出下文的情節(jié)。以靜來寫動。
(60段)“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老頭正狠狠地敲打著鬼子,內(nèi)心萌發(fā)著輕松、痛快的感受,鮮嫩的蘆花也顯得格外美麗。
小結(jié):《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的人和事件,但決沒有那種凄慘的描繪,就連那個女孩子受傷后的幾聲呻吟,也被輕輕一筆帶過,作品要高昂濃重地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zhàn)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即使在殘酷的戰(zhàn)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tài)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地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
――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
三、探究討論
1、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可由歌聲想象戰(zhàn)士的情緒,想象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的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因為炮樓里的敵人監(jiān)視著蘆花蕩企圖用這種卑劣手段困死蕩中的軍民。
2、老頭子的船頭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蓮蓬?
――為了引誘鬼子上當。
3、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現(xiàn)了老頭子什么樣的心理?你能夠?qū)懗隼项^子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怎么樣,我沒有夸海口吧,小鬼子傷了人,我一定要叫他們付出代價。
4、結(jié)尾段寫有個女孩子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是誰?她當時心理是怎樣想的?請同學們把她當時的心理補寫出來。
――二菱;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想這位老同志昨天說的話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對十幾個鬼子,毫不畏懼。想不到他足智多謀,原來把一大捆蓮蓬放在船頭,自己有滋有味剝著蓮蓬吃,是在引誘鬼子。他駕船的本領(lǐng)神了,好像牽著鬼子的鼻子在轉(zhuǎn)。鬼子在水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怎么會不敢動彈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來呢?老同志還沒動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設(shè)了什么機關(guān),他真有點子。原來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槍,一個人就能對付十幾個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們頭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報了,回去告訴大菱,讓她知道這英雄的故事,讓她早日養(yǎng)好傷,向老英雄學習,打敗日本鬼子。
四、小結(jié)
真正的愛國情感,是從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開始,從你接觸的每一位憑著誠實勞動養(yǎng)活全家的人開始,從平凡的生活中解讀人的情感開始,從逐步了解用血汗寫就的幾千年文明開始,而不是空喊。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一.課文分析
《蘆花蕩》是以白洋淀地區(qū)軍民抗日斗爭為題材的小說。隊伍駐扎在葦塘,里外交通全靠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他毫不懼怕敵人的嚴密監(jiān)視,乃至過于自信。一次,送兩個十幾歲的女孩進葦塘,被鬼子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孩子掛了花,他發(fā)恨要討還血債,赤手空拳,引誘正在淀里洗澡的十幾個鬼子進入他的圈套,用鋒利的鉤子把鬼子鉤住,用竹篙痛砸鬼子。這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小說在飄逸精巧的敘事中蘊含著一股謳歌抗日軍民的激情。教學這篇課文,分析老英雄的思想性格是重點,首先要把握他的愛與憎,智與勇,對他的過于自信自尊,要作實事求是的分析。同時根據(jù)這篇小說敘事、寫景、抒情的特點,探究小說的傳奇色彩是怎樣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寫起了什么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1)掌握字詞: 堤防 瘧子 寒噤 躥 仄歪 颯颯 泅 失措 尖利 能耐 悠閑 陰慘 央告 轉(zhuǎn)彎抹角 月明風清
(2)感悟小說的主題,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3)學習老頭子愛憎分明、機智勇敢的精神品質(zhì)和英雄性格。
(4)領(lǐng)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2.情感目標
感受抗戰(zhàn)時期根據(jù)地人民的愛憎分明的感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英雄主義精神。
三.教學難點、重點
老頭子的過分自信過分自尊的性格形象分析是難點;小說的主題和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掌握是學習本文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設(shè)計
故事復述法:有利于把握故事情節(jié),感知故事的主題,情感得到熏陶。
討論分析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建立在說一說、議一議基礎(chǔ)上,分組進行,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拓展延伸:景物描寫訓練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題目解說入題:蘆花蕩是一個地名,是抗日根據(jù)地時期我軍敵后的一個根據(jù)地。本文所寫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蘆花蕩。作者孫犁是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他對白洋淀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比較了解。《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集,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的完美統(tǒng)一,被譽為白洋淀派風格。《蘆花蕩》是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說。
2.熟悉故事情節(jié)
快速閱讀課文,采用默讀的方法,然后復述故事
推選2-3位學生上講臺進行復述,大家評論、補充。
3.感知人物形象
l老頭子是怎樣的一個人?
l故事主要表現(xiàn)老頭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的?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目的:
把握課文內(nèi)容,抓住老頭子的思想核心過于自信和自尊 ,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體會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wù)而產(chǎn)生的心理。
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重點品讀并評析他的心理。
預期目的:
體味老頭子懊喪、內(nèi)疚、自責的心理。
l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
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l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
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l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wù)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l老頭子發(fā)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
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2.人物描寫藝術(shù)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jiān)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yè)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yè)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yǎng)。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①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②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 ,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shè)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guī)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zhuǎn)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shù)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zhuǎn),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zhuǎn),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勇敢機智略帶自負的老人形象,他是抗日根據(jù)地人民英雄的典型。作家孫犁熟悉那一帶的人民的生活,塑造的老頭子的形象十分生動。既突出了他的大智大勇,又詼諧地點出他的缺點,老頭子這一形象真實動人。
七.課外練習
抄寫詞語
獨立完成課后練習2。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指導朗讀倡導自主
——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英達中學:孫亞
《蘆花蕩》是一篇淺顯易懂而又引人入勝的美文,適合學生自主進行品讀探究。在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給他們創(chuàng)設(shè)一個他們喜愛的模擬“歡樂話吧”,讓學生自由討論這篇課文。關(guān)于“歡樂話吧”,可直接進入語音室實際操作。條件差些的地方可在教室內(nèi)分組對話即可。
老師播放《鐵道游擊隊》片尾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人新課后,可分別引導學生進入下列三個話題進行歡樂對話。
話題一:說說內(nèi)容
以“話吧”形式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地談?wù)撌墙庾x文章內(nèi)容的一種方法。這種無拘無束的討論能使學生談出自己的想法、見解、體驗,讓他們在不斷“悟”的過程中,生成智慧,閃現(xiàn)精彩。
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通讀整體感知內(nèi)容——尋讀抓住重點內(nèi)容——統(tǒng)讀感悟文章主旨”逐步進行。
1、整體感知內(nèi)容,要學生把握文章是寫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位老英雄,智殲鬼子為兩個孩子報仇即可。
2、尋讀抓住重點內(nèi)容(片斷摘錄):
師:文中的老頭子富有傳奇色彩,尋讀課文說一說他奇在哪里?
生1:他奇在將近六十歲了,卻不在家休息
生2:他奇在手無寸鐵卻神通廣大,什么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
生3:他奇在在敵人緊緊封鎖下卻能來去自如。
生4:他奇在一支槍也沒有卻讓十幾個鬼子送了命。
生5:他奇在那么“好面子”工作出了一點差錯就覺得“沒臉見人”。
生6:他奇在蘆花蕩里戰(zhàn)爭硝煙彌漫卻很悠閑。
生7:他奇在工作那么繁忙危險,卻始終那么樂觀自信。
……
教師小結(jié):文中的無名老英雄確實神奇,他“奇”在神通廣大的本領(lǐng),“奇”在自信又自尊的性格,“奇”在悠閑又樂觀的情緒。
3、感悟文章主旨,只要學生悟出,歌頌老頭子智勇雙全,愛憎分明,具有愛國熱情。從他身上看到白洋淀人民樂觀豪邁的抗日斗志即可。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時候老師低估了學生的潛力,固而不給學生嘗試的機會。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被我們這種“好心”給抹殺了。“說內(nèi)容”給學生自由,給學生空間,給學生期待。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自主活動中感受成功,收獲驚喜。
話題二——談?wù)剬懛?/strong>
一篇美文首先是內(nèi)容美,其次還得寫得巧,本文在起伏照應(yīng)、人物刻畫等方面特別明顯,教師要想辦法喚醒學生潛力,促使學生什么發(fā)言欲望,在互相談?wù)撝凶灾髻p析。
下面是賞析精彩片斷:
師:對這樣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傾注了滿膛熱情來刻畫他,比如概括介紹、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等。請你選擇一個角度用和“老頭子”對話的方式,析讀課文在課文旁邊作批注。
(學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師:下面請看老師給的一個例子(大屏幕展示,教師朗讀)
例:我喜歡“老頭子“身上那種自信,請看作者對他的語言描寫——
(1)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到葦塘里,咱們還有大米和魚吃。
(2)不怕,洗一洗吧,多么傻的一個孩子呀!
(3)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
(4)不怕,他打不著我們。
批注:每一次你都說“不怕”,難道你刀槍不入嗎?不,只是因為你熟悉蘆花蕩對自己“水上的能耐”非常自信;同時,你有一種戰(zhàn)勝敵人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使你藐視一切敵人,所以你無所畏懼。
生1:我喜歡“老頭子”的自尊,你看作者對他得知大菱負傷后的心理描寫——
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wù),偏偏沒有完成?……這老臉呀!
我的批注:敵人封鎖得那么嚴,槍林彈雨中,誰又能擔保萬無一失呢?你對自己要求太嚴格了。出了一點兒差錯你就自責成這樣。
生2:我喜歡“老頭子”的智勇雙全,你看作者對他的行動描寫——
一個干瘦的老頭子,只穿著一條破短褲,……一個一個投進嘴里去。
我的批注:我真佩服你的膽量,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還如此悠閑;我也佩服你的智謀,這“一個一個投進嘴里的”“又肥又大”的蓮蓬果然讓鬼子饞得上了鉤。
……
從“談方法”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教師到位而又不越位的點撥示范,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讓學生找到了感覺,嘗到了好滋味。
話題三——嘮嘮語言
語言優(yōu)美是一篇美文的重要標志。孫犁先生筆下的戰(zhàn)爭不是彌漫著血腥味,而是籠罩著詩情畫意,因為他要用美的環(huán)境來烘托美好的人性和心靈。指導學生集讀課文,學生在咀嚼品味中生成如下一些探究場景。
生1:“月明風清的夜晚…………奔著東南去了。”把小船比喻成一片葦葉。既表現(xiàn)了水鄉(xiāng)的特色,又寫出了小船的輕快敏捷,烘托出撐船者的高超技藝。
生2:“葦子不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本句用擬人手法寫葦子旺盛生命力,烘托人民在殘酷戰(zhàn)爭中頑強的生存姿態(tài)。
生3:這一句“鉆”用得好,化靜為動。
生4:“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本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出老頭子解恨后那種輕快愉悅的心情。
……
交談的形式,真正實現(xiàn)了新課標提倡的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能開啟學生的心靈,放飛學生的情愫,使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自然收到好的效果。但老師的適時點撥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結(jié)束:我們從三個方面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交流了各自的體會,下面自己總結(jié)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學習方法。(我們應(yīng)重視學習經(jīng)驗的總結(jié),重視“授人以漁”)學生再次聽《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時展開聯(lián)想講一講你想起的革命英雄故事。遷移思維,再次訓練表達。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jié)、人物及環(huán)境特征,感受其傳奇色彩。
2.揣摩文中“老頭子”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
3.學習老頭子和大菱、二菱的不怕艱險、豪邁樂觀、斗志昂揚的英雄品格。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體味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了許許多多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整天神出鬼沒地穿越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zhì)供應(yīng);手無寸鐵的他,還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今天,我們就走進《蘆花蕩》,去結(jié)識這位傳奇英雄吧。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默讀全文,按要求復述課文,復述后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1)按六要素進行概括性復述。
(2)創(chuàng)造性復述。以“但有一次,卻發(fā)生了意外……”開頭,復述故事情節(jié)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
2.討論:
(1)課文中的哪句話能概括老頭子的性格?
明確:“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2)“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這位傳奇英雄,引出了這個傳奇的故事。
正是由于他的自信,使他敢于承擔起穿越封鎖線的重要任務(wù)。過于自信使他在送大菱二菱的過程中遭遇了敵人并使孩子受傷。他的自尊使他決心為孩子們報仇進而引發(fā)了蘆花蕩中的“戰(zhàn)役”。
(3)用自己的話總結(jié)作者塑造老頭子這一英雄形象的目的和意義。
明確:老頭子具有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象征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三、家庭作業(yè)
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環(huán)境描寫片段。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賞析小說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畫人物的多種手段,明確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充分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傳奇色彩,感覺《蘆花蕩》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我們,身處磁場,我們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們繼續(xù)品讀《蘆花蕩》,賞析小說的人物、景物。
二、賞讀小說中的人物
1.以小組為單位,就“你認為小說中人物的刻畫有什么特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小組組長作總結(jié)歸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交流。
學生明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為“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很豐滿,很真實,很可愛。“豐滿”表現(xiàn)在小說中運用多種描寫人物的手段,寫出了人物的各個方面,具有一種立體美;“真實”表現(xiàn)在作為一個大英雄,小說不僅寫其智勇雙全,而且寫其過于自信、自尊,寫他自責、歉疚;“可愛”表現(xiàn)在“老頭子”對待兩個女孩的態(tài)度上。
2.引導學生賞析小說中人物的立體美。
要求學生從課文中畫出描寫老頭子的語段,并說明表現(xiàn)人物的手段,分析“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學生讀課文,畫出相關(guān)語段。
明確:外貌描寫:“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枝竹篙。”
肖像描寫:“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
語言描寫:“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不怕,他打不著我們!”“我沒臉見人。”“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為什么不能?我打他們不用槍,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來看吧!”……
心理描寫:“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wù),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
動作描寫集中表現(xiàn)在那一場英雄行為中,他捉弄鬼子,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
教師點撥:這些片斷從多方面展示了“老頭子”的英雄性格:他有愛國抗日的熱情,有老當益壯的氣概;他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他愛鄉(xiāng)土、同胞,他恨敵人;他過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氣,有膽略,只身制服敵人。
教師補充:除了對老英雄的正面刻畫外,也有側(cè)面描寫,如“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歌聲、香味讓我們想像到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從側(cè)面表現(xiàn)老英雄的功勞。再如“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寫敵人的束手無策,從側(cè)面表現(xiàn)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寫二菱對老英雄的懷疑、不信任,側(cè)面寫老人的英雄行為。
3.引導學生賞析小說中人物的真實美。
(1)提問: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表現(xiàn)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學生明確:①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許諾一切靠他,一切保險;②通過敵人封鎖線,老人就像一個沒事人,顯得悠閑自得;③送兩個女孩進葦塘,他以為萬無一失,結(jié)果大菱受傷,確實過于自信;他覺得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又有些過于自尊。④老頭子發(fā)誓要討回血債,這場極其精彩的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自信的。
(2)仔細揣摩文中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wù)而懊喪、內(nèi)疚、自責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實、可愛。
學生齊讀相關(guān)語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復雜心理。
三、賞讀小說中的景物描寫,領(lǐng)悟這種描寫的好處
1.課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要求學生從文中畫出并摘抄,仔細體味寫景的妙處。
明確:(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3)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5)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6)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7)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8)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學生齊讀寫景語段,展開想像,感受那濃濃的詩情畫意。
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寫景的作用。
(1)教師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確:“敵人”“炮樓”點明了環(huán)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淀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因而給人以“要滴落下來”的幻覺。這么優(yōu)美的水鄉(xiāng)卻被敵人封鎖。白天一片死寂,連水鳥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鮮明的愛憎情感。寫“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這段景物描寫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zhàn)斗的詩情畫意,構(gòu)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敵人于死地時,“向著葦塘望了一眼”所產(chǎn)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之中,那鮮嫩的蘆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會顯得格外美麗。這段景物描寫有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決非可有可無。
(2)學生品味其他寫景句,分析其作用。可從點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等角度入手。
四、課堂小結(jié)
孫犁的《蘆花蕩》寫得異常優(yōu)美,那故事情節(jié)的傳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實、可愛,那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讓我們流連駐足,不忍離去,這是孫犁創(chuàng)作魅力的最高體現(xiàn)。特別是文中那位智勇雙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讓我們贊嘆不已。從他身上,我們深深地感到,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展開想像,把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教師點撥:抓住對老英雄的崇敬、贊嘆,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對昨天自己懷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來寫。
選三位同學口頭回答,其余同學點評。
六、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孫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詩意美。
●板書設(shè)計
情節(jié) 傳奇色彩
蘆花蕩——美 人物 立體美 真實美
環(huán)境 詩情畫意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知人物 學會概括;體味函詠 明確刻畫方法;對照比較 感受小說風格。
過程與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讀體味、對照比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激發(fā)愛國熱情
(2)不要淡忘歷史,又要維護和平
二、教學重點
(1)人物形象
(2)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學習難點
孫犁小說的風格
四、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xiàn)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傳奇人物吧,講的就是一個老英雄智斗敵人的故事。
板書:蘆花蕩(小說)
孫犁
(學生讀課題,注意“犁”與“梨”的區(qū)別)
(學生讀課文提示;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蘆花蕩里,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歲月里。 一個干瘦的老頭子,整天自如地穿梭著,他讓抗日將士感到快樂,讓日本鬼子感到膽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熱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魚鷹!)
二、作者介紹:孫犁,(1913-2002)河北人。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主要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冀中區(qū)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發(fā)表《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shù)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新中國成立后,他寫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散文集《津門小集》,論文集《文學短論》等。孫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創(chuàng)作結(jié)集為《白洋淀記紀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夠代表其風格的一部作品。
三、默讀課文(不出聲、不擺頭),邊讀邊劃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標上段號。(5分鐘。
四、知識回顧及遷移:小說三要素及在本文的體現(xiàn)
1、環(huán)境(時代背景+具體地點)
2、這篇小說寫了一個——————————————————故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特點)。(獨立探究)
3、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四字詞語概括)(分組合作探究)
(1-9);(10-19);(20-54);(55-63)分別兩個小組討論。
提示詞語:
(1-9)第一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深夜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
第二組:將近六十歲、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
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
第三組: 奔、飄、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一切保險
第四組: 一個沒事人、不帶一枝槍、
第五組: 緊緊封鎖、歌聲還是那么響、呆望、敵人發(fā)了愁
的一腔熱血
的英雄氣概
指導:一腔熱血(滿腔熱情)是說某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用全部的精力去做某事。
英雄氣概 是指某人在某個重大問題上表現(xiàn)出來的氣魄。
(10-19)(20-54)
第一組: 安心睡一覺、不怕、多么俊的一個孩子
第二組: 不怕、它照不見我們、飛快、跳進水里
第三組: 不怕、他打不著我們
第四組: 誰、躥、仄歪、昏花、射穿老頭子的心
第五組: 我沒臉見人、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 )的思想感情
( )的性格特點
指導:思想感情 是一個人對其他人或者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情
性格特點 是指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中較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態(tài)度特征,如誠實或虛偽;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情緒特征,如熱情或冷漠;理智特征,如思維敏捷、深刻、邏輯性強。本文從意志特征去思考。
(55-63)第一組: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 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一個一個投進嘴里去
第二組:溜溜轉(zhuǎn)了一個圓圈、張皇失措、小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zhuǎn)
第三組:鬼子們痛得鬼叫、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第四組:向著葦塘望了一眼、鮮嫩的蘆花、迎風飄撒
( )的傳奇行為
指導:傳奇行為 是指一個人通過離奇或者違反常規(guī)的行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
小結(jié):老頭子是一個具有愛國抗日(保家衛(wèi)國、抗擊日寇)的一腔熱血;老當益壯、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過于自尊自信的性格特點;智勇雙全的傳奇行為的人。我們的老英雄神出鬼沒,無數(shù)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保證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特別是他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從他的身上,從大菱、二菱身上,我們看到了全民皆兵。我們再一次分明感知到: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本文使用了哪些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品味:
一方面表現(xiàn)老人常年穿梭在蘆花花蕩里,辛苦勞作;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老人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鑠。白描手法:寫人不以外形為主,而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傳神之外,突出重點,通過簡潔的、最有特征的語言和行動描寫,點出人物的神韻,展現(xiàn)他們的精神世界。了了數(shù)筆,便刻畫了一個精明強干、敏銳、機智、特別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員的形象。
語言描寫: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這是他的豪言壯語。表現(xiàn)了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的自信。
行動描寫: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著蓮蓬。船卻慢慢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zhuǎn)了一個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品味:
老艄公設(shè)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把鬼子引進蘆花蕩的木樁圈里。寫老艄公剝蓮蓬,船圍著鬼子轉(zhuǎn)圈,假裝溜,張皇失措,其用意都是讓鬼子上鉤。果然鬼子被鉤子咬住了,這復仇的鉤子穿透敵人的腿;老艄公舉起篙“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這場不用槍的戰(zhàn)斗,很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卻置十幾個鬼子于死地,可以說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傳奇英雄。
景物描寫:(一)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品味:
(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呆望”能不能改成“遠望”,為什么?
答:不可以,呆望表現(xiàn)了敵人拿游擊隊沒有辦法的怯懦心理。反襯了我軍的神勇,同時也表達了對敵人藐視的態(tài)度。
(2)“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作者抓住“水鳥飛動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義?“才”字有什么表現(xiàn)力?
答:這是自由的生靈,含蓄地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3)“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答.表現(xiàn)了葦子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二)
心理描寫: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wù),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
細節(jié)描寫:“誰?”老頭子的身體往上躥②了一躥,隨著,那小船很厲害地仄歪了一下。老頭子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著船尾,跟著浮了幾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們已經(jīng)離葦塘很近。老頭子爬到船上去,他覺得兩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撥開外面一層蘆葦,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鉆進葦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頭。
老艄公知道后“小船很厲害地仄歪了一下,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表現(xiàn)了他的內(nèi)疚心情。
正面描寫: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飄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來一兩個從遠方趕來的干部。 ……因為他,敵人的愿望就沒有達到。
品味:
寫出了他熟悉地形,神出鬼沒的特點。
側(cè)面描寫: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fā)了愁。 ……小女孩子說:“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
品讀:
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寫出他的功勞。
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過于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節(jié)表現(xiàn)了他這一性格特點?
“過于”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是有關(guān)系的。小女孩子洗臉,大女孩子還警惕一些,老頭子卻說“不怕,洗一洗吧”,洗臉有響聲。老頭子以為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照不見他們,事實上探照燈把兩個女孩子的臉照得雪白。這些都是他過于自信以致有點麻痹的表現(xiàn)。“過于自信和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
六、小說是寫抗日戰(zhàn)爭的,一般寫法是充滿硝煙彌漫、刀光劍影,例如:《地道戰(zhàn)》、《鐵道游擊隊》,你請補充《 》、《 》、…… 本文卻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光作背景,用漫天飄飛的蘆花,潔白如云的蒲葦,清香四溢的荷花,點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歡樂和昂揚樂觀的戰(zhàn)斗精神。文筆清新自然。
這就是孫犁小說的風格。用這種“笑談從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人生中的“風云變幻”。
七、抗日戰(zhàn)爭過去61年了,今天來讀這篇小說,你怎樣看待這場戰(zhàn)爭(從正義和非正義角度來談)?針對日本歪曲歷史,說什么戰(zhàn)爭是中國人挑起的,小泉多次參拜靖國神舍的事實。你想對日本的中學生說什么?
八、作業(yè):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想些什么呢?請你以二菱的身份,設(shè)身處地,把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抓住對老英雄的崇敬、贊嘆,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對昨天自己懷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來寫。)
附:說課
一、說教材
本文是八年級一單元的一篇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
二、說目標
根據(jù)單元提示、練習、課文體裁,確定如下三維目標:
(1)感知形象、學概括;明確刻畫方法、朗讀體會;鍛煉思維、加強練筆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激發(fā)愛國熱情、正確看待中日關(guān)系
三說意圖
(1)長文短教
(2)加強方法指導(搭臺階、摘得夠)
(3)探討角度多樣
(4)聽說讀寫全面訓練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蘆花蕩》是一篇淺顯易懂而又引人入勝的美文,這篇課文故事性強,適合學生自主進行品讀探究。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要求“熟悉課文內(nèi)容,復述故事情節(jié)”,我認為七年級學生應(yīng)能較好地復述故事情節(jié)。
因而,上課時在預習基礎(chǔ)上,聽錄音導讀一遍以后,便要求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隨即抽了3名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復述,磨蹭了半天,結(jié)果3人都復述得不得要領(lǐng),復述時不時看課文,有時索性照著念課文,這樣一遭下來,一節(jié)課只剩下十多分鐘,所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只進行了一小半。
可見本文復述的難度很大,備課時學情估計不準,課堂上沒有及時調(diào)整,實在是一大遺憾,一次大的失敗。絲毫不用避諱,這樣實在而真實地總結(jié)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吸取教訓,有利于彌補不足。
《蘆花蕩》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材地位
1.教材剖析:
《蘆花蕩》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這一單元所收錄的5篇雖然體裁不同,但它們的內(nèi)容卻都是戰(zhàn)爭題材。無論是正義一方還是非正義一方,在你死我活的戰(zhàn)斗中,真善美與假惡丑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在單元中,題材的選取涉及中外,觸碰近代與現(xiàn)代;人物有上至政治領(lǐng)袖、文豪作家,下有老婦人、老頭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他們不僅僅是自己,而是代表了一類人在戰(zhàn)爭中的勇為、凄苦與對爭議的弘揚、對和平的呼喚。《蘆花蕩》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孫犁的作品,以清新明麗的語言描寫了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白洋淀上,一個抗日老英雄護送兩個女孩子尋找部隊的故事。這個故事具有傳奇色彩,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是一篇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的。
2.課時安排:
《蘆花蕩》是一篇精讀課文,我將教學時間安排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從白洋淀優(yōu)美的風光入手,引出抗日英雄的故事,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識記重點詞語。第二課時則引導學生探究人物性格和人物刻畫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寫的作用。為了順利完成兩課時的教學任務(wù),我根據(jù)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采取緊扣課文主題,通過設(shè)計主問題,創(chuàng)設(shè)發(fā)散思維的情境的策略,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
是準確把握“老頭子”的人物形象,體會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并在賞析同時了解老頭子是怎樣刻畫的。同時,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語言作用。
本課的難點:
理解他“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點,以及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1.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
八年級的學生對小說已不陌生,對小說的閱讀已有了一定的認知分析能力。因此,先讓學生通過小說三要素來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易于接受。
2.個性發(fā)展和群體提高
通過設(shè)計主問題“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調(diào)動學生發(fā)散思維,人人有話說。尤其是關(guān)注那些平時不愛講話的孩子,鼓勵他們勤于思考,敢于發(fā)言。通過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讓那些閱讀書評較好的同學參與到互評環(huán)節(jié)中,促其養(yǎng)成敢于爭鳴,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習態(tài)度。讓各類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與提升。
三.學習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1.理清思路,把握故事情節(jié)。2.把握老頭子人物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3.揣摩景物描寫的語言。
(知識和能力目標確定的依據(jù):教材的知識構(gòu)建特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過程和方法目標為: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過程和方法目標的確定依據(jù):新課標要求要求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感受“老頭子”的英雄色彩,培養(yǎng)捍衛(wèi)民族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確定的依據(jù):新課標“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lǐng)會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圓滿完成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我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fā)展相結(jié)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jié)合,以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原則確定出本課的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多媒體教學輔助,通過多媒體展示白洋淀優(yōu)美的風光,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篇,增強生活的體驗。
2.引導點撥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主體差異和不同學習的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讓學生自讀自悟,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課文淺顯易懂,且故事性強,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我設(shè)計的“老頭是怎樣的人”閱讀課文,運用批注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我給予適當?shù)狞c撥,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方向,讀出個性化的自己。
3.對話教學法。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巴西教育家保羅認為,教育即對話,對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這不是師生間簡單的問答,而是思想的交流,我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對主人公“過于自信和自尊”這一性格進行深入挖掘。
自主探究,對話交流,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和補充,激發(fā)并牽引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從而達到一同參與共同進步的目的。而且有效的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
五.教學程序:
1.教具準備:多媒體輔助教學
2.教學流程
我設(shè)計了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自主探究,互評人物;深入挖掘,品讀景物;聯(lián)系生活,布置作業(yè)這六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我通過多媒體展示白洋淀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課文中所描寫的環(huán)境,進而導入新課。我的導入是這樣設(shè)計的:白洋淀水波蕩蕩,春季青蘆吐翠,夏季紅蓮出水,秋天葦泛金光,冬季水似碧玉。然而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日寇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燒殺搶掠,肆意踐踏,白洋淀的每一株蘆葦都見證了硝煙彌漫,白洋淀也養(yǎng)育了英雄的人民。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把十幾個鬼子玩弄于股掌之間,他到底有何等的本領(lǐng)呢?讓我們走進《蘆花蕩》去見識一下這位神奇的老人吧。這樣的設(shè)計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讓學生簡要介紹孫犁的基本情況,培養(yǎng)他們篩選信息的能力。(屏幕)孫犁是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以其清新的藝術(shù)風格形成了“荷花淀派”,《白洋淀記事》是一部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小說和散文的合集。并讓學生在課下識記這些文學常識。
(2)識記字詞:接著通過教師聽寫和同桌互改的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的預習情況,并講解重點字詞,把好字詞關(guān)。
(3)概括內(nèi)容:根據(jù)小說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敘述課文的內(nèi)容。
(4)人物履歷表:
主 要 人 物 履歷表
姓 名
主要的任務(wù)
最痛苦的事
最自豪的事
最突出的性格
第二課時
環(huán)節(jié)一:提出問題,默讀批注
圍繞“我眼中的老頭子”展開自由閱讀,指導學生邊閱讀邊批注。批注的話不要太多,只需重點的三兩個詞語就行。不讀書不拿筆,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尤為重要。
環(huán)節(jié)二:交流展示,對話人物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主要部分,兩個主要任務(wù),性格及寫法。交流展示架起生生、教師、文本的對話,也是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的主戰(zhàn)場。教師在學生發(fā)言基礎(chǔ)上,適時歸納老頭子的性格:“過于自信與自尊”,引導學生理解“過于”這個詞的意思。 “過于”呢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有“非常”之意,老頭子確實有一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這使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而另一方面,又有過頭的意思。大菱受傷,跟他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有一定關(guān)系。同時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老頭子的刻畫手法: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環(huán)境烘托與女孩子反襯相應(yīng)和,活脫脫的讓一位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站立眼前。這兩個問題的設(shè)置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把握主人公老頭子的形象。
預設(shè):
1.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的明亮。說明老頭子很干練。
2. 他對葦塘里的負責人的同志說: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說明老頭子很自信。
3.“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孩子呀!”說明老頭子對同同志們充滿了愛,可以說愛憎分明。
4.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wù),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有女兒,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說明老頭子自尊心很強,讓兩個女孩子受傷,他沒法原諒自己。
環(huán)節(jié)三:品讀景物,賞析美點: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但我們讀后并沒有感到凄慘,而是感到了的優(yōu)美和積極向上的力量。這得益于作者對詩情畫意的環(huán)境描寫。由此,設(shè)計了美句品評教學步驟。首先是美句美讀,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并把這些句子充滿感情地讀出來,感受那流瀉于戰(zhàn)火中的優(yōu)美景色。然后美句美讀,讓學生就具體的景物描寫進行分析,思考描寫好在哪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通過師生對話,最后總結(jié)出景物的描寫能夠渲染出戰(zhàn)爭的氣氛和烘托人物的性格。
預設(shè):
1.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賞析:點明環(huán)境氣氛,突出環(huán)境險惡,交代背景,為后文描寫人的行為做鋪墊。努力長高的葦子生動的展現(xiàn)了在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象征的白洋淀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狠狠表現(xiàn)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鉆表現(xiàn)了抗日軍民的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2. 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賞析:景隨情移,寫出了老頭子痛打鬼子后的愉快心里。
環(huán)節(jié)四:聯(lián)系生活,內(nèi)化提升
(1)升華主題:白洋淀只是當時的抗日戰(zhàn)場的一個典型,無名無姓的老頭子也是抗日人民的一分子。白洋淀如此,荷花淀亦如此,整個冀中平原上上下下抗日熱情高漲,如火如荼。老頭子就是一群人!
(2)布置作業(yè):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寫促讀,讓學生給老頭子寫一封信,書寫自己內(nèi)心的敬仰,亦可提出善意的批評。
3.板書設(shè)計:
自信
蘆 人物美——老頭子(過于)
花 自尊
蕩 景物美——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