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精選3篇)
《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 篇1
《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做人為什么要誠實?
堅持誠信守則,要求我們怎樣做?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誠信的 “智慧”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人為善、出以公心,不自欺也不欺人。
學情分析: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但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許多中學生身上都存有不講誠信的現象和行為,而且有蔓延之勢,因此全社會大力弘揚公民基本道德建設,加強誠信教育甚為重要。
教學重點:自覺履行誠信守則。
教學難點:學會在復雜情境中,運用誠信“智慧”妥善處理人際關系。
教學方法:講述法、啟發法、討論法、情境體驗法
預定的教學過程和環節: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平時在小攤上買過東西嗎?結合自身體驗,你喜歡和什么樣的攤主打交道?反感什么樣的攤販?(通過學生討論得出基本結論:喜歡和樸實、憨厚、和氣、誠信的攤主打交道;反感那些自吹自擂、弄虛作假、缺斤短兩的攤販。)
2、既然同學們都喜歡和講誠信的人打交道,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應該遵守誠信守則,從自身做起。下面我們學習第一框: 誠信守則
二、學習新課
1、布置任務:同學們閱讀課文“小童賣瓜” ,思考下列問題:“王婆賣瓜”給人什么感受?老板模樣的人為什么買了小童兩個西瓜?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集思廣議: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弄虛作假
老板賣瓜——欣賞小童誠實的做法
個人啟示——對人要誠實
提出問題:做人為什么要誠實?(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結論:對人誠實,就能贏得信任。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只有誠實待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
老師小結:誠信是金,對人虛虛實實,不能交到真正朋友。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2、指導學習:同學們看黑板,出示問題:堅持誠信守則,要求我們怎樣做?(指導學生閱讀教材120頁,歸納總結:堅持誠信守則,一要堅持實事求是;二在涉及利益沖突時要站在大多數人一邊;三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發生沖突時要站在長遠利益一邊;四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要站在國家法律一邊。)
3、反饋鞏固:
“小童賣瓜”堅持了什么?
“某記者拒絕為廠家做虛假宣傳”堅持了那條原則?
“小松主動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問題”是站在什么利益一邊?
“鐵柱檢舉表哥吸毒”是不是六親不認,不可理喻?
教師小結:雖然誠信的要求是明確的,誠信的品德是高尚的,但在現實生活中,要切實遵循誠信守則,有時真的面對兩難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學會運用“智慧”,學會具體問題妥善處理。導入新課,下面同學們看第二框:誠信的“智慧”
4運用情境:a、同學們閱讀教材121頁,討論:小健和小奎是好朋友,現在他遇到了難題,班主任向他了解小奎的情況,他是該如實向老師反映情況呢還是尊重朋友隱身幫小奎隱瞞?真是難死人!假設你現在就是小健,你 準備怎樣做呢?請簡要說明理由。(同桌之間或前后桌之間展開討論,老師穿插巡視,不時加以點撥。密切觀察學生動向,發現走神玩耍者及時用眼神制止或暗示。)
b、觀察圖片“醫生與重癥患者”的對話,體驗一下,呵呵,只是假設,假如那位患者是你,你愿意醫生對你隱瞞病情嗎?為什么?這和我們所提倡的誠信是否相違背?(仍然采取討論式,讓學生自己體會,有些謊言也是無害的。)
c、學生討論發言結束后,提出問題:同學們誰還能舉出類似的“善意的謊言”?我們該如何看待“善意的謊言”?(設問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特定情境下,有時需要隱瞞一些事情的真相,只要不損壞他人利益,就都是“善意的謊言”不違背誠實的道理,甚至應該給予嘉許。)
5、教師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不知你們對誠信做人還有如何運用誠信“智慧”是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但我相信,耍小聰明欺詐他人,只能蒙得了一時,蒙不了一世,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希望同學們記住一句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永遠不會有虧吃!
教學反思: 如何把誠信觀念滲透到學生的一言一行中,這對我們每一位課任教師都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作為思品教師,我們不僅要言傳更要身體力行,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切實做學生的表率。
《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 篇2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下是一篇關于八年級思想品德《做誠信的人》說課稿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思想品德《做誠信的人》。
一、我的說課理念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教育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活動,思想升華的過程。它蘊涵著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在設計《做誠信的人》一課時,力求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民主探討,自我體驗而充滿快樂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
二、我對教材的認識
1.進行誠信教育的必要性。
在今天的校園里,學生考試作弊,言行不一等誠信缺失的現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認為在八年級思品教材中,安排誠信教育內容,猶如下了一場及時雨,不僅本課要講誠信問題,而且這一教育應滲透到日常教育中。
2.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制定了適當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3.重難點分析:依據教學目標,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誠信的基本守則,因為它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最基本的要求。難點是:誠信需要智慧,因為它是初中生感到最困惑的問題,我采用活動探究法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情:上好一堂課老師不僅要吃透教材,更要了解學生。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情緒不穩定,易沖動,愛面子,有較強的成人感。我上這課時充分利用初中生單純、好動、渴望表現自己等特點,創設了豐富的課堂活動。
四、說教學教法:如果說教材和學生是一把鎖,那么教學方法就是開鎖的匙鑰。
我在處理本課時,依托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采用主要的教法、學法有:①情境活動教學法;②討論探究法。主要學法:①合作探究學習;②角色體驗學習。
五、說教學流程:
為了準確的把握課堂教學切入點我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一方面是設計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誠信問題的看法,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我準備了豐富的有關誠信的圖片、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交流
(一)萬事俱備,導入新課
我用學生熟悉而又感到震撼的圖片,四川汶川地震中劉德云手在手臂上寫欠條的故事,導入新課,選用這幅圖片,起到了直入本課主題的作用,烘托了講誠信的課堂氣氛。
那么,我是怎樣突出重點的呢?
1.我用小童誠信賣瓜的故事,作為突出重點的第一個材料,之所以選取這個故事,一是它為學生樹立同齡人講誠信的榜樣;二是與傳統的王婆賣瓜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對比中學生發現,小童誠實賣瓜,說到底就是堅持了實事求是,而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誠信守則的要求之一。
2.那么作為重點內容的誠信守則,另外的三個要求,是怎樣歸納出來的?
(1)我利用學生愛看電視的特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視屏,從視屏里關于誠信內容的講述,過渡到今年發生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
(2)“三鹿奶粉”事件是個有關誠信的典型案例,在學生了解這個事件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思考:三鹿奶粉從國家免檢產品到失信于廣大消費者,退出奶粉市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以此為突破口,以誠信的要求為線索,引導學生順藤摸瓜,對三鹿事件及其后果展開討論,從三鹿集團為了少數人的利益,犧牲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毀掉了自己的信譽,歸納出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要站在集體利益的一邊;從三鹿集團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痛失自己長遠利益,歸納出當眼利益與長遠利益發生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的一邊;從三鹿事件中有不少相關人員因為私情而觸犯法律,落入法網,歸納出當情與法發生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的一邊。
(3)通過案例分析法、討論探究法,既達到了突出重點的教學目的,又提升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是非觀。
3.為了突破誠信需要智慧這一難點,我抓住學生渴望表現自己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設計了兩個活動去突破難點。
活動一:“誠信讓我左右為難”。
活動過程:老師想通過班長了解本班學生上網的情況,班長就很為難,向老師說實話,如實反映情況,就侵犯學生的隱私,向老師說謊,又是不講誠信,像這樣因誠信而左右為難的情形,在同學們中很常見。
通過表演,把學生推到左右為難的課堂舞臺上,讓學生自己當演員,唱主角,再現了學生真實的心理活動,激發了學生去思考、去發揮自己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自我體會到講誠信需要智慧,達到突破本課難點的目的。
活動二:課堂辯論
學生在課堂辯論中,通過利用醫生為安慰病人,而隱瞞病情;為了兒子高考,母親隱瞞家中變故等事例,真正理解了善意的謊言,是一種誠信的智慧,親身地體會到誠信的核心是“善”。同時培養了學生用愛心、用智慧去關心他人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達到了活動在課堂,收獲超越課堂的效果。
4.為了鞏固知識和提高能力,(1)我設計了學生課堂反思活動,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結合自身實際,反思自己不誠信的行為,讓學生在反思中得到提高。(2)為了拓展學生視野,我準備了有關誠信的名人名言,作為學生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信的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達到了教書育人的長遠目的。
六、說反思
整個課堂一直充滿著民主、和諧、積極的教學氣氛。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合作探討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體驗意識、創新能力,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品質的提升。但是,我覺得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讓學生分組討論,本意是為發揮民主、合作、參與意識,但因學生能力的個體差異,影響課堂活動的質量。作為我本人,在處理討論問題時如果能站得更高些,效果可能會更好。
《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 篇3
●〇對應的課標內容
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〇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礎,懂得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對
誠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認識。
能力目標:通過角色扮演和辯論賽,培養學生思辯能力及判斷分析能力。學會辨識各
種情境下的誠信表現,增強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覺性。牢固
樹立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
●〇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誠實與信任的關系,怎樣做誠信的人?—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誠信的復雜性,具備誠信的智慧。——難點
●〇課時安排:
一課時
●〇課前準備:
教師:
與學生一起制定班級誠信之星的評比辦法。課件準備。
學生:
觀察身邊的誠信或不誠信行為。自編有關誠信小品。
●〇板書設計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二、做誠信的人
前提、基礎
誠實 獲得信任
說老實話
做老實事 實事求是 具備誠信的智慧
●〇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設計情境巧妙導入 如果你攜帶七樣東西上船,由于超重必須舍棄一種,在健康、財富、機敏、美貌、才學、榮譽、誠信中,你會選擇拋棄哪一個?為什么?
誠信比美貌可靠,比機敏憨厚,比金錢更具內涵,比榮譽更具時效性。讓我們做誠信的人 學生通過選擇和分析,做到溫故知新。充分認識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引入課題《做誠信的人》
活動一
七嘴八舌
感悟誠實帶來的快樂
提問:1、日常生活中,你曾遇到過“誠實的人”或“不誠實的人”嗎?請說說你與他們相處的感受?2、你做過哪些誠實的事?做完后心里感覺如何?
多媒體出示華盛頓與尼克松、克林頓的故事對比。
歸納:做誠實的人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做誠實的人自己感到輕松快樂。
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所以要做誠實的人,也就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即實事求是。 此環節讓學生談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的感受,進一步引導學生感悟誠實的快樂、可貴,堅持做誠實的人。
活動二:
角色扮演
自主合作
體驗誠信守則要求。 學生表演小品《開店》。
提問:1、小明家的酒店能有今天的紅火,真的是小明爸的功勞嗎?為什么?
2、小明爸的做法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沖突?怎樣看待小明和媽媽的做法?
學生在觀看小品后,自主學習教材,然后小組討論。
歸納:在涉及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決不能為了一己私利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決不能因小失大;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小品中,小明和媽媽用他們的智慧阻止了他爸爸的違法行為,如果小明爸一意孤行,制造并出售假酒,小明應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做誠信的人。 通過小品表演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誠信做人必須實事求是。
活動三
唇槍舌戰
加深認識
理解誠信的復雜性 做誠信的人就應該說實話,對于實話實說現在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正方:實話就要實說;反方:實話不一定要實說。
出示辯論話題,宣布辯論規則:1、自主選擇,組成正反方,選出組長一人,主辯手6人。2、辯論分陳述觀點和自由辯論兩部分。先由組長闡述己方觀點,雙方陳述完畢,開始自由辯論。3、辯論前,大家仔細閱讀教材,結合課前準備,合作交流,尋找論據。
學生辯論。
小結:實話就要實說。因為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我們“以誠待人,以信交友”,要恪守誠實的品德。而誠實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
以《實話實說》欄目為例,加以說明。
實話不一定實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誠實與隱私這一對沖突,尊重隱私是待人坦誠的前提,而且,由于我們生活環境的復雜性,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也需要說些“善意的謊言”。
以書本p122案例和多媒體播放自制flash新編《狼來了》為例加以說明。
歸納:在生活中,誠信具有復雜性。我們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正確理解誠信原則,擁有誠信智慧,做一個誠信的人。 這是本課的難點。通過辯論,激發學生好勝心,調動其積極思維,引導學生把誠信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法,充分認識誠信的復雜性。
總結與作業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誠信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在學校、家里、社會上)你準備怎樣成為一個誠信的人?
請你制作你的誠信檔案。
播放誠信歌曲。 以問題作結,引導學生隨時隨地做誠信的人,最后讓學生在一邊聽誠信歌曲,一邊制作誠信檔案中結束,幫助學生養成誠信品德。
附錄二:
1、華盛頓與尼克松、克林頓的對比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諱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華盛頓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尼克松和克林頓卻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2、小品《開店》
中學生小明的爸爸開了一家小酒店,由于貨真價實,服務周到,生意倒也紅火。有一
天,小明放學后去酒店,發現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兌制白酒,小明勸爸爸不能這么做,爸
爸說:“我不這樣做,你的學習、生活費用哪里來,像以前雖然生意紅火,但哪比得上這
樣錢來得快。”小明見爸爸不聽,趕緊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怪不得,最近有顧客
在說,咱們酒的酒味越來越少了,這樣下去,會把咱們酒店給毀了的呀。”于是,小明和
媽媽想了個辦法,偷偷買了一批正宗的白酒,把爸爸自制的酒換掉,而且,兩人想方設法
不讓他有機會制假酒。小酒店生意越來越好,一天晚上,小明爸說:“咱們酒店能有今天,
這可都是我的功勞。”小明和媽媽趁機把真相告訴了他,小明爸這才恍然大悟,承認了自
己的錯誤。
3、flash《狼來了》故事新編
小明:呀!山上的風景可真美。這兒有兩支鮮花(摘花),喲!這還有蟋蟀。(捉)
音樂:狼來的音樂,狼:從草叢中撲了出來。
小明:(渾身哆嗦)你是誰?
狼:(得意洋洋)俺姓大,名叫大灰狼,也叫大大狼。
旁白:眼見大灰狼一步一步逼近小明。
小明:奶奶讓我時刻都講誠信,可是,現在我再講誠信的話,恐怕連命都沒了。(靈機一動)
小明:我說:“狼大哥,咱們做個交易如何?看!我有個小牛犢,遠遠要比我肥得多,你把他們吃掉可以嗎?
狼:搖頭不肯。牛犢:搖頭,現出害怕的樣子。
小明:狼大哥,今天,您先把這個小牛犢帶回去,明天我再帶二十個牛犢二十個羊羔來孝敬您。
旁白:雖然,老狼算不出二十個牛犢加二十個羊羔,等于多少。可是他還是答應了。
小明:(回到村中,和壯漢們商量)山上有一只大灰狼要吃我,讓我明天給他送吃的,您們能幫助我嗎:
壯漢:好!
旁白:第二天,老狼早早就來到了山梁上。
老狼:(惡狠狠)你把羊羔和牛犢帶來了嗎?
小明:帶來了!
壯漢:從后面沖出。把狼打死。
旁白:老狼到死也沒有明白,二十個羊羔加二十個牛犢怎么變成二十個壯漢了。
4、根據所制誠信檔案,進行班級誠信之星評選。
★ 守信情況記載 ▲ 失信情況記載
完成作業(獨立完成、準時交、質量好) 未完成作業(抄襲、緩交、未做)
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積極思維 上課違反紀律,做小動作,消極懶惰
無人監考時,能自律 無人監考時作弊
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人前背后,言行相離
說實話,辦實事 說假話,做違規事(如去網吧、游戲房)
關心、愛護集體,班級勞動認真負責 破壞公物,有損集體,逃避班級勞動
注:對每個學生進行評比,可以每星期或兩星期一小評,每月一大評。守信3項以上為良好,6項以上為優秀;失信3項為不合格。評出每月之星,并記錄在誠信檔案上,也可給以一定獎勵,到學期結束落實到考評中。
5、誠信是什么?
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板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的輕輕一笑;誠信是在一
連串失敗后,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誠信是為徘徊在路口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臉上燦爛的一笑!誠信可以是從前百年老店里賒帳的帳單,也可以是今天人們手中的信用卡。
6、誠信之歌
樹高千丈靠的是土里的根,河流萬里憑的是源頭的本。人生一世要憑那誠和信,國運昌盛,它才是那民族的魂。 握住朋友的手,誠信記心頭,拉起同學的手,誠信辨美丑。誠信雖是付出,它卻讓你擁有,誠信雖是奉獻,它卻讓你永久。誠信是紐帶,連接你和我,誠信是金橋,溝通五大洲。 沒有誠 就沒有愛 沒有信 何為人。誠信是人之根本,宇宙間永存。浩浩天地,朗朗乾坤,我中華民族千年精神,誠信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