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細胞教案
細胞的生長:通過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體積較小,需要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使細胞體積增大,質量增加的過程。
細胞生長:要講清概念、過程(可利用板畫或掛圖,形象地說明植物細胞生長過程中液泡的變化)和結果(體積增大、細胞分化)。
七、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不僅是生物體的結構單位,而且還是生物體的功能單位。
結構單位:生物體(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功能單位:主要是以單細胞動物――草履蟲為例,說明細胞能完成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的各項功能(也可補充單細胞植物――衣藻進一步說明),然后說明細菌、酵母菌的細胞也有同樣的功能。多細胞生物體的細胞功能不具全能性,但都有其功能(舉例說明之)。最后得出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的結論。
單細胞生物,既是一個細胞,也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體。它們具備了生命的一切基本特征,如能攝取食物、排出廢物,能運動,有應激性,能生長和繁殖,有遺傳變異現象。
(介紹草履蟲的結構,是屬于原生動物門纖毛綱的單細胞動物,形狀很像草鞋)如草履蟲能用口溝攝取食物,用食物泡消化食物,用肛門點排出食物殘渣,用伸縮泡排出飛舞等。
多細胞生物是由多種多樣的細胞構成的。各種細胞分工合作,實現多細胞生物完整的生命活動過程。如在多細胞植物中,水和無機鹽的吸收是由根毛細胞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葉肉細胞中完成的,生殖功能是在卵細胞和精子等細胞中完成。
由此可見,一切生物都是以細胞為基本單位出現的,有了細胞就有了完整的生命活動過程。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病毒只有侵入細胞后才能表現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進行基本的生命活動。
小資料:細胞學說
閱讀:病毒
總結:
練習
活動: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一)認識顯微鏡的的結構:可以利用掛圖和實物一邊介紹各部分名稱和作用,一邊讓學生對著顯微鏡記憶、領會,然后讓學生完成圖5.2.2的實驗作業。
顯微鏡的使用:老師一邊講清操作要領一邊示范,采用講一步讓學生操作一步,教師進行檢查及時糾正的方法進行教學。老師要講清以下內容:
1、 取鏡: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
2、 安放:把顯微鏡放置在接近光源的地方,置實驗者前略偏左(距桌邊緣5-10cm),鏡筒向前,鏡臂向后。
3、 對光:二對準: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使物鏡距載物臺2 cm左右);轉動集光器,讓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光線強時用平面,光線暗時用凹面,如要使用高倍物鏡則用凹面),使鏡筒內出現圓形明亮的視野(要求亮度與日光燈相近且無陰影)。
4、 放標本:把待觀察的標本(“6”、“e”、“b ”、“p”等)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好,使標本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5、 調焦:雙眼從側面注視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注意不能碰到載玻片);再用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同時要求睜開右眼,并慢慢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當看到物像時,停止調節粗準焦螺旋,繼而輕輕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