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細胞教案
6、 調節視野亮度:沒有經過染色的標本透光好,需要在暗視野下才能看清楚,可通過縮小光圈或換用平面鏡對光的方法進行調節。
注:如要使用高倍鏡,則選取待進一步觀察的部位,移到視野的中央,轉動物鏡轉換器(不能按在物鏡鏡頭上轉),使高倍物鏡(40x)對準通光孔,再調節細準焦螺旋(切勿轉動粗準焦螺旋,以免不小心壓破標本,損壞鏡頭)。
7、 顯微鏡復原:用紗布將顯微鏡的外部擦試干凈,將兩物鏡偏離通光孔,鏡筒下降到最低位置,反光鏡處于豎直位置,放回鏡箱中。
顯微鏡使用時注意事項:
1.取送方法要正確。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使顯微鏡保持垂直,不允許用一只手提顯微鏡;
2.鏡頭的保護。鏡頭只能用專用的擦鏡紙擦拭,要順一個方向擦;
3.粗、細準焦螺旋的使用.使鏡筒下降時,一定要用眼睛看著物鏡,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接近玻片,以免砸壞物鏡和玻片標本;
4.制作臨時裝片。臨時裝片一定要蓋蓋玻片,以免鏡頭接觸玻片上的液體。使用染液時,不要使染液碰到鏡頭,以免染液損壞鏡頭;
5.轉換器的使用。不要用手指扳著物鏡轉換,以免使物鏡鏡頭松動而改變焦距,影響觀察的清晰度。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指握住轉換器的邊緣進行轉動;
6.聚光器的使用。顯微鏡最下面的一個螺旋是使聚光器上升和下降的螺旋。聚光器上升,通向物鏡的光線變強,視野變亮,反之則暗;
7.光闌的使用。在聚光器的下方有光闌,可以通過一個小桿的移動,改變進入物鏡的光通量,改變視野亮度;
8.制作目鏡的指示針
(二)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
復習顯微鏡的用法,用洋蔥表皮永久裝片練習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讓學生先感受一下細胞形狀)。由于學生從未看到過細胞,因此觀察時往往將載玻片、蓋玻片或鏡頭上的一些臟東西或氣泡當成是細胞,教師要充分利用媒體或掛圖展示細胞,及時糾正學生的偏差。
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采用邊講邊示范的方法,講清以下要點:
8、 擦片:用紗布或吸水紙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干凈。
9、 滴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10、 取標本展平:用鑷子夾取洋蔥的內表皮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用鑷子將薄膜展平。
11、 蓋片:取一蓋玻片,先讓其一邊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用鑷子夾住蓋玻片的另一邊,然后輕輕放下(以免產生氣泡),再用吸水紙吸去蓋玻片外多余的水(如有較多的氣泡,可在蓋玻片邊緣的一側滴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
12、 染色:把染色液滴在蓋玻片邊緣的一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
觀察臨時裝片:(看不清晰主要是標本撕得太厚,細胞重疊所致,應重新制作)
然后再觀察人口腔上皮永久裝片。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動物細胞結構;觀察細胞質流動;生物畫圖
臨時裝片方法基本上相同,本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取標本,口腔上皮細胞不易取下可以多刮幾下,用力可稍大一點,牙簽不能太細太尖(可用棒冰棍代替);口腔一定要清洗。觀察細胞質流動時,黑藻的葉要先照光,取細嫩的葉制成臨時裝片。
生物圖畫法要求交代清楚,老師可邊講邊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