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科學入門教案
(2) 動物體內的四大組織是: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1) 植物體內的組織有: 機械組織 營養組織 分生組織 保護組織 輸導組織等.
(2) 生物體生長的原因: 是細胞不斷分裂. 生長和分化的結果. 細胞在分裂時最顯著的特點是母細胞核內出現染色體并平分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而產生不同組織的原因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8. 細菌和真菌: 統稱微生物. 細菌: 屬原核生物 有球菌, 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形態. 真菌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絲形成的子實體。
細胞名稱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葉綠體 細胞質 液泡 屬于
植物細胞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動物細胞 無 有 有 無 有 無 真核生物
真菌細胞 有 有 有 無 有 無 真核生物
細菌細胞 有 有 無 無 有 無 原核生物
第三章 地球與宇宙
1、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6378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左右,僅差0.33%。
2、地球儀是縮小的地球模型,經緯網將地球分為若干個部分,能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位置。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將地球對分成東西兩半球。
3、地圖是用不同的符號、顏色等把縮小了的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事物在紙上表現出來,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比例尺分類:方向表示方法:線段式、文字式、數字式
4、太陽是能發光發熱的氣體球體,他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10倍多,表面溫度約為6000℃,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活動的周期為xx年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約38.44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1/400,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質量是地球的1/81,月球的直徑是3476千米、為地球的3/11、太陽的1/400。
月球上沒有水和空氣,晝夜溫差大,因此無生命,無天氣變化,不能聽到聲音。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環形山(主要是隕石撞擊而形成的),在地球上看到月球上亮的部分是高原或山脈,暗的部分是盆地或山谷。 由于月球質量小,所以月球對它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就小。
6、星座是為便于認識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個區域,這些區域稱星座。星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東右西。北極星在小熊座,織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鷹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南天星空中天狼星是最亮的星,北極星總在北方。把北斗星斗前二星連線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約5倍距離即可以找到北極星,斗柄指向隨季節變化:春夏秋冬對應東南西北。
7、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有太陽、九大行星、衛星、慧星等天體按一定軌道圍繞_太陽公轉而構成。日地的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
8、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億多個,所有的星系構成了宇宙。
9、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樣不會發光,太陽總是把半個月球照亮, 則我們看到的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 b. 是由于日,地,月有規律地相對運動造成三者相對位置改變,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反射部分也有規律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