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科學入門教案
(3) 當月相出現上弦月和下弦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成90度角;當看到新月,滿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成90度角.
(4) 新月出現在農歷每月初一, 滿月出現在農歷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現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現下弦月.
(5)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 為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
10、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時會看到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擋住了全部太陽光時,就發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擋住了全部太陽光時,就發生了日偏食. 日環食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光的中間部分就發生了日環食.
(3) 日全食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先后順序是: 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的西緣開始, 東緣結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的公轉運動.
(4) 月球發生月食時并非全黑,而呈古銅色,這是由于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
(5) 月球本身不發光,當日,地,月位于一條直線上, 月又位于日,地的一側,當月球被地球的陰影逐漸遮掩,就發生了月食現象.
第四章 物質的特性
1。各種固體熔化的特點不同,可以將固體分為兩類。一類叫晶體:具有一定的熔點。像硫代硫酸鈉、明礬、金屬、石膏、水晶等。另一類叫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像松香、玻璃、蜂蠟、橡膠、塑料等。
2。熔點是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之一,不同晶體熔點不同,冰熔點是0℃。硫代硫酸鈉的的熔點是48℃。金屬鎢的熔點在金屬中是最高的。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
3。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一切液體在凝固時都要向外界放熱。
4. 液體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 它們都會吸熱. 蒸發是在任何吸下都能進行的,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 液體的溫度, 液體的表面積,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的速度. 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 沸騰是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的,并且溫度保持不變. 沸騰的條件是: 溫度達到沸點; 繼續吸熱。不同液體沸點不同.
5. 氣體液化是液體汽化的逆過程過程,也叫凝結. 會凝結熱. 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降低溫度和降低. 實際中我們看到的”白氣” 等現象都是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
6. 升華和升華是固態與氣態之間的相互轉變. 升華時會吸熱.
7.分子是構成物質的的一種微粒, 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分子一直在無規則運動,分子間的空隙和分子的運動是物質發生擴散的原因,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生擴散的現象, 但在氣體中擴散的最快. 分子的擴散快慢還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擴散得越快.
8. 物質在液體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質其溶解強弱不同, 物質溶解性的強弱由物質的溶解決定的, 還會隨溫度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9. 物質的酸堿性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不同的物質酸堿性的強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試液可以測定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 用ph試紙可以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ph值的范圍是0—14, ph值越越小, 物質的酸性越強; ph值越高, 物質的堿性越強.測定的方法是: 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被測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 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從最接近的顏色來確定被測溶液的標準比色卡.
10. 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兩種變化的區別在于變化過程中有無新的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伴隨著化學變化的發生. 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