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科學聲和光復習
聲和光復習
教學目標 1、 了解聲音的發生、傳播方式,了解聲速跟介質、溫度的關系。
2、 記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4米/秒。
3、 知道樂音的三要素、超聲波與次聲波。
4、 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5、 能完成有關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等光學知識。
重 點
難 點 聲音的發生、傳播方式、聲速。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
完成有關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等光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聲音產生于振動的物體,即聲源。聲源程序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聲源產生的聲音以聲波的形式通過介質向周圍傳播。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成為傳播聲音的介質,但是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的聲速是不變的,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速是不同的。且聲速與介質的溫度有關,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是一個球面,它傳播于整個空間。v = f•λ
v = 344米/秒
2、音調、響度和音色被稱為樂音的三要素。
音調:是樂音的高低,它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響度:是聲音的強弱,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
音色:由聲源的種類決定。
3、超聲波、次聲波:頻率高于xx0赫茲的聲波為超聲波。它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為次聲波。
例題:1、夏日里,某同學在距離高墻140米處敲鑼,0.8秒后聽到敲鑼的回聲。由此可知,當時的聲速是多少?
2、一輛汽車以36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在距正前方峭壁455米處鳴笛,試計算:(1)司機經過多長時間才能聽到回聲?(2)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峭壁多遠?
二、 光的發生與傳播
1、光源發出的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在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真空中的光速最大,其數值是3×108米/秒
光射到任何物體表面都能發生反射現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均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總是正立、等大、等距的虛像,即物與像以鏡面為軸對稱。確定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位置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光路圖,按照光的反射定律具體作出虛像的位置;二是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用對稱法直接作出像的位置。
作光路圖時要注意:光線用實線表示,且要標明箭頭方向;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和虛像用虛線表示。
例題:1、有同學說“影子”和“倒影”是相同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2、一束光線垂直射到平面鏡mm`上,若要使它的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互相垂直,應將鏡面如何轉動?
3、一個1.7米的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一路燈走去,在某一時刻,人的影長l1=1.8米,經過2秒鐘人的影長縮短為l2=1.3米,求該路燈懸掛的高度。
布置作業:《自學導航》39頁學力自測。
板 書 設 計 課 后 小 結
聲和光復習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聲源 聲波 v = f•λ v = 344米/秒
音調、響度和音色被稱為樂音的三要素
超聲波、次聲波
例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