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九年級Unit 3教學設計及評析(精選3篇)
《英語》九年級Unit 3教學設計及評析 篇1
的用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學校或其他制度的討論,培養學生自我判斷是非的能力,作為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針對一些社會的不良現象,也應該有極強的判斷力和正義感。
4.能力目標:能正確使用情態動詞和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結構表達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和觀點。
5.探究活動(任務):結合班上的實際情況,分小組分別討論,編寫 一份行之有效的、受同學們歡迎和認可的班級規章制度,并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較和修改,最后將之作為正式的班規張貼起來。
【教學過程】
1.導入。
T:Do you love our class?
Ss:Yes.
T:Did you do anything bad for our class?Do you have any bad manners?
Ss:Yes.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S:Some students often make noises.
S:Someone sleeps in class.
S:Someone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
S:Someone often throws litter on the ground of our classroom.
S:someone often draws on the wall and make it very dirty.
( 一些基礎差的學生也談論起來,只不過他們用中文,英語好的學生幫助他們用英語表達。)
2.分組討論。
T:What should you do to make our class better?Discuss in groups.
(全班分成9個小組,每組有6 個人,人人參與,各抒己見。小組長主持并作筆錄。教師巡查指導) 以下是第一小組的討論情景。
Group 1
S:I think students should keep quiet in class.
S:I agree with you.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 in the classroom.
Group Leader:Have you ever been sleeping in class?(問一個上課經常睡覺的學生) Do you know “sleep ”?(做睡覺狀)
S:(不好意思地說):Yes.yes, sometimes…
Group Leader :What should you do from now on?
S:No sleep.(其他組員幫他糾正。)
Ss:Are you sure you will not sleep in class?We don’t think you should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from now on.(大家鼓掌認可 ,那位同學紅著臉表示接受。)
Group Leader :Do you know who often throws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or from the window? (隨手做扔垃圾狀。)
Ss:He —(大家都指著一位男生) You shouldn’t be allowed to throw the rubbish anywhere.You will be a good student if you don’t do that again!
S;Sorry, anyone is not allowed to litter anywhere and I want to be a good student!(鼓掌通過)
…
我巡視了整個教室,各個小組都討論得非常熱烈, 連那些平時英語學得差的學生也跟著議論起來 ,有時用英語 ,有時用漢語,其他成員有時幫他們翻譯。
3.制定班規。
為了操練句型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我讓6個小組做計時游戲比賽 ,規則是每個小組分別說出幾條班規,由組長先說,然后傳給另外一個成員,依次傳下去,每個成員必須小聲傳話,最后一個成員到事先準備好的記錄員處陳述本小組制定的班規。規定時間為兩分鐘。最后以制定的班規條數多而且句型運用正確的小組獲勝。游戲一宣布開始,6個小組群情激昂,不甘落后。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然后6個小組在黑板上呈現本組制定的班規。有些小組竟然說出6條班規來,而且每句都正確運用了句型。我非常驚訝,我知道剛才的小組討論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心里非常開心,我的預期目標達到了。最后經過對比篩選出了十條班規。我讓班長大聲宣布,每一條都讓全班同學舉手表決通過,制定出正式的班規,張貼公布,最后全班朗讀班規。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throw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ak English loudly.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get to class late .
…
3教學設計及評析》
《英語》九年級Unit 3教學設計及評析 篇2
外研版必修三基于學習方案的聽說教學(2)【教學設計】
《英語》(高中,外研版)必修三module 1第3課時
基于學習方案的教學設計
項目 內 容
教學內容 關于英語聽說技能的培養和訓練,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掌握一定的聽說技能。
學習目標 從以下學習目標中確定四類、每類至少一項作為自己的本課時學習目標。
語言知識 (1) 學習cardiff, valencia, edinburgh等重要歐洲城市的知識;
(2) 進一步鞏固閱讀文章中的歐洲城市的相關知識;
(3) 掌握question tags的升降調 。
語言技能 學會在聽說的語言交流過程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熟練介紹某地區位置和文化等特色。
語言運用 (1)學會抓住要點進行提問和回答的技巧;
(2)學會note-taking的技巧;
(3)通過question tags的升降調表達疑問或肯定語氣,達到語言交際目的。
文化意識 進一步了解歐洲的著名城市及其歷史文化、文藝建筑。
情感態度 在了解并尊重異國文化的同時,熱愛并傳播家鄉及祖國文化。
學習策略 (1)在新舊語言知識之間建立聯系;
(2)把一個領域(閱讀、寫作)的知識和技能轉移并運用到另一個領域(聽說);
(3)利用升降調表達疑問或肯定語氣;
(4)利用提問和回答的技巧完成真實的語言交際。
任務 課時任務:根據自己的選擇,完成介紹某地的任務。
評價標準 從以下標準中選定至少兩項作為你本單元學習的評價標準。
1、理解question tags的用法,并能準確運用。
2、理解描述旅游特點的語句,并能準確運用。
3、學會根據語用目的選擇介紹的內容。
4、借助同伴的啟示與幫助,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
學習資源 如何設計問卷的短文。
預設時間 學習步驟 學習目的 教學方案 學習方案 學習資源
預習 了解問卷設計的目的性 提供how to make a questionnaire材料給學生預習 閱讀how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完成教材71頁表格中you部分的內容 課前學習方案
教材
第1’ 任務呈現 了解任務 詢問各自上一課時確定的語用目的。
今天的任務是完成自己對某地的介紹,語用目的要明確,介紹要與語用目的相符。今天學習聽力,了解如何根據語用目的選擇內容。 根據各自選擇了解任務 教師話語
第2-10’ 聽力訓練 增加新的歐洲城市文化信息,提供更多選擇。 預測:西班牙人carlos來到英國倫敦,他會對什么信息感興趣?
告訴學生:“預測”對聽力理解很有幫助。歷史和地理知識對本次“預測”很有用。
同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信息。
學生第一次聽對話,完成活動1。
學生第二次聽對話,完成活動2、3。
學生第三次聽對話,聽懂并說明question tags的語調所表達的信息。
全班討論:外國人carlos對英國的什么信息感興趣。 通過聽力材料了解更多的歐洲著名城市的知識,鞏固學過的相關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教材第6頁的聽力材料。
第11-25’ 聽力訓練 通過有趣的競猜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深入任務:捕捉具體信息,掌握note-taking的技能。 預測:如果要通過知識競賽吸引游客,應該問游客什么問題?
個體活動:第一次聽對話,利用已有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回答問題(限時競猜)。
即時評價:確定最快速的前五名學生。
第二次聽對話,捕捉jill 和sam的答案。
之后兩人活動:核對答案,商討解決其中的差異,比較二人筆記的異同及其對于答題的有效性,完善筆記。
全班討論:are the questions good for attracting tourists? 利用聽說材料進一步鞏固歐洲的城市文化知識,為下一步的聽說活動做準備。
聽對話并思考:jill 和sam得答案與自己的一樣嗎?
聽的過程中,要記錄關鍵信息。 教材p71的活動。
第26-35’ 討論設計 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you are asked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to attract tourists to china, 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like to ask?
小組活動:設計五個中國知識問答題,以吸引游客來中國旅游。 小組活動:評價教材中設計的問題,設計五個問題。 課中學習方案
第36-44’ 成果展示 明確語用目的 每組呈現本組設計的問題,大家討論是否達到其吸引游客的目的。
同時評價其語言。鼓勵根據需要使用的tag questions。 呈現各組討論結果,評價活動 各組設計的問題
第43-45’ 作業布置 鞏固強化 課后根據自己確定的語用目的,完成對某地的介紹。 完成任務,復習鞏固 閱讀材料
課前學習方案
1. read and learn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hints for designing questionnaires
1. do keep the questionnaire brief and concise.
2. do order categories, such as:
1) never 2) seldom 3) occasionally 4) frequently
3. do consider combining categories. in contrast to the options listed just abov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1) seldom or never 2) occasionally 3) frequently
4. do ask responders to rat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imuli.
5. do cho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category language and logic. the extent to which responders agree with a statement can be assessed adequately in many cases by the options: 1) agree 2) disagree
however, when many responders have opinions that are not very strong or well-formed, the following options may serve better:
1) agree 2) tend to agree 3) tend to disagree 4) disagree
these options have the advantage of allowing the expression of some uncertainty. in contrast, the following options would be undesirable in most cases:
1) strongly agree 2) agree 3) disagree 4) strongly disagree
some would say that "strongly agree" is redundant or at best a colloquialism.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comfortable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ith some uncertainty.
6. avoid open-ended questions. in most cases open-ended questions should be avoided due to variation in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respond in writing.
7. avoid the response option "other."
8. avoid responses at the scale mid-point and neutral responses, such as:
the instructor grades fairly.
1) agree 2) tend to agree 3) undecided 4) tend to disagree 5) disagree
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
在設計調查問卷時,設計者應該注意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①問卷不宜過長,問題不能過多,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回答完畢。
②能夠得到被調查者的密切合作,充分考慮被調查者的身份背景,不要提出對方不感興趣的問題。
③要有利于使被調查者作出真實的選擇,因此答案切忌模棱兩可,使對方難以選擇。
④不能使用專業術語,也不能將兩個問題合并為一個,以至于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⑤問題的排列順序要合理,一般先提出概括性的問題,逐步啟發被調查者,做到循序漸進。
⑥將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和涉及被調查者個人隱私的問題放在最后。
⑦提問不能有任何暗示,措詞要恰當。
⑧為了有利于數據統計和處理,調查問卷最好能直接被計算機讀入,以節省時間,提高統計的準確性。
2. complete the you part on page 71.
課中學習方案
try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to attract tourists to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語》九年級Unit 3教學設計及評析 篇3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
2.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提高他們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的運用.
難點: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的運用.
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 什么叫不等式?說出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
2. 當x取下列數值時,不等式1-5x<16是否成立?
3,-4,-3,4,2.5,0,-1.
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數量關系:
(1) x的3倍大于x的2倍與5的差; (3)y的 與x的 的差小于2;
(2) y的一半與4的和是負數; (4)5與a的4倍的差不是正數.
4. 按照下列條件寫出仍然成立的不等式,并說明根據不等式的哪一條基本性質:
(1)m>n,兩邊都減去3; (2)m>n,兩邊同乘以3;
(3)m>n,兩邊同乘以-3; (4)m>n,兩邊同乘以-3;
(5)m>n,兩邊同乘以 .
(以上各題中,從第2題開始,用投影儀打在屏幕上.學生在回答上述問題時,如遇到困難,教師應做適當點撥)在學生回答完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指出:本節課我們將通過學習例題和練習,進一步鞏固并熟練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尤其是不等式基本性質。
二、講授新課
例1 在下列各題橫線上填入不等號,使不等式成立.并說明是根據哪一條不等式基本性質.
(1)若a–3<9,則a_____12; (2)若-a<10,則a_____–10;
(3)若 a>–1,則a_____–4; (4)若- a>,則a_____0.
答:(1)a<12,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2)a>-10,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
(3)a>-4,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2. (4)a<0,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
(在講授本課時,應啟發學和在添加不等號“>”或“<”時,要和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進行對比,觀察它是根據不等式的哪條基本性質,是怎樣由已知條件變形得到的.同時還應強調在運用不等式基本性質3時,不等號要改變方向=
例2 已知,用a<0,“<”或“>”號填空:
(1)a+2_____2; (2)a-1_____–1; (3)3a_____0; (4)a-1______0; (5)a2 _______0; (6)a3______0; (7)a-1______0; (8)|a|______0.
答:(1)a+2<2,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2)a-1<-1,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3)因為3a,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2. (4)- >0,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
(5)因為a<0,兩邊同乘以a<0,由不等式基本性質3,得a2>0.
(6)因為a<0,兩邊同乘以a2>0,由不等式基本性質2,得a3<0.
(7)因為a<0,兩邊同加上-1,由不等式基本性質1,得a-1<-1.
又已知,-1<0,所以a-1<0.
(8)因為.a<0,所以a≠0,所以|a|>0.
(本例題除了進一步運用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外,還涉及了一些舊的基礎知識,如a<0表示a是負數;a>0表示a是正數;|a|是非負數.后面幾個小題較靈活,條件由具體數字改為抽象的字母,這里字母代表正數還是代表負數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例外 判斷下列各題的推導是否正確?為什么?(投影)(請學生回答)
(1)因為7.5>5.7,所以-7.5<-5.7; (2)因為a+8>4,,所以a>-4; (3)因為4a>4b,所以a>b; (4)因為a<b,所以 < >'
(5)因為 >-1,所以a>4; (6)因為-1>-2,所以-a-1>-a-2;
(7)因為3>2,所以3a>2a.
答:(1)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 (2)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3)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2. (4)不對,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應改為 > ; (5)因為 >-1,所以a>4
答:(1)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 (2)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3)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2. (4)不對,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3,應改為 .
(5)不對,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5,應改為a<4.
(6)正確,根據不等式基本性質1. (7)不對,應分情況逐一討論.
當a>0時,3a>2a.(不等式基本性質2)
當a=0時,3a<2a.
當a<0時,3a<2a.(不等式基本性質3)
(當學生在回答本題的過程中,當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教師應做適當引導、啟發、幫助)
三、課堂練習(投影)
1.按照下列條件,寫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
(1)由-2<-1,兩邊都加-a; (2)由-4x<0,兩邊都乘以- ;
(3)由7>5,兩邊都乘以不為零的-a.
2用“>”或“<”號填空:
(1)當a-b<0時,a______b: (2)當a<0,b<0時,ab_____0;
(3)當a<0,b<0時,ab____0; (4)當a>0,b<0時,ab____0;
(5)若a____0,b<0,則ab>0; (6)若<0,且b<0,則a_____0.
四、師生共同小結
在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出:①在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時,當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字母,字母代表什么數是問題的關鍵,這決定了是用不等式基本性質2還是基本性質3,也就是不等號是否要改變方向的問題;②運用不等式基本性質3時,要變兩個號,一個性質符號,另一個是不等號.
五、作業
1.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1<0; (2) x>- x+6;
(3)3x>7; (4)- x<-3.
2.設a<b,用“>”或“>”號連接下列各題中的兩個代數式:
(1)a-1,b-1; (2)a+2,b+2; (3)2a,2b;
(4) ; (5) ; (6)-b,-a.
3.用“>”號或“<”號填空:
(1)若a-b<0,則a_____b; (2)若b<0,則a+b_____a;
(3)若a=0,則a+b_____b; (4)若 <0,則ab_____;
(5)b<a<2,則(a-2)(b-2)____0;(2-a)(2-b)____;(2-a)(a-b).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不等式基本性質,尤其是基本性質3.故在設計教學過程 時,注意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讓學生以練為主,從而使學生在初步掌握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通過口答,筆做,討論等不同的方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將不等式正確、靈活進行變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