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第2章 第2節 常見的動物教學設計
第2章 第2節 常見的動物(1)學情分析: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對于分類知識已經有所了解;生活也教給了學生一些分類的經驗;事實上分類也只能根據事物的特征。動物分類知識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動物種類繁多,特征千變萬化,以它來學習分類方法有所不妥,不利于動物分類體系的建立。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簡單進行分類。無助于分類思想的強化,因此這里教學目標可設計為有目的地進行分類。要求學生分組對某些動物進行分類,同時要求說出為什么這樣分,這樣分有什么好處。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辨析生物學分類中經常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這種分類方法有什么道理,這樣分的好處是什么?為了說明這種分類方法的意義,就不得不補充脊椎骨和脊柱出現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意義(支持體重,使軀體可以長得大;可以保護脊髓、內臟;可以附著肌肉使得運動快速,增強適應能力。)。最后應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動物。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學習分類,分類需要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是有目的的; 2、了解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了解分類的依據是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3、了解常見動物的分類。能力目標:1、學習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學習表達和交流能力,發展合作、實踐和創新能力。 3、利用分類學知識解決動物分類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2、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教學難點:如何理解動物要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怎樣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動物的重要特征上。教學方法:教師參與的分組討論式學習媒體形式:動物圖片和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引起學生思考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大約125萬種。展示動物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上的各種動物。為了研究與識別它們,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分類學習。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根據物體的特征做過一些分類。例如:物體分為生物體和非生物體,生物可以分為動物和植物。對動物分類時,也要先仔細觀察和研究,了解動物的具體特征,在根據這些特征進行分類。 聽教師講述和觀察圖片或多媒體課件。思考怎樣對動物進行分類。分類舉例請學生看書本上35頁,閱讀文字,再舉出三種可以作為分類的特征。試問:分類可以多種多樣,每種分類有什么特色,這樣分有什么好處。 閱讀,思考,解決問題和回答問題。分組練習明確要求:對桌上的動物(圖片或標本)進行觀察,根據他們的特征進行分類。分成兩類。分類方法可以多種,但分類后,要能明確匯報,我們為什么這樣分,根據什么、目的是什么。學生動手,動腦,動筆。討論完成任務。匯報分類情況 教師點評 學生分組匯報引導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學生的分類中可能會有,那就進行比較講解。如果沒有,教師提出動物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分類的依據是動物體內的脊椎骨。要求學生閱讀圖2-10。提出問題這樣分的好處是什么?討論解決答案。 聽講,閱讀,思考,討論,表達。了解更多的動物 完成書本上36頁的討論,要求寫在自己的練習上,然后抽小組的同學來匯報,看正確程度和數量。 回憶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書寫,匯報。小結:這節課的主要學習任務是什么? 課題: 第2章 第2節 常見的動物(2)學情分析: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可以進一步分類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分類可以逐級進行。分類的方法、過程和結果,學生已經基本了解,可以略講。各類動物的主要特征需要進一步了解,它是動物檢索、歸類的基礎,也是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識。因此這一塊應該是重點內容。對于動物的基本特征的介紹并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可以布置學生自己去查找,給予他們一個逐漸積累的時間和過程。在了解各類動物特征的基礎上,再介紹分類檢索的方法。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歸納脊椎動物各綱的主要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見代表動物; 2、利用猜動物游戲,鞏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主要特征;3、學習利用43頁的分支檢索表,根據動物的特征來進行歸類,填寫42表格;能力目標:1、學習收集和利用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學習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熱愛大自然,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樂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和難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特征的歸納和記憶。動物的特征多,差異大,每綱的動物特征多有例外,部分學生容易專牛角尖,不容易總體把握動物的主要特征。在這一塊學生的興奮點高,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善于控制學生的學習。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游戲、師生互動媒體方式:圖片及文字資料教學過程:教師: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動物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分類的依據是動物的體內是否有脊椎骨。現在知道地球上的脊椎動物有4.7萬種左右,形態特征各異,要了解他們還需要進一步分類,我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上堂課已布置同學去收集信息,現在請準備一下,我們請同學來交流,介紹。也希望其他同學能夠補充。學生:魚類介紹、補充; 兩棲類介紹、補充;爬行類介紹、補充;鳥類介紹、補充;哺乳類介紹、補充;教師:簡單歸納各綱的主要特征。(也可以利用課件)教師:下面我們來做猜動物游戲。介紹規則要求,可以準備好卡片。學生:猜動物游戲活動,鞏固各綱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師:從游戲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脊椎動物具有相同的形態特征,根據這些特征可以把脊椎動物分為五大類。在發現一些自己不認識的新動物時,同樣可以用是或不是來確定它屬于哪一類。教師:下面一起來看43頁的圖,學會后,來判斷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并說明理由。學生:具體判斷回答,填寫。教師:檢查、評判學生做的情況,再出示幾種不常見的動物進行判斷(如海馬、海龜、白鰭豚)。小結:動物的分類可逐級進行,脊椎動物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他們各自都有許多相似的特征和生活習性。掌握了這些特征,我們可以用來檢索未知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