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我們的心聲
學生觀察、討論并回答(3分鐘)
教師歸納總結:
黑體字:方頭方尾,粗細一致,莊重醒目
宋體字: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筆有棱角,俊俏秀氣
活動三:宋體字的來歷
提問:你知道宋體字的來歷嗎?
學生討論并回答。(2分鐘)
教師總結講解:
宋體字源于宋代,在明代確立。宋體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體。宋體字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棱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創始人據說是南宋秦檜,人們惡其行,對于他創造的字遂不以其姓氏命名而稱“宋體字”。
活動四:結構和筆畫
同學們,怎么樣才能把字的結構合理的搭配呢?我們共同從以下的游戲中來找出答案!(此處課件用游戲的形式設計一些具體例子,讓學生分析比較,教師加以引導,再共同得出結論)
1.漢字的間架結構
(1)字體勻稱,大小統一
(2)結構嚴謹,比例得當
(3)上緊下松,上小下大
(4)有爭有讓,適當穿插
2.宋體字基本筆畫的特點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基本筆畫的道具讓學生觀察比較,也可在黑板上演示一下)
(1)橫(2)豎(3)撇(4)捺(5)橫折(6)豎勾(7)三點水(8)豎彎鉤(9)點
活動五:宋體字的書寫步驟
(以“永”字為例,教師在黑板上當場演示)
1.打格:要求學生在紙上打三個邊長為4cm的“田”字格。
(教師在黑板上打兩個邊長為30cm的“田”字格)
2.骨架:用單線條畫出字的骨架。
注意:“頂天立地,左右碰壁”。
(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出“永”的骨架)
3.勾邊:在骨架上用宋體字的筆畫勾邊。
(教師在勾邊時,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某一筆畫應該怎么勾,讓學生參與其中,師生共同完成,形成良性互動)
4.填色:可以填成單色也可用其他方法填色。
活動六:動手做一做
在作業本上打好的方格內用宋體字寫出自己的姓名。
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開自評、互評。優秀的作業可以拿到展臺上展示。
活動七:課堂小結,課后拓展
看了同學們書寫的宋體字,老師覺得非常好。希望同學們能把今天所學的東西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就以下問題進行探究:
1.宋體字為什么橫畫細,豎畫粗。
2.宋體字的筆畫和楷書書法筆畫有什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