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版畫(精選7篇)
單色版畫 篇1
課題: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版畫,用油磙、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的: ①了解版畫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 ②嘗試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幅單色版畫。 ③培養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是版畫的制版工藝和特點。 難點是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跟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廢紙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來。 ②可多印幾個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同桌之間也可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③想一想為什么回出現這種紋理呢?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是現在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 槍 [西班牙]畢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棟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后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涂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單色版畫。 六、展示點評
單色版畫 篇2
課題: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用油磙、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的:①了解版畫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 ②嘗試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幅。 ③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是版畫的制版工藝和特點。 難點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 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廢紙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來。 ②可多印幾個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同桌之間也可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③想一想為什么回出現這種紋理呢?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 槍 [西班牙]畢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棟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后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涂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 六、展示點評
單色版畫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范坤宇。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單色版畫》,出自義務教育階段人美版七年級14冊美術教科書。
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單色版畫》是初中美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本節課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承前:前面學習了“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而版畫是先要繪制線條,然后刻畫,印刷的一種繪畫。這節課也是對造型·表現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 啟后:另一方面,又為下一節手工制作、設計·創作奠定了基礎,
2、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征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喜歡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線條圖像的表達,小學時候也學習過吹塑紙版畫,對造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于創造性的表現,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降低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教學目標
1)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了解單色版畫的起源發展,單色版畫的制版工藝與特點
通過學習,可以獨立研究,完成一幅單色版畫。
2、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與創作,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并且能更加的喜歡單色版畫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
2)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色版畫的起源發展,單色版畫的技法、制版工藝及步驟 難點:單色版畫的技法、制版工藝及步驟
二、 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
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本節課我將運用直觀感受法、分組討論法讓學生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美術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老師這里收藏了這樣一本書,這是什么形式的畫?
每一幅都相當的漂亮,想要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有可能嗎?同學們幫老師想個好辦法?”
設計意圖:以問題的形式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二〉講授新課
1、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①帶著“你了解版畫嗎?了解分類嗎?”這樣的問題去欣賞版畫作品 學生回答,教師歸類
②欣賞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雕印的佛經《金剛般若經》的扉頁木刻版畫《祗樹給孤獨園》,這是世界公認最早的版畫,存在英國博物館,了解其的相關知識;了解單色版畫的起源發展以及版畫所用的材料分類。
設計意圖:現代教學論指出,美術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里,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2、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①欣賞不同材料制作的版畫,學生分析各種材料的不同以及制版工藝。 技法有哪些呢?
感受各種材料制作出來的版畫的特點。分小組討論交流單色版畫的步驟。
3、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各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①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
③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單色版畫的方法?
4、 布置作業,提高升華
①通過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你能不能做出其他類型的版畫呢?先分組或者個人設計圖稿,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體驗整個創作的過程。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分組創作和獨立個性創作兩項作業,分組創作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鞏固,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5、板書
單色版畫
分類:按照制版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凸版畫、凹版畫、孔版畫、平版畫等 按照制版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紙版畫、石版畫、木版畫、銅版畫絲網版畫等。
步驟:構思—畫稿—制版—涂色—印刷
單色版畫 篇4
課題:單色版畫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具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版畫,用油磙、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的:
①了解版畫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
②嘗試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幅單色版畫。
③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是版畫的制版工藝和特點。
難點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 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廢紙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來。
②可多印幾個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同桌之間也可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③想一想為什么回出現這種紋理呢?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 槍
[西班牙]畢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棟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后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涂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單色版畫。
六、展示點評
單色版畫 篇5
課題:單色版畫
年級:七年級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并且有復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單色版畫,用油滾,毛筆,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單色版畫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讓學生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感悟材料的質感和藝術美,體會造型的樂趣。
②技能目標: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紙版畫,學會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耐心細致的學習品質。
③情感目標:欣賞優秀范例,啟發創造思維,在評論作品中提高視覺感受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相互尊重,互相接納的學習品質。
④創造目標: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感受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
教學難點:學生的制版和上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范畫,紙版,吹塑紙,水粉紙,畫筆,小鐵夾鉛筆等
學生準備:水粉顏料,水粉紙,吹塑紙,畫筆,紙版,剪刀。
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紙上印出指印。
1. 看一看能不能印出來。
2. 可多印幾個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同桌之間也可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3. 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紋理?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版畫介紹
什么是版畫?做過版畫嗎?
版畫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畫,它不同于一般繪畫。刻制一塊版畫即可印出多幅同樣的作品,主要分黑白兩色和彩色。
版畫的種類——金屬版畫、木版畫、紙版畫等
幾種版畫的制作方法(教師講解)
教師結合課件進行介紹,版畫從制作方式來分可以分為漏版法、刻版法、剪貼法等。
漏版法:是把需要著色的部分刻掉、形成鏤空的效果。
刻版法:指在木板上用刀等工具刻制成的底版。
剪貼法:使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版上。
四.畫前提示:
新買的吹塑紙有一層油性物質,而粉印版畫是水性顏料,往版上涂色是會因為油水分離而產生水珠現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對吹塑紙板表面進行一番處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個吹塑紙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時,顏色就會附上。
五.講解吹塑紙版畫的制作(學生觀看示范錄像,教師講解)
①.利用吹塑紙這種材料,用圓珠筆,5b鉛筆或自制粗細不同的硬筆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陰刻的方法,直接刻畫出所需要表現的內容。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②.學生動手制版,自畫,自刻,4個人為一組制作,兩個制版,另外兩個在水粉紙上涂色(一般以黑色為好)教師作巡回指導,刻外輪廓紙選用較粗的筆刻,稍微刻重一點。
③.印刷過程:
固定一端
涂上顏色,顏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輪廓線,顏色要濃要稠。
涂好一部分顏色后將畫紙蓋回版上,在相應的部分用手掌壓掃。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①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種顏色的筆,將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②粉印除平涂外也可以采用疊印的方法,產生一種特殊的肌理效果)
六.學生作品成果展示: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同學之間進行自評和互評。
反思
通過這次講課比賽我總結了教學經驗,也發現了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比如,在教學問題的設置中,不是老師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來得出答案,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不到位。比如,在本節課的引入環節選擇學生更加熟悉的語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欣賞效果會更好,對版畫的啟發如果結合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可能理解起來更形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挖掘美術課與其他科目之間的知識鏈接。
其次,整體教學環節非常清晰,充分體現了我校正在實行的“六步三查”課堂模式。整堂課圍繞學習目標展開學習,先將簡單易懂的內容由學生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來完成,較為難懂的內容組織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理解,最后教師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傳授。但在整個教學流程中留給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活動空間比較少,比如在實踐操作環節不要局限于剪貼紙版畫的體驗,還將吹塑紙版畫和實物拓印法也結合起來讓學生體驗和操作效果會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注重知識的拓展,注重對學生拓展性思維的培養。
最后,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更好的完成了教學活動。比如通過課件,清晰明了的設計了教學流程,還將教師的師范活動制作成視屏給學生播放,這樣就節省了更多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同時這樣的形式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多媒體的使用中沒能夠更多方面的發揮其作用。比如,在組織學生實踐操作時閑置的多媒體還可以滾動播放學生作品,從而讓學生接收更多的信息,為創作提供更多幫助。還可以將本節課產生的優秀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全班同學欣賞,以此可以鼓勵做的好的學生來激勵更多學生參與到美術學習中來,對美術產生興趣。所以我要在多媒體操作和應用方面加強學習和探索,發揮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更大作用。
單色版畫 篇6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版畫是繪畫的重要種類之一。它是一種間接性的繪畫形式,通過制版和印刷來完成。《單色版畫》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本課著重讓學生理解凸版單色版畫的成像原理和制作過程。由于版畫具有復數性的特點,作品便于交流,對學生認識繪畫的廣泛性具有重要作用。
2、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喜歡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對于創造性的表現,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降低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單色版畫的表現方法、制作過程,認識單色版畫的審美特征。能夠運用簡單材料,完成單色版畫的設計制作。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和深入分析,認識版畫和版畫的獨特美感特征。學生以個人或合作的方式參與活動,通過欣賞、分析、實踐等方法加深對單色紙版畫的理解,完成好本課作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積極探索單色版畫的實踐活動中,體會完成單色版畫的制作樂趣,在學習和創作中樹立信心,逐步形成欣賞版畫藝術的審美能力。
4、教學重點
(1)認識單色版畫的美感特征,理解凸版畫的成像原理。
(2)掌握制作單色版畫的方法和步驟,提高操作能力。
5、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版畫表現手法,設計、制作有主題的單色版畫作品,表現一定的美感特征。
二、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本節課我將運用直觀感受法、分組討論法、實踐操作法讓學生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美術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組織教學、檢查學具。
2、提問:美術學科的四大表現領域是什么?
3、出示單色版畫的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以問題的形式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二)講授新課
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設計意圖:現代教學論指出,美術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里,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1、出示一張芮法彬的單色木刻版畫作品《秋》,觀察并思考問題:“單色版畫具有怎樣的美感?”
分析作品:大面積的黑色塊中用點的排列和概括的線條表現出柔韌、厚重,具有光影感的荷葉、蓮蓬。小面積的留白處,用以白托黑的方式,刻制出形體與荷葉對比反差很大的小魚。
小結:單色版畫是僅用一種顏色印制的版畫。簡潔、明快,對比強烈。
2、出示一張單色木刻版畫作品《蘆蕩輕舟》,觀察并分析。
分析作品:主要人物采用白色剪影的形式放在畫面中最重要的點上。變化的'線條組合構成了細膩的灰色調,透出一種神秘、誘人的靈性。
小結:單色版畫也可以有豐富的層次,通過點線面形成黑白灰的對比,使畫面有很強的形式美感。
3、欣賞劉著的《大蜻蜓》(實物版)
畫面中有紙張、布料、瓦楞紙、松樹葉等材料,通過混用構成畫面豐富的肌理效果。
小結:單色版畫材料豐富,表現技法多樣。
4、介紹紙版畫:紙版畫是用各種材質、各種紋理的紙板材料,經過不同的手法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畫。由于材料簡易,相對易學。
這里學習兩種紙版畫:
剪貼紙版畫——欣賞耿佳慧的紙版畫作品《大小魚》。
吹塑紙版畫——欣賞劉田田的吹塑紙版畫作品《奔走》。
5、剪貼紙版畫。
A、工具:各種刀具、剪子、刷子、油磙子、木蘑菇、馬蓮等。
B、材料:各種紙板、油墨等。
C、制作步驟:
(1)剪刻: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轉移到卡紙上。用剪刀把畫稿上的形象分版,分別剪或刻出來。
(2)制版:將剪刻好的各個部分用膠水依次粘貼在底板上。
(3)涂色:使用油滾把調好的單色油墨(或水色)均勻滾涂到版上。
(4)拓印:鋪上紙,用木蘑菇或者光滑的玻璃瓶底均勻畫圓壓擦。
(5)完成效果:通過印刷得到的作品,造型概括、形象突出,生動有趣。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播放輕音樂)
作業要求:任選制版材料和方法創作一幅單色紙版畫。
1、題材、內容不限。
2、黑白灰關系明確,畫面具有形式美感。
3、印制清晰,墨色均勻。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分組創作和獨立個性創作兩項作業,分組創作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鞏固,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四)展評學生作品。
(五)師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
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各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A、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B、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
C、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單色版畫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學習了這些版畫制作方法,希望同學們課后能了解更多不同材料的版畫,嘗試用這些材料制作的版畫美化自己的家居生活。
單色版畫 篇7
教材分析
《單色版畫》的設置,通過對比版畫家作品、民間年畫、兒童版畫的對比展示,向學生介紹多種風格的版畫作品了解版畫的造型方式,了解點、線、面的布局方法及各種刀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和表現能力。由于版畫具有復數性的特點,便于交流,因此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版畫作為一種技術性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同時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探究的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 設計理念
1、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2、因為對版畫初步接觸,版畫原理生疏,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強,所以要求教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3、適當地進行分組式教學與輔導。培養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二)導入新課 (2分鐘)
師:首先我們來欣賞一些美術作品,看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放課件) 生:有版畫,和繪畫作品。 師:版畫和其他畫種有什么區別? 生:版畫是印在底上然后印出來的。
(三)新授 (10分鐘)
師:對,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版畫?(板書:版畫)
生1:我認為版畫是做完一張底版后印刷出來的作品。
師:說得很好。版畫,就是通過制版和印刷的過程來完成的,印刷的過程中可以出現許多作品。了解版畫,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版畫的制作工具。首先給大家兩分鐘時間,看看書中使用了哪些用具制作版畫,怎樣制作版畫。
生:看書,小組討論。
師:剛才看書的過程中,你都找到了哪些工具?
生1:我找到了毛筆、刻刀、木板、紙板。
生2 :還有滾筒、油墨。
師:(小結)制作版畫的用具可以分為制版工具和印刷用具。(板書)制版用具主要包括:板材、刻針、滾筒、油畫筆、對版紙、刀等。印刷工具:版畫油墨、水性或中性墨、油性印墨、亞麻油及圖畫紙等。
師:(放課件)欣賞一下這些作品,看一看,版畫中又有什么不同?
生:(看課件后回答)有的版畫的圖案是凸出來的,有的圖案是凹進去的。
師:是的,版畫從形式上分,可以分為凸版、凹版、孔版、平版、混合版等。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是凸版和凹版版畫。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的版畫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給你什么感受?
生:書中的版畫作品主要是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給人的感覺非常簡練。 師:主要可以歸納為:以黑襯白、以白襯黑、黑白互襯。灰色的處理是黑白木刻的關鍵。不同的版材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通過書上的作品,你能不能看出來它作用的版材是什么?
生1:我能看出來一幅作品是在木板上刻出來的。因為畫面上還有木板的紋理。
生2:看書上的作品,有一個是在吹塑紙上做的。
師:木刻版畫:有利于表現刀感味,有力量感,并善于表現出木紋的肌理美。銅版畫:表現風格細膩。吹塑紙版畫:制作簡便。了解了不同的版畫作品的美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么多漂亮的版畫作品,到底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放課件)
生:(看錄像)
師:誰能總結一下錄像中介紹了哪兩種版畫的制作方法?
生:一種是吹塑紙版畫,另外一種是紙版畫。
師:吹塑紙版更加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哪幾步?
生:第一步要畫稿,第二步是刻板,第三步是印刷。
師:總結得非常好,利用吹塑紙制作出的版畫是什么樣的?
生:是凹版版畫。
師:對,那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幾步?它制作出來的作品又是什么樣的?
生: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可以分為四步。第一步是畫稿,第二步是透稿,第三步是剪貼,第四步是印刷。它制作出來的作品是凸版版畫。
師:看來大家看得很認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用你手中的材料做一做版畫。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一,確定你想做什么形式的版畫。凸版?還是凹版?第二,想要表現什么題材?第三,印刷的過程中要注意畫面整潔。今天這節課的作業可以同桌兩合作完成。
(四)、學生習作 (20分鐘) 生:制作 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評析拓展 (4分鐘) 作品送上展臺,逐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