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件更安全--
內容摘要:
本節課采用基于網絡的拋錨式教學策略,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有機結合關于電子文件安全的各種操作,通過情境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情景與任務驅動相融合,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教師主要擔任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并以發展性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
本課特色:
(1)本節課主要采用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以問題為中心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以學為主(教師引導、幫助),重視過程,強調環境,體現動態設計,學習任務也是個體化、個性化的設計,體現學科教學規律,符合新課程標準。
(2)情景設計一環扣一環,與教學主題巧妙結合。本節課講述2位主人公:小紅和小東的問題。
由情景一:小紅不開心(引起注意)
──到情景二:知道小紅的日記被同班的小東同學偷看(進行角色)
──到情景三:小紅遇到難題:如何保護電子日記呢?(設下疑問);
──到學生們親自動手為小紅解決問題,巧妙地讓學生帶著助人為樂的精神學習進入學習:如何保護文件的技術。(自主學習和協作式學習)
──在技術問題解決以后,老師又不失時機地拋出情景四:小紅還有兩篇日記,分別是關于小東故意刪除了小紅的作業和小東偷用了小紅的電子信箱密碼,并打開小紅的電子信箱的故事。讓學生們展開熱烈的討論,使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被整個班集體共享。(批判性學習)
──到學生評價,包括小組長評價上機效果,網上自我測評基礎知識和小組互評協作學習效果。(發展性學習)
──到歸納總結,回應本節課主題(繼承性學習)
──課外擴展,采用任務式,進一步加深對信息安全的了解,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繼承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
在這些情境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不斷(外化)觀念性的知識,(內化)操作性知識,(結合)系統化知識。
教學資源說明:
教學中除教學拓展中的flash動畫是引自“showgood網站外”,其余的教學資源均為原創。
一、教材分析
本章節采用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順德教研室編寫的實驗教材(七年級《信息技術》)第二單元第八課《讓文件更安全》。在此之前是關于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的內容。
二、學生情況
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已基本具備基于網絡的任務驅動學習方法和創建電子文檔等基本技能。學生采用分組協作,以四人一個小組,設一名小組長。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電子文件安全的重要性。
· 掌握保護電子文件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基于網絡環境下以問題為中心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引導,進行自主式學習和協作式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維護電子信息安全的意識。
·通過討論和評價情景中人物的行為,樹立自覺遵守合理使用網絡信息的情感。
·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他人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保護電子文件的方法。
· 教學難點:如何給電子文件加密、隱藏。
五、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基于網絡的拋錨式教學策略,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有機結合關于電子文件安全的各種操作,通過情境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情景與任務驅動相融合,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教師主要擔任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并以發展性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