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椰風海韻
第五單元:椰風海韻(第一課時)
一、教材說明
《我的祖家是歌鄉》是高山族民歌,屬舞歌類的“歡樂舞曲”,歌曲為c羽調式,2/4拍,小快板速度,單樂段結構,由4個樂句組成,歌曲情緒歡快、活潑,帶有舞蹈性。本課主要通過讓學生欣賞、體驗、演唱、舞蹈、參與音樂實踐,能夠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并背唱歌詞。教學重點是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我的祖家是歌鄉》,教學難點 是歌曲情緒的把握及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態度,本課學習領域為唱歌表現。
二、教學創意
本課主要圍繞中國臺灣高山族民歌展開教學,教學中,盡量借助音樂、畫面、文字等媒體創設情景,通過觀看、演唱、律動、舞蹈等藝術活動,調動各種感官感受中國臺灣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對與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可設計為:情境創設―感受體驗―唱歌表現―實踐表現―評價反思等教學環節。
三、課例舉隅
參考教案 | 教學筆記 |
(一)、教學目標 ·能夠喜歡中國臺灣及中國臺灣高山族民歌,并對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 ·能積極的參與民歌的聆聽、演唱及伴奏、舞蹈等實踐活動,并在體驗、探究、合作的過程中,積累藝術表現以及與他人合作的經驗。 ·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我的祖家是歌鄉》,并能背唱歌詞。
|
|
(二)、教學準備 ·收集中國臺灣高山族影像資料、音樂文化知識,課件,琴,竹竿,鈴當。 ·收集查閱中國臺灣及中國臺灣高山族相關的知識,竹竿等。 |
|
(三)、教學過程 1、情境創設 ·音像情景創設:教師唱中國臺灣民歌《高山青》,媒體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鄉》,學生聆聽歌曲片斷,聽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緒、流傳地域等) ·導入 :中國地大物博,五十六個民族繁衍生息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我們去過美麗的新疆,也到過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師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到祖國的東南沿海去看看,去領略那里特有的椰風海韻,我們的第一站便是--中國臺灣。(課件出示中國地形圖) 2、感受體驗 ·欣賞: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鄉》音樂聲中,欣賞中國臺灣及高山族的地理風光,風俗人情等圖片。 ·交流:談談看過短片后自己對高山族的初步印象,師作補充歸納。 3、 唱歌表現 ·朗讀:生齊讀歌詞,交流詞意。 ·哼唱:生隨范唱哼唱3遍,打拍子,交流歌曲的速度及情緒等,再次聆聽,感受旋律特點并交流(一、二句相似,整個旋律走向向下)。 ·簡介:師簡介高山族民歌的體裁及《我》所屬的類別:舞歌。 ·練唱:①師彈奏,生唱詞和譜,找出難點處反復聽、唱或教唱②齊唱或男女生分樂句接龍唱。(注意引導學生情緒的把握,打拍子)。 ·伴奏:學生聆聽歌曲范奏中的伴奏后,分小組交流模仿其伴奏型,然后小組代表發言,師整理后全班齊奏。(可拍手,跺腳,捻指,拍肩)。 4、實踐表現 ·杵樂表演:師簡述杵樂文化后,師生用竹竿代替木杵,為歌曲伴奏。(可站成一個大圏,也可分組站成小圈進行表演) ·舞蹈探討:師簡述高山族舞蹈特色后,師生一齊學跳基本的舞蹈動作。(可播放《我的祖家是歌鄉》,作為舞蹈背景音樂) ·集體表演:師生一起在中國臺灣民歌音樂聲中唱歌跳舞,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及中國臺灣人民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5、評價反思 ·師評價:就歌曲的演唱,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態度及效果等方面簡要小結,以鼓勵為主。 ·結束語: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領略了中國臺灣及中國臺灣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同學們的表現非常不錯,老師忠心謝謝你們的合作,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高山族也是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共同祝愿海峽兩岸同胞早日團員。 |
|
(四)、其它選擇 1、本課時也可以安排兩首民歌的學習,學唱完后可拓展演唱本民族的其它歌曲,再安排音樂實踐活動,如分組創編伴奏,分組表演舞蹈等。
|
|
四、教學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