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1
設計意圖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它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貍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
為了引導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容,重點講述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決定分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看圖聽故事學動詞——自主閱讀、大膽講述——作品欣賞與經驗分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對故事內容和情節發展的理解。
活動準備
圖畫書、農場地圖圖片、紙偶母雞。
活動過程
1、出示“農場地圖”,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今天,老師帶給小朋友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是母雞蘿絲生活的農場,你看到了什么?
2、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注意動詞。
教師一邊講述故事、一邊用紙偶母雞在地圖上演示她散步時經過的地方,并運用語氣、體態和手勢引導幼兒注意動詞。
提問:母雞蘿絲都去過哪些地方?(院子、池塘、草堆、磨房、籬笆、蜜蜂房。)
提問:它是怎么來到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動作?(走過、繞過、越過、穿過、鉆過。)
師:今天,母雞蘿絲又去散步了,會發生什么事呢?快去書里找找吧1
3、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發現圖畫中的樂趣。
提問:你們看完書為什么都笑了呢?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你能講講自己感到最可笑的那頁故事嗎?
先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講自己最喜歡的一頁故事,再讓幼兒以小組形式互相講述、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圖書部分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幫助幼兒正確理解故事內容。
4、師幼共同閱讀,加深理解。
師:老師來講母雞蘿絲散步的故事,小朋友們來講狐貍發生的故事,好嗎?
講完后引導幼兒給這個故事起個新名字。
活動延伸
可以和孩子繼續討論:你喜歡這個故事嗎?這是一只什么樣的母雞?什么樣的狐貍?讓孩子體會并描述母雞和狐貍的性格特點。還可以引導幼兒表演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
對于這個活動,我們在不同的平行班進行了多次的教學和調整。
第一次活動之后,教師和孩子都有種很“累”的感覺。首先,教師展開圖片學習動詞就占了半節課的時間,然后教師又試圖把所有的閱讀活動的目標都展示出來。整節課幼兒都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結果使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沒有老師預計的那么濃厚,教學重點不突出。這時我們意識到,不可能只通過一次閱讀活動就達到所有的目標,應該在若干個活動中分別體現出來。
針對第一次活動出現的問題,我首先將開始部分做了調整,加入了老師的體態語言和語氣節奏的暗示,帶動幼兒積極地模仿動作、學習詞語,結果幼兒很快就掌握了動詞的學習。其次,我將幼兒自主閱讀作為活動的重點。
在第二次自主閱讀后的講述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圖書的理解是受各自閱讀水平所制約的。有的幼兒能聯系前后書頁的因果關系,明白事情發展的原因;而有的幼兒只能觀察單幅畫面的內容,無法正確理解故事。而幼兒閱讀理解水平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如幼兒年齡、性別、認知能力、智力水平、生活環境等等。所以在第三次活動中我將此環節調整為自主閱讀后分小組講述。這樣,幼兒產生理解錯誤時可尋求同伴的支持,教師也可以輪流參與到幼兒中去,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
為了解決集體閱讀時幼兒一味跟讀的現象,我采取與幼兒分角色講述的方法,讓幼兒講述出狐貍發生的故事,幼兒的積極性一下就提高了。充分體驗了不同角色心理的變化,也體驗了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轉化。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2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優秀的繪本,我覺得挺適合在大班進行教學活動。生動有趣的圖畫讓文字活靈活現,孩子享受故事時不知不覺地就笑出了聲。于是我把教學目標定為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會使用“繞”、“越”、“穿”、“鉆”等動詞。2.感受故事的幽默搞笑,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先請孩子們猜一猜母雞蘿絲出去散步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鼓勵孩子大膽想象,然后讓孩子們嘗試進行自主閱讀。接下來在總結交流的時候我在幼兒自主表達的基礎上借助圖片和字卡演示了“繞”、“越”、“穿”、“鉆”等動作,并請孩子們表演一下這些動作,從而使他們很好地理解了這些動詞。孩子們在看一看、演一演的過程中輕松學到了知識,又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目標達成較好。
也許我這個人的個性比較拘謹,我覺得如果我在上課的過程中能更大膽一些,用一些夸張的表情和語調表現故事中滑稽幽默的場面,可能教學效果會更好。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閱讀繪本,大膽講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感受繪本的幽默。
2、能根據音樂節奏和故事線索大膽進行模仿表演。
3、有對音樂游戲的興趣,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繪本故事及音樂。
2、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
3、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閱讀繪本,熟悉故事情節。
1、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入場。
2、交流:有哪些小朋友喜歡散步呀?你散步的時候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3、引入繪本:今天王老師準備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讀一本關于散步的繪本,書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
4、師:母雞蘿絲去散步究竟會發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5、幼兒自主閱讀。
6、教師提問:發生了什么事?
二、觀看視頻,根據音樂模仿母雞蘿絲和狐貍。
1、幼兒觀看視頻。
2、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模仿表演母雞蘿絲散步和狐貍。
三、為動畫配音,增添幽默色彩。
1、師:狐貍太倒霉了!瞧,它出師就不利,被釘耙打了,釘耙打在狐貍的頭上會發出什么聲音呀?掉進池塘呢,又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導幼兒嘗試加入擬聲詞。
2、完整欣賞動畫,幼兒自由為邊跟讀邊配音,感受繪本幽默有趣。
四、自主扮演角色表演,進一步體驗、感受繪本幽默有趣。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扮演母雞和狐貍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
2、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表演故事。
3、集體表演故事。(表演時可邊講述故事,邊表演,加強故事趣味性)
五、結束:教師帶領幼兒模仿母雞蘿絲和狐貍散步退場。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思路:
當我拿到《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的圖案和色彩所吸引。翻看故事書更是覺到內容的幽默與詼諧,與此同時我想把這個故事編成教案,在班級進行一次語言教學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我就這么做了。
經過反復琢磨我發現這本書除了色彩鮮艷內容有趣以外,其故事的線索很清楚、明顯,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讓小朋友自由地發揮和展開想象的空間。在這過程中更可以促進他們在語言的講述、表達、詞匯的運用等方面能力的發展。根據我們中班小朋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的準備工作。目標的設計
根據我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來制訂的: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根據故事線索,讓幼兒想象、講述并展開故事情節;
3、通過閱讀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詼諧和幽默。在圍繞目標實施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教學策略:
其一、集體看書,通過閱讀故事,讓小朋友們初步地理解故事內容;
其二、出示情景圖,讓小朋友對故事當中的場景能夠映像深刻,使故事中的主要線索——母雞散步進一步清晰;
其三、圖標卷軸的.連貫出示,使小朋友對整個故事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啟示。在兩條線索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
活動名稱:
《母雞蘿絲去散步》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根據故事的線索,讓幼兒想象、講述并展開故事情節;
3、通過閱讀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詼諧和幽默。活動準備:
圖標卷軸、故事書、情景圖
活動過程:
一、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教師邊看書邊講述故事師: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誰?母雞去散步,狐貍為什么跟在后面?母雞被吃了嗎?這一路上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再來看故事(書)
二、根據線索,幼兒展開想象
1、將回型針取下,根據故事的線索,豐富故事情節,邊提問,邊猜測。
2、師:母雞散步去了哪些地方?——出示情景圖師:這就是母雞散步走過的地方
3、師:狐貍一直跟在母雞的后面,就想吃它,可到最后也沒有吃到,這是為什么呢?
4、出示圖標卷師:原來呀,狐貍碰到了這么多倒霉的事情,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貍呀!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師:
現在我們再來完整的講一邊故事,想說的小朋友,我們一起講這真是一本好玩的書,我們回去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吧。
四、結束教學活動后的反思
在活動中小朋友能大膽地講述、想象和猜測故事的情節,課堂氣氛輕松而活躍,他們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和感染,非常的開心快樂。經過這個活動小朋友能夠積極動腦,不斷閃現出靈感的火花,在請他們猜測狐貍的遭遇時,還有了意外的收獲,他們在觀察書上的圖片中發現了很多細節,并且以此猜測想象和講述,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5
附:圖書內容
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她走過院子,狐貍緊緊地跟在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釘耙,狐貍一腳踩在釘耙上,釘耙一下子豎起來,“啪”的一聲打在狐貍的腦門上,狐貍被打得頭昏眼花。
母雞繼續往前走,她繞過池塘,狐貍還是緊緊地跟在后面。突然,狐貍腳下一滑,“撲嗵”一聲,一頭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濺,差點把狐貍淹死。
母雞繼續往前走,她越過干草堆,狐貍仍然緊緊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雞了,它向前一撲,卻一下子鉆進了干草堆里。
母雞繼續往前走,她經過磨坊。面粉袋的繩子纏在了母雞的腳上,當狐貍經過的時候,面粉袋的口“嘩”的打開了,面粉灑在了狐貍的身上,壓得狐貍動彈不得。
母雞繼續往前走,她穿過籬笆。狐貍看見籬笆的縫隙太小,鉆不過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車上。小推車順著山坡轱轆轱轆往下滾。
母雞繼續往前走,她鉆過蜜蜂房。狐貍趴在小推車上,“轟”的一聲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紛紛地向狐貍飛去,狐貍撒開四條腿飛快的沒命逃走。
母雞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設計意圖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它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貍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
為了引導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容,重點講述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決定分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看圖聽故事學動詞——自主閱讀、大膽講述——作品欣賞與經驗分享。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2、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3、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圖書《母雞蘿絲去散步》一本,幻燈片一套。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小圖片(6幅)
活動過程:
1、 介紹書名,觀察封面。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書,書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
看看,封面上有誰?
2、 幼兒講述小圖片。
(1) 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許多地方,在這些地方發生了一些奇特的事情。那到底她經過了什么地方又發生了什么樣奇特的事情呢?老師給你們提供了六幅圖,請你們仔細的看并且輕輕的說一說。
(2) 幼兒看小圖說故事。
(3) 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請小朋友說一說。
(4) 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在經過這些地方發生了奇特的事情,你對哪件事情最感興趣,請你說一說。
(5) 請幼兒逐一說六幅小圖。
3、 幼兒給小圖排序。
(1) 教師:蘿絲散步,先經過了哪些地方,后經過了哪些地方,又經過了哪些地方,是有順序的?請小朋友看一看幻燈,要仔細的看,等會要給你的小圖進行排序。
(2) 幼兒觀看幻燈。
(3) 教師:你記住了嗎?請你按順序排一排。
幼兒給小圖排序。
(4) 教師與幼兒一起說一說蘿絲散步的路線。
4、 幼兒兩兩說小圖。
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發生了什么奇特的事情?請你和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5、 教師閱讀圖書。
教師:那到底書上是怎樣講這個故事的呢?
討論:你們覺得書上說的和你們說的哪個有趣?為什么?
6、 幼兒仿照書面語言再次講述小圖片。
7、 討論:蘿絲散步的時候,狐貍始終跟在后面,蘿絲知道嗎?
狐貍只要一撲就可以捉到蘿絲,為什么它一直沒有捉到?
教師:小朋友討論的非常激烈,我們將通過下次閱讀,再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2. 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3. 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4. 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放大的圖畫書散頁、圖畫書10本活動過程實錄
一、 介紹書名,展示封面,引起興趣。
1.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有趣的圖畫書,書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
2. 你從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雞蘿絲,一只狐貍)
3. 你來猜一猜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幼兒大膽猜想發言)
二、 觀察圖片,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圖片①
1. 你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雞蘿絲,一只狐貍)(蘿絲在散步,狐貍想吃掉它)(狐貍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嚕嚕轉)
2. 你猜狐貍會怎樣做?(幼兒大膽猜想)
出示圖片②
1. 蘿絲走過院子的時候,狐貍在干什么?蘿絲腳下有什么?(狐貍跳起來,撲向蘿絲)(向幼兒解釋一下什么是“釘耙”)
出示圖片③
1.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你猜對了么?(幼兒發出開心的笑聲:狐貍沒抓到蘿絲卻被釘耙打到了頭)
2. 說一說狐貍被打到頭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回憶一下你撞到頭時的情景。(幼兒這時有了不同意見,最后大部分幼兒都同意用“鐺”)
3. 幼兒邊看圖邊聽教師示范加入擬聲詞聲情并茂講述圖①②③。
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一只狐貍跟在他后面。蘿絲走過院子,狐貍撲上來(停頓一下)“鐺”…
出示圖片④
1. 蘿絲又來到哪里?(池塘)
2. 狐貍又干了什么?結果怎樣?(他又撲向蘿絲,他掉進了池塘里)
出示圖片⑤
1.你猜對了嗎?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狐貍掉進池塘的聲音。(經過討論決定使用“撲通”)
2.請一個幼兒試著加入“撲通”來講述圖④⑤(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蘿絲繞過池塘,狐貍撲上來(停頓一下)“撲通”…
出示剩余圖片
1. 引導幼兒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雞蘿絲又經過了哪些地方?又發生了生么事情?結果怎么樣?蘿絲最后怎么樣了?(幼兒自由閱讀思考)
2. 幼兒分組閱讀,交流討論故事情節,加入適當的表示聲音的詞語進行講述(“出溜”…,“嘩”…,“咣當…嗖"…,"轟隆"…,"嗡嗡"…)
3. 教師請個別幼兒選擇喜歡的情節加入擬聲詞講述。(幼兒紛紛挑選喜歡的情節進行講述,氣氛活躍)
4. 教師加入擬聲詞,聲情并茂的講述完整的故事。幼兒邊看書邊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幼兒發出開心的笑聲】
三、 討論:
1. 你覺得這本書里哪個情節最好笑?(幼兒紛紛選擇感興趣的情節發表看法)
2.你覺得加入表示聲音的詞來講述這個故事好在哪里?(教師先不加擬聲詞講述一遍故事,停頓一會再加入擬聲詞講述一遍。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更有意思,更好笑)
四、 總結延伸:
我發現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今天這本圖畫書:《母雞蘿絲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本書的樂趣。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有意思的圖畫書,我給你們推薦兩本,它們是:《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誰》。希望小朋友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發現書中的秘密和樂趣,回來講給我們大家聽。
活動內容選自經典圖畫書《母雞蘿絲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個字,更多的是讓幼兒自己觀察畫面從而理解故事內容。因此,在活動目標的制定,方法的運用等都遵循這一原則,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現。從活動效果來看,幼兒對目標能較好的達成,能夠大膽想象和猜測并運用自己的經驗加入適當的擬聲詞講述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幼兒從中感受到了快樂,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圖畫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阮老師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語言發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讀了圖畫書,抓住了圖畫書本身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她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幼兒感興趣的去觀察圖片內容,并通過加入擬聲詞幫助幼兒理解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給予每位幼兒大膽猜想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為幼兒的閱讀活動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點燃了幼兒對圖畫書的熱情。
活動前評析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暢銷中外的經典圖畫書,書中寥寥無幾的文字講述了一只名叫蘿絲的母雞出門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豐富生動的畫面卻描繪了一只倒霉的狐貍追逐蘿絲卻屢遭失敗的情節。書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了幽默、詼諧的對比,有了喜劇的色彩。考慮到幼兒的識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師過多的去講述就剝奪了幼兒自主閱讀圖畫書的權利。
如何在保留圖畫書原有特點的基礎上帶領幼兒去閱讀呢?于是我設計讓幼兒和我一起在狐貍每次失敗遭殃的時候加入擬聲詞,這樣通過刺激幼兒的聽覺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力,使他們真正讀懂這本書并感受圖畫書的風趣、幽默。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具有初步閱讀理解的能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3——4歲幼兒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么,發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圖書上的文字和畫面對應的,是用來表達畫面的意義的。"并提出建議:"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圖畫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簡單流暢,貼近幼兒角度。其故事的線索清楚、明顯,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讓幼兒自由地發揮和展開想象的空間。針對培養小班幼兒初步閱讀理解的能力,我選擇了該繪本的部分,通過激發幼兒大膽想象,促進他們在語言的講述、表達,觀察畫面和閱讀理解等方面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的線索,大膽想象、講述故事情節。
2. 通過閱讀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和幾種方法。
活動重難點:根據畫面的線索,大膽想象、講述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PPT,多媒體設備,大小石頭,稻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導入故事。
1.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仔細聆聽。師:"你們聽到哪種動物色聲音?"(雞)
2.師:"對!是一只母雞的聲音,它的名字叫做蘿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吧。"
二、通過閱讀PPT,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的線索,大膽想象、講述故事情節;
1.播放PPT2,引導幼兒觀察母雞蘿絲的散步路線,猜想蘿絲會經過的地方。
2.教師小結,池塘、干草堆、蜜蜂房是三個重要的地方,因為在這三個地方,母雞蘿絲經歷了危險。
3.播放PPT3-5,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圖畫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重點觀察池塘周圍前后發生的變化(青蛙、鳥、蝴蝶、睡眠、樹葉、母雞和狐貍)。
4.播放PPT6-7,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表述畫面上發生了什么,通過大小石頭落在干草堆上的試驗,讓幼兒了解狐貍掉入干草堆的原因。
5.播放PPT8-9,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表述畫面上發生了什么,討論狐貍倒霉的原因。
三、通過閱讀共同討論,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和幾種方法。
1.師:"狐貍為什么會那么倒霉呢?"
2.教師小結,第一是不看清楚路,很著急,沒有注意安全,其次是沒有動腦,不能去的地方也去。(池塘里會被淹死。稻草堆上會摔傷,裝蜜蜂房會被蜜蜂這叮咬)
3.師:"如果你是母雞蘿絲,你有什么好辦法來保護自己?"
4.教師小結:"首先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家,警察局),其次請求幫助(撥打110),再次不獨自出門。
活動反思: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它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另一個主人公——狐貍,卻在母雞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雞”屢屢受挫的故事。
我設計的課案力求引導孩子在笑聲中理解畫面內容,能講述出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故事,并體會閱讀繪本的基本方法:大膽猜、細心看、清楚說、快樂演,從而“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孩子在本次活動中,能很好地完成目標,并大膽地自己創設情境,自己來扮演角色,在游戲中學習動詞。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2、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3、體會圖畫的幽默詼諧,在讀圖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母雞手偶。
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設懸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蘿絲。大家和它打個招呼吧!
(2)師:這是母雞蘿絲生活的農場,瞧!母雞蘿絲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愉快的心情去享受這美麗的農場美景。
2、引導閱讀,想象練說。
(1)師:在一個晴朗的午后,母雞蘿絲要去散步了,但是在它散步的時候,卻發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師:它快樂地走著,可在這快樂的背后,卻藏著危險。看!(出示有狐貍尾隨的完整封面)母雞蘿絲知道背后的危險嗎?猜猜它最終被狐貍吃掉了嗎?(請幼兒大膽猜想)
(3)她走過院子,呀!狐貍撲上來啦!
請你猜一猜:狐貍抓到母雞了嗎?如果沒有,是什么讓她逃離了危險呢?引導觀察圖中的釘耙,會不會和釘耙有關系呢?狐貍一腳踩到了釘耙,釘耙一個反彈,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臉上。哎!真是虛驚一場!那母雞蘿絲知道身后發生的可笑的事情嗎?
(4)它繼續往前走,繞過池塘, 瞧,狐貍這次離它更近了,當時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場?(蝴蝶、青蛙、小鳥)如果當時你是它們,想想你會怎么說?(提醒幼兒大膽想象說)可是,當時的場景太嚇人,小動物們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這只可憐的母雞,這回估計沒救了。突然,狐貍腳下一滑,“撲嗵”一聲,一頭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濺,差點把狐貍淹死。這只倒霉的狐貍啊!沒捉到母雞,倒弄得自己像個落湯雞。
(5)接著,母雞又到哪些地方散步呢?又經歷了哪些驚險的故事呢?我們看著圖一起來說說,好嗎?
(6)越過干草堆。蘿絲翻過干草堆,狐貍撲了上來,可它一頭扎了進去。那母雞蘿絲知道身后發生的可笑的事情嗎?
(7)經過磨坊。蘿絲經過磨面房時腳鉤住了一根線,狐貍撲上來時,上頭的一袋面粉正好澆了下來。
(8)蘿絲鉆過柵欄,狐貍撲了上來,可它跌到在柵欄這邊的手推車里。鉆過蜜蜂房。蘿絲從蜂箱下面走了過去,可那輛手推車載著狐貍撞翻了蜂箱,狐貍被蜜蜂追得抱頭鼠竄。
(9)師講述:請你猜一猜,這個故事的結尾是什么?(母雞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3、回味感悟,體會樂趣。
師:這個故事真有趣,那你們能不能給這個好聽的故事起個名字?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2、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3、體會圖畫的幽默詼諧,在讀圖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讓幼兒領悟繪本所要表達的含義,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片段。
活動準備:
1、收集材料,并制作PPT課件。
2、每個小朋友一本繪本
3、不同場景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引出繪本
1.教師引領:孩子們,老師今天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閉上你的眼睛。(課件展現一個美麗的農場)孩子們,快看,我們已經來到了哪里?現在我們在這個農場里走一走,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剛才大家逛了一圈,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農場?
2.引出故事主人公:孩子們,就在這個金色的農場里,將要發生一個驚險的故事,猜猜故事可能會發生在農場里誰的身上?到底是誰呢?一起來看看,(課件聚焦到母雞的身上)是呀,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只母雞,她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蘿絲,讓我們一起親熱地叫叫她。瞧,故事開始了。
3.引出故事起因:(課件展現母雞去散步的鏡頭)生讀繪本中出現的第一句話——“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
4.漸入故事內容:在就讓我們跟著蘿絲一起出發,你看到散步時的蘿絲是怎樣的?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1.轉換氣氛:師引,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在這個寧靜的傍晚,在這一只悠閑的母雞身后,偷偷藏著一樣非常可怕的東西。(課件展現狐貍躲在雞窩下的鏡頭)你看到了什么?再看仔細些,你猜想,這只狐貍想干什么?
2.猜想故事的發展:我們先停下腳步,猜一猜故事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三、投入地閱讀繪本
1.介紹作者,了解繪本
師: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如果把大家的想象寫下來,每一個小朋友都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是英國著名繪本作家佩特·哈群斯寫的,這是一位既會畫畫又會寫故事的阿姨,她寫的《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像看動畫片一樣被牢牢吸引住,想看嗎?(課件展示繪本封面和作者圖片)
2.開始閱讀
師:我們要像在家里看動畫片一樣完全放松,看著看著,你想哈哈大笑就哈哈大笑,看著看著你忍不住想發表自己的想法,那就互相交流交流。
四、盡情交流閱后感受1.采訪學生的閱讀感受師:老師發現剛才好多小朋友一口氣看了好幾遍,老師想要問問小朋友們:剛才為什么一時很緊張一時看著看著就哈哈大笑起來。
2.師幼討論:每個場景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提問幼兒,出示不同場景的圖片)
師:母雞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走過院子、繞過池塘、越過干草堆、經過磨坊、穿過籬笆、鉆過蜜蜂房)
師:狐貍有6次機會可以吃掉母雞,為什么它一直沒有成功?(因為他沒有仔細看路)因為狐貍沒有仔細看路所以他都受到什么教訓呢?(被釘耙打到腦袋、掉進池塘、撲進干草堆、被面粉壓、跳到小推車,被蜜蜂追)
3.鼓勵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師:小朋友能不能跟大家說說,剛才最讓你緊張的是哪個畫面?(看圖再交流)
師:誰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剛才哪個畫面最滑稽,逗得你哈哈大笑?
4.體會故事角色——狐貍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5.體會故事角色——母雞
師:除了故事中的狐貍讓大家覺得非常好笑,其實誰讓大家覺得更好笑?為什么?(教師隨學生的交流表演那只悠然自得的母雞)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6.提升情感目標
師:(1)蘿絲散步的時候,狐貍始終跟在她的身后,蘿絲知道嗎?母雞蘿絲知道背后的危險嗎?(不知道)為什么呢?師:哦,是的,原來母雞蘿絲一只昂著頭往前走不顧周圍有沒有危險,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樣對嗎?
我們小朋友在散步時要注意些什么?
所以,我們平時走路的時候要提高警戒,多注意一下周圍的環境,這樣才能預防發生危險。
五、結束
我們一起跟著母雞蘿絲到外面去散步吧,可能還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故事畫面,練習創編故事。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利用電子圖書嘗試講述故事。
材料準備:
電子白板、電子圖書、木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故事第一頁和最后一頁,請幼兒了解圖片內容后進行想象,并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1)出示母雞木偶,以母雞的聲調講話吸引幼兒注意,激發興趣。
師:大家好!我是母雞蘿絲,前兩天我給你們看了兩張圖片,還記得嗎?現在咱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2)教師出示圖片一,(圖片一里的母雞蘿絲走出雞舍去散步。它沒有發現一只狐貍從后面悄悄跟了上來)引導幼兒描述圖片中的內容。
(3)教師出示圖片二,(狐貍沒有得逞,母雞蘿絲安全地回到雞舍)引導幼兒描述圖片內容。
(4)根據以上兩張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并回答問題。
師:狐貍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狐貍為什么沒有捉到母雞?請幼兒討論,
給予充分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分析:通過觀察圖片,孩子們立刻就會產生一種擔心和好奇:狐貍跟著母雞,肯定沒安好心。接下來母雞怎樣安然無恙地回窩了呢,中間發生了什么事?母雞知道狐貍跟著自己嗎?狐貍會抓住這只母雞嗎?于是他們忍不住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猜測故事接下來的情節,充分發揮想象力。
2.引導幼兒通過閱讀電子圖書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思考并回答問題
師:故事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咱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操作電子圖書、電子白板,請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內容。在講到狐貍每次撲上去捉母雞的情景時,分別暫停。待幼兒看清圖片內容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回答問題。
師:狐貍會遇到什么事情?它捉到母雞了嗎?請你說一說。
3.教師用木偶表演,請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分析:通過短暫的停頓,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激起幼兒對后面故事情節的猜測與期待,并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教師先設置情境引起幼兒強烈的探究興趣,尤其是對母雞蘿絲神態的觀察與描述,再和躲在后面的狐貍聯系起來,進一步引發幼兒的想象和創編的積極性,然后再揭曉答案。當他們猜中答案以后,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幼兒操作電子圖書完整地欣賞故事,教師巡回聆聽、并指導
師:電子圖書里還有幾張圖片是小朋友沒看過的。
師:好的,一會兒請小朋友看電子圖書時,仔細看看狐貍又遇到什么事情了,請小朋友一頁一頁的把故事里的內容看明白,一起講一講。
分析:活動動靜交替,幼兒從在教師引導下看、想象和說過渡到了自己獨立欣賞并講述,這一活動方式進一步激發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自己操作電腦,觀看故事,更進一步與故事接觸,對故事的內容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暢想。
5.教師小結
師:原來呀,狐貍碰到了這么多倒霉的事情,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貍呀!
今天小朋友講得都非常好!下一次我們要把這個故事編成一個童話劇,在表演區咱們一起排練好嗎?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 通過細致觀察畫面,感知繪本中不同場景的轉換,理解故事情節。
2. 參與自主閱讀,根據畫面大膽想象、講述母雞和狐貍之間所發生的事情。
3. 體驗故事的幽默有趣,產生對閱讀故事的濃厚興趣。
[活動重點]
通過細致觀察畫面,感知繪本中不同場景的轉換,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
參與自主閱讀,根據畫面大膽想象、講述母雞和狐貍之間所發生的事情。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干草堆、磨坊、蜜蜂房,知道狐貍喜歡吃雞的習性;
2. 物質準備:繪本課件;繪本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借用視頻,引發興趣
1.師(出示封面的視頻):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名字叫《母雞蘿絲去散步》。
2. 師:你們看,封面上有誰呀?
3.師:這是一只母雞,它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蘿絲,它呀,很喜歡散步,每天吃晚飯之前,都要到自己家的附近去散步。
4.師:你們猜猜,這只狐貍在想做些什么?
二、初讀故事,了解內容
1. 師:故事里的那只貪吃的狐貍有沒有吃掉蘿絲呢?讓我們自己先去書里吧。
2. 師(閱讀要求):請小朋友拿出繪本,要一頁一頁輕輕往后看。看看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是怎么來到這些地方的? 狐貍又在做什么?
3. 幼兒自主閱讀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4. 師: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幼兒自主發言)
三、精讀故事,感受樂趣
1.師: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里,細細地看看在每個地方,發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2.教師按母雞蘿絲“走過院子,繞過池塘,越過干草堆,經過磨坊,穿過籬笆,鉆過蜜蜂房”的順序,適時借用視頻,逐頁引導幼兒正確理解故事內容,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3. 師:母雞蘿絲在散步的時候發生了這多有趣的事情,你覺得哪件事情最好笑?(突出相應的詞語)
4. 師:你能用“走過、繞過、越過、經過、穿過、鉆過”中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嗎?
四、完整欣賞,結束延伸
1. 師(借用視頻):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你也可以跟著說說。
2. 師: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回家后,你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2、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3、體會圖畫的幽默詼諧,在讀圖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母雞手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設懸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蘿絲。大家和它打個招呼吧!
(2)師:這是母雞蘿絲生活的農場,瞧!母雞蘿絲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愉快的心情去享受這美麗的農場美景。
2、引導閱讀,想象練說。
(1)師:在一個晴朗的午后,母雞蘿絲要去散步了,但是在它散步的時候,卻發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師:它快樂地走著,可在這快樂的背后,卻藏著危險。看!(出示有狐貍尾隨的完整封面)母雞蘿絲知道背后的危險嗎?猜猜它最終被狐貍吃掉了嗎?(請幼兒大膽猜想)
(3)她走過院子,呀!狐貍撲上來啦!
請你猜一猜:狐貍抓到母雞了嗎?如果沒有,是什么讓她逃離了危險呢?引導觀察圖中的釘耙,會不會和釘耙有關系呢?狐貍一腳踩到了釘耙,釘耙一個反彈,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臉上。哎!真是虛驚一場!那母雞蘿絲知道身后發生的可笑的事情嗎?
(4)它繼續往前走,繞過池塘,——瞧,狐貍這次離它更近了,當時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場?(蝴蝶、青蛙、小鳥)如果當時你是它們,想想你會怎么說?(提醒幼兒大膽想象說)可是,當時的場景太嚇人,小動物們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這只可憐的母雞,這回估計沒救了。突然,狐貍腳下一滑,“撲嗵”一聲,一頭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濺,差點把狐貍淹死。這只倒霉的狐貍啊!沒捉到母雞,倒弄得自己像個落湯雞。
(5)接著,母雞又到哪些地方散步呢?又經歷了哪些驚險的故事呢?我們看著圖一起來說說,好嗎?
(6)越過干草堆。蘿絲翻過干草堆,狐貍撲了上來,可它一頭扎了進去。那母雞蘿絲知道身后發生的可笑的事情嗎?
(7)經過磨坊。蘿絲經過磨面房時腳鉤住了一根線,狐貍撲上來時,上頭的一袋面粉正好澆了下來。
(8)蘿絲鉆過柵欄,狐貍撲了上來,可它跌到在柵欄這邊的手推車里。鉆過蜜蜂房。蘿絲從蜂箱下面走了過去,可那輛手推車載著狐貍撞翻了蜂箱,狐貍被蜜蜂追得抱頭鼠竄。
(9)師講述:請你猜一猜,這個故事的結尾是什么?(母雞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3、回味感悟,體會樂趣。
師:這個故事真有趣,那你們能不能給這個好聽的故事起個名字?
《母雞蘿絲去散步》教學設計 篇13
一、說教材
《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我班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好,通過觀察區域游戲及教學活動,我發現我班有耳對繪本的興趣較大,但是在自主閱讀的時候缺乏方法,有的時候不能完全理解圖書的內容。為了尊重幼兒興趣、滿足幼兒的需要思想,我選擇了《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繪本作為本次的教學內容。 《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的色彩鮮艷、內容有趣,而且故事的線索很清楚、明顯,又有很大的余地讓小朋友可以自由發揮和展開自己的想象。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語言的講述、表達、詞匯的運用等方面上的能力發展。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向導作用。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語言發展情況,我擬定了一下三個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2、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3、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我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時卻無條理性,經常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根據目標,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大膽表達上。把難點擬定為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推測故事的情節發展。
三、說準備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及熱情,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我做了以下準備:
1、《母雞蘿絲去散步》PPT,多媒體課件能夠更好地展示繪本內容
2、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教師及電視在中間,利于幼兒觀看及師幼交流互動
3、母雞蘿絲和小狐貍的圖畫教具,適當的教具能夠更好地導入教學活動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幫助幼兒逐漸成為有效的閱讀者,我組訓幼兒在閱讀中感受、體驗、理解、想象、表達的心理過程,綜合了觀察法、討論法、懸念導入法、提問法等讓幼兒理解畫面,獲得早期閱讀的經驗,增強對繪本主題的領悟能力。采用了觀察法、交流討論法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主動地探究、發現畫面所傳遞的信息,在看看、聽聽、說說、講講的輕松氛圍中達成教學目的,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說活動過程
教師應為幼兒創建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展示教具導入活動,觀察PPT大膽猜想、表述,教師完整講解PPT,師幼討論,總結延伸。
六、說活動延伸
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好的掌握故事內容,且能夠達到更好的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還能訓練到幼兒的語言邏輯思維,我通過安排幼兒回家給家長講活動故事來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延伸內容,從而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