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聲波和超聲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什么是
2、使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
教學建議
因多普勒效應和此聲波、超聲波兩節的內容少,建議用一個課時.
本節重點是掌握聲波的概念和形成聲波的條件.學習中要了解聲波能夠發生反射、衍射、干涉等現象.聲波反射時能聽到回聲,利用回聲可以測速或測距.聲波發生共振時稱為共鳴現象.
聲波能離開空氣在真空中傳播嗎?為什么?
解答:不能.因為聲波是機械波,必須有介質,聲波才能傳播.空氣、水、玻璃等都可以作為傳播聲波的介質.如果發聲體的周圍沒有傳聲介質,聲波無法向外傳播,人們就不會聽到聲音,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讓學生了解聲波有次聲波、聲波、超聲波,它們是按頻率劃分的.了解它的利用和危害.
請教師閱讀下列表:
項目 | 聲波 | 備注 |
概念 | 聲源的振動在介質中傳播形成聲波 | 聲波是機械波,具有波的一切特征,能發生反射、衍射、干涉等現象 |
產生的條件 | 與介質、溫度有關,標準狀況下,空氣中聲速為332m/s,運算時常取340m/s | |
聲波的波長范圍 | 1.7cm——17cm | |
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 | 20Hz——2000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