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
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韓國青春勵志傳奇故事劇《大長今》,以其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豐富內涵把“韓劇熱”推向了新的高潮。該劇不僅宣揚了優秀的東方傳統文化,更是帶動了韓國宮廷料理的發展與韓國旅游業的繁榮。這一事例給我們的政治學啟示是 國家要履行文化職能,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化建設包括組織科教文衛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XX年8月1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廢止。由于《救助管理辦法》實行無償救助原則,像人們先前預料的那樣,流浪乞討人員突然增多,一些地方的救助站人滿為患。盡管救助是“免費的午餐”,但至少這應該是“不光彩”的午餐。因“救助”而流浪乞討人員突然增多。這表明國家要履行文化職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大家身邊的服務有哪些是政府提供的呢?(公路、鐵路、交通、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人民幣等。)XX年11月16日在湖南出現了中國首例人禽流感病患者,這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湖南衛生廳迅速啟動應急機制,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了病例的及時診斷、公布和疫情的有效控制。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要求全面履行國家職能,切實加強公共安全。
探究與共享:(1)我國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間采取的措施,體現它履行了哪些職能?(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事實,實行“非典”疫情每日一報制度。弘揚廣大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精神,激發人民與疫情斗爭的信心和勇氣,緩解人們的恐慌心理等舉措,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和文化建設職能。政府一方面組織藥品、大米、食鹽等物品的供應;另一方面嚴厲打擊不法商販套購商品、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摻雜使假的行為,穩定市場秩序,是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中央政府設立20億元防治“非典”基金,各地政府也籌集資金,加緊科研攻關,全力查清病源,并動員社會力量,對公共環境進行消毒,這是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政府對疫情地區、部分困難行業,在限定時段實行減免稅、費等政策,幫助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克服困難、恢復生產,體現了政府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2)政府履行職能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在“非典”期間,通過政府積極履行其職能,首先,緩解了群眾對“非典”的恐慌心理,減少了“非典”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的消極影響,提高了人民與疫情斗爭的信心和勇氣。通過政府的努力,穩定了市場秩序,避免了市場秩序混亂影響人們生產、生活的秩序。通過政府組織經濟建設的履行,保證了“非典”時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3)假如沒有這樣一個政府,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如果政府不及時公布疫情、澄清事實,那么群眾的恐慌心理加劇,無法正常生產和生活。市場上會出現混亂。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摻雜使假成風,進而導致整個社會人心渙散、恐慌,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無法正常進行。部分行業、企業受“非典”的影響,特別是餐飲、娛樂、旅游等行業的經營將非常困難,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進行,影響國家安全。除去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外,如不及時對“非典”疫情進行控制,對“非典”患者及時救助,會使更多的人失去生命。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時控制,導致“非典”疫情在中國全面漫延,那將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家穩定,給西方國家封鎖扼殺中國提供了很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