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4、效率與公平(1)公平含義: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xiàn)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產出/投入,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jié)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5、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
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則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的發(fā)展。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fā)展。
收入分配公平,才能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護勞動者的積極性,為生產力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實現(xiàn)共同富裕。平均主義抹殺人們的貢獻,其本質是不公平。兩極分化指收入差距過分懸殊且不斷拉大,它會嚴重挫傷勞動者積極性,并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
6、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原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才能實現(xiàn)社會公平。
②效率優(yōu)先符合我國國情。因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必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基本要求:
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qū)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地區(qū)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帶后富。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1、國家財政收入的含義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來源?
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
來源:①稅收收入(主要來源);②利潤收入;③債務收入;④其他收入。(稅利債費)
2、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基礎性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影響因素:①經濟發(fā)展水平;②分配政策。基礎性影響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
3、國家財政支出的用途有:
①經濟建設支出(重點是基本建設和支持農業(yè),是占首位的財政支出);
②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
④社會保障支出(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優(yōu)撫);
⑤債務支出。
4、財政收支平衡與財政赤字
財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財政收支是在動態(tài)中實現(xiàn)的,這種狀態(tài)幾乎不存在。
財政收支平衡有三種情況: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jié)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5、國家財政的巨大作用有:
(1).國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①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的建設,是經濟運行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對經濟結構調整有重大促進作用。②國家通過對財政收支水平的調控促進經濟增長。
③國家通過財政收支方向、結構的調整和控制,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yōu)化。
(2).人民生活有保障:
①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②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
③ 財政是實現(xiàn)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第九課、征稅與納稅
1、稅收的含義、基本特征及其關系分別是什么?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