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教案
第十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教案
【本框教材分析】
一、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知識目標
◆ 識記思想道德修養、知識文化修養的含義
◆ 理解思想道德修養與知識文化修養的關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的要求。
◆ 分析誠實守信的時代意義,結合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說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的要求。
(2)能力目標
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比較鑒別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教學過程以情景導析,并要求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合作探究。綜合運用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多種價值觀的正確選擇,培養學生的比較鑒別能力,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加強自身修養的重大作用,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1.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2.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三、教學難點
如何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四、教學建議
新課標的實行最大的特點是增加了許多舊教材所沒有的綜合探究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實踐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藍圖。
核心解讀
1.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既推動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又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出了全新的課題。任何一種社會道德都源于個人利益及其利益實現的需要,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分工、經濟成分細致化,個人具體利益及生活方式多樣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化,這勢必導致道德關系的復雜化。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與封建主義落后文化斗爭,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抗爭,人們容易產生道德困惑、道德沖突甚至是道德失落。
第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求全責備,對產生道德困惑、道德沖突和道德失落原因的分析不可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事實上,有一部分道德問題是來自市場經濟的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如市場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誘發和助長了拜金主義傾向。但是,相當一部分的道德敗壞本身就來自封建主義落后的、資本主義腐朽的文化與思想。迷信、愚昧、頹廢、庸俗是地地道道的封建主義文化殘渣,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是地地道道的資本主義思想糟粕,它們并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有的現象,更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
第三,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就是為了堅決抵制一切腐蝕人們精神世界、危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沒落、腐朽思想與文化。
2.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
(1)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含義。
(2)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之間的關系。
(3)知識文化修養的根本意義。
特別提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思想道德建設之間是什么關系?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互相滲透和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靈魂,它決定文化建設的性質和為誰服務的方向。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文化建設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發展,馬克思主義不僅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主要內容,而且是全部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馬克思主義還為文化建設提供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促進教育科學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