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認識 發展認識》教學設計
《深化認識 發展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深化認識,發展認識;
2、過程與方法:掌握對本質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艱苦的、反復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兩次飛躍的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為什么要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
教學難點:對本質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艱苦的、反復的過程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什么?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通過對上一課知識內容的回答,鞏固所學知識,溫故知新。)
導入新課: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即掌握真理。但是,我們的認識是一次完成的嗎?
(請學生發表看法)
教師展示中共一大到七大的圖片和歷屆大會的認識成果(綱領、路線、理論),引導學生思考:
1、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是一次完成的嗎?
2、從中共一大到七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這一理論被稱為什么?它的形成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是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是經過多次的反復逐步形成的。他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相結合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它的形成,說明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反復探索實踐。
那么,你們能不能把人們認識的過程用圖示表示出來呢?(請學生回答)
1、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一個認識過程包括兩個階段:
(1)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2)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這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指導了實踐,同時,又是認識過程的繼續。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在第二次飛躍中,認識得到了檢驗和修正,當一個認識經過又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若干次重復,經過不斷的檢驗和修正,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認識過程是否結束了呢?可以說是這個認識過程是完成了,但對整個世界的認識過程還沒有結束。
2、人們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認識
請學生閱讀教材19—21頁,并歸納認識發展的三個方向。
教材是從三個方面來論述認識是發展的,即:在深度上要不斷深化,在廣度上要不斷擴展,在進程上不斷向前推移。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論述。
(1)認識要不斷深化
(2)認識要不斷擴展
(3)認識要不斷的向前推移
我們在分別分析了認識要不斷深化、擴展、推移問題,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客觀世界本身的多層次、無限廣闊和無限發展決定的,而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所以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的認識也必然會無限地深化發展,這樣才能適應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3、學習知識也是不斷深化知識、擴展知識,把知識向前推移的過程
討論:結合我國國情,說說為什么必須在實踐中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l)任何具體的認識只是對整個世界一個層次、一個方面、一個發展階段上的認識。而世界在時空上都是無限的,因此,人們認識了某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后,認識運動并沒有結束,人們應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